学术投稿

血浆BNP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评估意义

谢盛;程德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心室钠尿肽(BNP), 肺动脉高压, 预后, 老年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老年COPD患者与非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肺动脉压力、预后间的差别及相关指标间的联系,探讨血浆BNP水平对相关指标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24例60岁以上老年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肺动脉压力等,并与52例非COPD患者比较,分析其差别并确定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结果 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39.88mmHg)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12mmHg),同时COPD患者的血浆BNP水平(671.83ng/L)亦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98.35ng/L) (P <0.01),且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力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508,P=0.011),但尚不能评估患者预后.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反映患者肺动脉压力水平的良好指标,对于临床肺动脉压监测及病情评估有良好意义.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对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我院近3年时间内诊断的125例男性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对超声检出的125例患者中的86例进行手术并病理证实为乳腺增生症.声像图特征为乳头后方或其附近的低回声区、或以低回声为主的强弱不均回声区,该区厚约4~16mm;增生的乳腺腺体区内未探及确切的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彩超可作为男性乳腺增生症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郑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分析

    目的 综合性的比较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CSDAVF)与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的优缺点,确定治疗该病的佳方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随访的20例2007~2011年期间进行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患者,其中经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治疗CSDAVF者13例,设为A组;经可脱弹簧圈栓寒治疗CSDAVF者7例设为B组.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治愈13例,治疗费用(10.5±3.4)万元,B组治愈5例,2例好转治疗费用(17.1±3.8)万元.结论 静脉入路联合液体胶和弹簧圈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庆;张洪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24例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期间和发病3个月时病死率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住院期间的恶化和病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41.67%明显优于对照组29.17%(P<0.01).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小骨窗开颅的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目前临床较为可靠的选择方法之一.

    作者:陈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纤支镜灌洗并局部给药庆大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1、2,每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1为单纯生理盐水支气管灌洗,治疗组2为生理盐水灌洗加局部庆大霉素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变化及平均住院日等.结果 治疗组1、2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1、2患者PaO2、SaO2%升高,PaCO2下降,住院日缩短,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灌洗并局部给药庆大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能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日.

    作者:李阳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胎足月分娩活婴及纸样胎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停经9个月,阴道少许流血1d,下腹胀痛4h,于2011年10月19日下午4时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无痛经,末次月经2011年1月18日,预产期2011年10月25日.早孕时行B超示:双活胎.2个月前行B超示:宫内双胎(一活胎L0,另一死胎).未做处理.入院时孕39+1周,有不规则下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产检:宫高34cm,腹围100cm,胎心140次/min,律齐,稀宫缩.胎方位LO.骨盆外测量值无异常.

    作者:周于;郑道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移植重建长段输尿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以实验比格犬建立长段输尿管缺损模型,探讨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移植重建长段输尿管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实验比格犬12条,随机分A、B两组(n=6).A组:切除中段输尿管约6cm建立输尿管缺损模型,以自体浆肌层回肠段作卷管(浆肌层回肠段对系膜缘内翻折叠成管)形成长约6cm的人工输尿管(腔面为折叠内翻的浆膜),将其两端与榆尿管两断端顺蠕动方向吻合重建缺损段输尿管,恢复输尿管连续性.于术后第8、15、21天对人工输尿管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B组:切除下1/2段输尿管建立输尿管缺损模型,用A组方法形成长约10cm人工输尿管,将其近端与上段输尿管断端、远端与膀胱吻合重建输尿管.本组实验犬于术前取血行肾功及电解质检测,术后第5周取出输尿管支架,术后第6周行血生化指标复查及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后,对人工输尿管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术后第8天,组织学观察见人工输尿管两端腔面有1~2层尿路上皮沿浆膜表面爬行生长;术后第15天和第21天,人工输尿管整个腔面已被3~6层移形细胞完全覆盖;1条犬人工输尿管有炎性细胞浸润.B组:术后第6周复查犬肾功能及电解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显示手术侧肾脏功能良好,人工输尿管有蠕动;1条犬有轻度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轻度扩张;1条犬人工输尿管管壁增厚,其伸展性较差,组织学见尿路上皮下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其余犬人工输尿管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结论 自体浆肌层回肠段卷管成形移植,可形成长段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的人工输尿管,其功能良好.本研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作者:邹建华;黄翔;熊国兵;廖勇;龚百生;邱明星;潘慈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腰椎后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用不同方法处理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腰椎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基本方法组(A组)30例,延长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B组)20例,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C组)5例,术后立即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D组)4例,硬膜外血斑修补法(Maycock法)(E组)3例,手术修补硬脊膜法(F组)7例,比较6组患者并发症出现例数、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切口愈合率等指标.结果 A组:10例(33.3%)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于术后平均15d消失,2例出现并发症.B组:12例(6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于术后平均18.5d消失,4例出现并发症.C组:5例(1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引流时间平均8.0d,无并发症出现.D组:4例(100%)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平均1.0d,引流时间平均6.0d,无并发症出现.E组:3例(66.6%)获得切口愈合,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平均3.5d,1例无效,无并发症出现.F组:7例(100%)获得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若术中硬脊膜修补不满意,在手术结束时,应立即行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若术后发现脑脊液漏,尽早行经腰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效果良好.

    作者:刘永光;旷甫国;徐頔;何勇;张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异种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由外伤、感染、骨肿瘤及医源性等因素所致的骨缺损治疗困难[1],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将异种骨进行移植是修复骨缺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异种骨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形态、结构类似于人体骨组织等优点,而逐渐成为骨缺损修复及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就异种骨移植的免疫原性、制备方法和其在基础及临床运用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异种骨移植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平;谭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raves甲亢并肝功能损害肝炎标志物的测定

    目的 测定Graves甲亢并肝功异常患者肝炎病毒学指标,探讨甲亢肝损害的可能原因.方法 GD甲亢并肝功损害患者200例,病程1~32个月,年龄19 ~62岁,男62例,女138例,均为初诊的未用过抗甲亢药物及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的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测定肝功能,肝炎标志物(甲、乙、丙、丁、戊),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对造成肝损害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GD甲亢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轻度56.5%,中度43%,重度损害0.5%.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病因:病毒性肝炎16.5%,自身免疫性肝炎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83%.结论 GD肝功损害的程度大多数为轻度、中度,GD甲亢并肝损害的病因常见的为甲亢自身,其次为病毒性肝炎,重度损害多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作者:袁朝伟;李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的介入治疗

    目的 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结果 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及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迅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长期观察可见骨小梁重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均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长勇;李芳;晋华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巨大肺包虫病手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雅江县人,藏族,牧民.因咳嗽痰中带咯血、心累气紧近半年入院.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 37℃,P 92次/min,R 28次/min,BP 138/9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面色略带苍白浮肿的贫血状,颈静脉轻度怒张,胸部呈桶状胸,左侧胸腔上部肋间隙丰满,叩诊实响,左侧心浊音界不清,左肺上部呼吸音消失,右胸外观正常,心浊音界右移,右肺上部呼吸音正常,腹部平坦,软,肝脾未扪及,四肢脊柱正常,双下肢踝部有中度凹陷性水肿.X线胸部照片提示:左肺上部巨大占位性包块,其边缘清楚,呈囊状球形,其包块阴影占位左胸腔近2/3,心脏影像右移.

    作者:姜宪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9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甲强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F75%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EV1/FVC和FEF7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善芳;张庆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于本院拟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SAS、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为通过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信心来实现的.

    作者: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3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增强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再出血率,而且药物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吴剑;肖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颅内出血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及易感性增加的研究

    目的 急性脑卒中后的高感染率可能与脑组织介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相关.本次研究为探讨影响急性颅内出血后易感性增加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2011年62例急性颅内出血的患者,以BRS(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变化.结果 36例(58%)的患者在入院后5d内出现了感染,感染患者均为显著的低BRS,高原始NIHSS评分,大出血量,血液脑室内扩散,接受侵入性操作.在多变量回归分析中,BRS降低(OR =0.54,95%CI 0.32 ~0.9,P=0.02)和侵入性操作(OR =2.32;95% CI,1.5 ~3.6;P<0.01)为颅内出血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BRS降低与颅内出血后的感染独立相关,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可能在包括颅内出血的急性颅脑损伤后易感性的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程宏炜;魏攀;庄进学;陈登奎;陶传元;薛峰;李海龙;张炜;郑小强;邓聪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肾绞痛的临床治疗9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绞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初次发病者中33例首先行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另外18例经外科手段治疗而愈,45例非初次发病患者直接经外科手段治疗症状消失,96例无1例出现产科意外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初次发作肾绞痛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非初次发作患者或输尿管结石直径>0.5cm患者应选择外科手段治疗.

    作者:贺凯;袁光亚;何苑熙;王耀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35例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其入院次日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B、C3个组,血糖水平分别为:≤6.1mmoL/L、6.2~ 10.0mmol/L、≥10.0mmol/L.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和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功能不全(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AMI、LVF、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入院空腹血糖增高使ACS患者近期不良预后发生率增加,临床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朱立新;华红霞;郭晨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与非超声引导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与非超声引导在胸腔积液穿刺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1598例因胸腔积液需要做穿刺液体行化验检查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79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B组799例,采用非超声引导下穿刺.结果 A组穿刺均成功,明显优于B组(P<0.01);A组并发症(气胸、血胸,误伤腹腔脏器等)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应用在胸腔积液穿刺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达清;孔晓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液氨重度中毒2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例1,男,63岁.因自己肉食厂液氨管道爆裂,液氨泄漏挥发致现场2人当场死亡,患者距事发点相对较远,吸入高浓度氨气后昏迷在现场,0.5h后由消防人员救出,1h后送入本院时见患者深度昏迷,面部皮肤糜烂,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浑浊,口鼻涌出大量泡沫血性痰,双肺满布于湿啰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皮质激素、利尿、抗感染及3%硼酸冲洗皮肤、点眼药等综合治疗,并在入院3h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查血气分析:PO2 55mmHg,PCO2 29mmHg,氧合指数< 200.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正常.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10月~2008年3月我院骨科的38例Pilon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的有18例(A组);采用内侧入路手术方法的患者为20例(B组).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A组22个月(17~26个月),B组20.5个月(18~24个月),终的关节功能应用Mazur等制定的评分标准,>90分的A组有11例(优,61.1%),B组14例(优,70%),P=0.734.术后15d手术切口甲级愈合A组16例(88.9%),B组16例(80%).结论 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Pilon骨折能够较好地保护软组织直视下复位,较好地恢复关节功能,是手术治疗Pilon骨折又一理想入路选择.

    作者:刘鹏;栾富钧;倪芬;李志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