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脑水肿患者颅脑CT征象及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沈进军;罗虹;贺晓武;张孝才;彭绍君;李传明

关键词:高原脑水肿, CT, 临床表现
摘要: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低氧不适应.脑低氧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有时甚至昏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严重型之一.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6例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结果 7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d.13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保守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5例保守治疗5周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保守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作者:黄尚进;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治疗鼾症的佳方法,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应用于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进行疗效追踪分析.方法 手术治疗组37例,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非手术药物治疗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医疗装置辅助治疗.结果 手术组经手术治疗者鼾声响度在精密声级仪测定中,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34例,总有效率为91.9%,而非手术药物治疗组中鼾声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仅22例,有效率仅为42.3%,手术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咽腔气道狭窄状况,消除或减轻了睡眠打鼾,提高了睡眠质量,与非手术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术治疗见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进;梁宾;粟红燕;张良;张季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康复新液涂搽;对照组70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0.1%利巴韦林涂搽.局部治疗3次/d,疗程3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56%.对照组有效率60.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安全、有效.

    作者:尹灿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体酮加安定治疗肾绞痛222例

    目的 探讨安定加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静脉推注安定同时肌肉注射黄体酮,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针加哌替啶针或布桂嗪针.结果 治疗组显效168例,有效3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5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6.8%.结论 黄体酮加安定治疗肾绞痛可靠、不良反应少,基层医院运用方便、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刘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外科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srthd Index指教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康进;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门诊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与住院部患者相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手术费用、花费时间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应用门诊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并发症与住院部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花费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相对安全有效.

    作者:裴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百草枯中毒的预后与相关临床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寻找合理的有效救治方案.方法 对83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28例,死亡55例,病死率66.3%.服毒量、并发症、血液灌流时间等临床因素,对患者的病死率均有影响.结论 百草枯中毒病死率极高,服毒量、并发症、心肌酶谱及救治措施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使用白陶土、早期行血液灌流等综合救治措施,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林荣;王家珍;刘广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儿童眼外伤1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眼外伤的特点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针对收治的127例儿童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治疗127例,视力提高109倒.结论 儿童眼外伤伤情重,对视力的损害大,及时救治能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功能.加强家庭和社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儿童眼外伤的关键.

    作者:吴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讨论

    目的 讨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0~2005年问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贲门周围断流术术后随访74例,5年再出血率6.8%(5/74),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病死率2.4%(2/83).行断流术的忠者,术前有胸段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仅有腹段食管静脉曲张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门奇断流术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是做到彻底的断流.

    作者:曾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7~2010年广汉市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汉市近年小儿川崎病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 制定统一的KD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家综合医院联合调查,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住院的360例KD初诊患儿进行登记调查.结果 ①KD 360例,男:女为1.54∶1;②~6月为发病高峰,10~12月发病数低;③年龄8个月~11岁;④超声心动图检查360例,冠脉并发症病例共90例(25.01%),1岁以下冠脉后遗症发生率高;⑤城市241例,城郊123例,农村16例;⑥一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率为90.62%.结论 KD在广汉地区是儿童较常见疾病,城市发病较农村高,发病季节主要在4~6月,3岁以下年龄为发病高峰,年龄越小,越易发生冠状动脉后遗症.提示KD为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提高广大基层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陈长英;陈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皮肤撕脱伤研究治疗进展

    皮肤撕脱伤是由于车轮或转动的机器产生的外力作用下致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浅面或深面强行剥脱,且常合并有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这是创伤外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若处理不当,常造成躯体伤残.

    作者:张祥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体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3D多体素1H-MRS代谢物改变、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1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低级16例、Ⅱ级部分区域间变呈Ⅲ级4例,高级31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常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和3D多体素135ms序列扫描.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NAA、Cho/Cr、NAA/Cr比值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素内Cho升高提示肿瘤增生活跃、NAA减低提示神经元破坏程度.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Cho/Cr、Cho/NA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体素1H-MRS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1H-MRS代谢物改变较敏感,与体素内所包含组织密切相关,在分析代谢物变化时应结合相应区域形态学改变.

    作者:任静;周鹏;左佳明;刘锦;王闽;杨宇洁;陈锦秀;许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及CD34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4例瘢痕疙瘩组织及10例正常前胸皮肤组织中(Cthrc1、CD34的表达.结果 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表达较其在正常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弱阳性表达或者不表达;瘢痕疙瘩皮损真皮乳头徽血管教较正常人真皮乳头显著增多(P<0.05);瘢痕疙瘩皮损中Cthrc1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密度计数(mi-crovessel density,MVD)均呈显著相关性(r=-0.4889,P<0.05).结论 Cthrc1在瘢痕疙瘩皮损中表达异常,高水平的Cthrc1表达可能与瘢痕疙瘩侵袭性有关,并促进真皮乳头血管形成.

    作者:张丽霞;王倩;陈金;蔡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33例因黄痘住院、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3株检出菌中革兰阳性菌130株,占97.3%,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总分离率的81.95%.革兰阴性菌仅3株,占总分离菌2.7%.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所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缺乏特异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作者:边程鹏;杨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痰液半定量培养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 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惠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 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确存在,但不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28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0.2、≥0.3的确诊率分别为76.9%、78.3%、76.1%;三者的确诊、疑诊、否诊比较,x2=-52.096,P>0.995.首次培养标本质量为A、B、C级的确诊率分别为91.7%、79.4%、63.4%;A+B级与C级1次的确诊率比较,x2=4.82,P<0.05;C级1次与C级2次(第1次为C级,第2次未必)的确诊率比较,x2=0.014,P>0.9.结论 按规定要求采集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

    作者:周文;杨肇立;李俊如;李键;杨锦云;任萍;陈旭;黄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发病时间6~72h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纽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加用巴曲酶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纽,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才;林泽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腹腔积液及血液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和相关性,初步评价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测定在积液良恶性质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并了解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的相关性;对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测定在胸腹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积液患者(P<0.05);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具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可能成为胸、腹腔积液良恶性质判断的一个有较高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礼国;曾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跌倒因素调查分析及应对方法

    近年来,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导致骨折等不良后果的事件常常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产生矛盾.根据2年来我院发生的患者跌倒的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汶川小学教师灾后2年心理状况调查及连续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 了解灾后2个月至2年间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使用SCL-90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量表,在汶川地震后2、8、24个月分别对震中汶川县城威州小学53名教师进行调查,同时对调查结果中老师分别采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2个月时39.6%的教师表现为明显心理障碍,18.9%的教师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等.通过心理干预,灾后8个月,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比例为20.8%,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的比例为11.3%,2年后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8.9%,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6.9%.结论 地震后2个月,灾区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灾后8个月,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示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灾后2年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改善不明显,提示远期干预效果不佳.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刘成文;张光毅;蔡端芳;谭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5LE)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住院接受激素治疗的SLE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实验组患者在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测量和统计.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能按医生规定的用量服药,能按医嘱的用药次数服药,能按医生指导的佳时间服药,自己从不自行停用药物,自己从不随意更换药物等方面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半年内无复发,情况明显改善(P<0.01),对按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随访方面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对SLE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启蓉;钟桂书;杜文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