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的疗效分析

张进;梁宾;粟红燕;张良;张季元

关键词:鼾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 腭咽成形术
摘要:目的 探索治疗鼾症的佳方法,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应用于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进行疗效追踪分析.方法 手术治疗组37例,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非手术药物治疗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医疗装置辅助治疗.结果 手术组经手术治疗者鼾声响度在精密声级仪测定中,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34例,总有效率为91.9%,而非手术药物治疗组中鼾声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仅22例,有效率仅为42.3%,手术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咽腔气道狭窄状况,消除或减轻了睡眠打鼾,提高了睡眠质量,与非手术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术治疗见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4例儿童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4例经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耐药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34例标本中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而葡萄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次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50%~100%,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11株,以猪霍乱沙门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鲁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发酵菌某些种、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新生儿期感染均为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肺炎链球菌是除新生儿期外的3岁以下儿童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已经不适宜作基础药物;抗革兰阳性菌可选用苯唑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抗革兰阴性菌可选用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棒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

    作者:张洲慧;彭珉娟;陈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定量PCR检测尿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患者尿CK20 mRNA,为TCCB早期诊断、预后及复发的评估提供有效手段.方法 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TCCB患者、20例泌尿系非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尿CK20 mRNA袁达,同时做尿细胞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TCCB患者中定量法检出率85%(51/60),高于尿细胞学检出率46.7%(28/60),两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CB组CK20表达(Mean 27712.57copies/μl)远大于泌尿系非肿瘤组(Mean 74.45 copies/μl)和健康志愿者组(Mean 8.47 copies/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CB组按G1、G2、G3分级CK20表达分别为(Mean 21680.11、30985.45、35716.00 copies/μl),G1和G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Tis/Ta、T1-2、T3-4分期CK20表达为(Mean 20671.78、29212.78、35585.30 copies/μl),Tis/Ta和T1-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20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和治疗前后状态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尿CK20 mRNA定量检测有望用于临床TCCB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并有助于TCCB分期、分级的诊断.

    作者:郭斌;谢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宫腔声学造影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67例患者进行2D-TVS、2D-SIS及官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67例患者中,检出粘膜下肌瘤48例,非肌瘤19例(其中内膜息肉16例,宫腔内机化血凝块2例,内膜癌1例).2D-TVS时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73.6%,准确性83.5%;2D-SIS对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7.9%,特异性89.4%,准确性95.5%.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作者:周业英;廖林;杨家翔;赵婧;项莉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Bcl-2/Bax基因在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Bcl-2/Bax变化,探讨Bcl-2/Bax与细胞凋亡之间关系.方法 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48和72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色素C,RT-PCR技术检测Bcl-2/Bax基因.结果 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48和72h,细胞凋亡率变化分别是(6.1±0.4)%,(1 4.2±0.4)%,(30.7±0.6)%;胞浆内细胞色素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凋亡基因Bcl-2显著降低,促凋亡基因Bax显著升高(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降低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作者:曾娅莉;黄文芳;邓建军;刘华;杨永长;何静;刘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2例癫痫患者进行间歇期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并与脑CT、EEG、皮质脑电图(ECoG)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阳性率高(82.25%),EEG和CT分别为67.74%和53.27%.SPECT能准确定位癫痫灶,与埋藏式ECoG手术中ECOG标侧结果及手术病检结果的符合率达93.33%.结论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优于CT和EEG;但SPECT所示异常部位并非都是致痫灶,应与EEG、CT、ECoG、MRI及临床结合分析,提高其定位准确性.

    作者: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江;杨小丰;张云;冯希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联合胎心监护和脐血流测定监测围产儿低氧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中央型电子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监测围产儿低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时孕晚期产妇529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产时羊水情况,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 胎心监护异常82例,脐血流S/D值≥3者72例.胎心监护异常组新生儿预后不良31例,明显高于胎监正常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两组pH值、PCO2、PO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流S/D值≥3者有36.1%新生儿预后不良,脐血流S/D值与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密切相关;且脐血流S/D值≥3者其pH值、PO2均小于S/D值<3者(P<0.01).胎心监护、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37.8%、36.1%,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的阳性预测率高达72.4%,明显高于单项检查预测值.结论 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对于监测国产儿低氧,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欣;梁永;胡小萍;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腹腔积液及血液中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和相关性,初步评价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测定在积液良恶性质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并了解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的相关性;对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测定在胸腹腔积液性质判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积液患者(P<0.05);患者血液和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具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血液和胸、腹腔积液中生存素含量可能成为胸、腹腔积液良恶性质判断的一个有较高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礼国;曾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康复新液涂搽;对照组70例,给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口腔用0.1%利巴韦林涂搽.局部治疗3次/d,疗程3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56%.对照组有效率60.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局部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安全、有效.

    作者:尹灿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治疗鼾症的佳方法,将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应用于治疗鼾症,与非手术药物治疗鼾症进行疗效追踪分析.方法 手术治疗组37例,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非手术药物治疗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医疗装置辅助治疗.结果 手术组经手术治疗者鼾声响度在精密声级仪测定中,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34例,总有效率为91.9%,而非手术药物治疗组中鼾声减低在30~50分贝以上者仅22例,有效率仅为42.3%,手术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咽腔气道狭窄状况,消除或减轻了睡眠打鼾,提高了睡眠质量,与非手术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术治疗见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进;梁宾;粟红燕;张良;张季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现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结果 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67%,77%,83%,87%.E组有1例运动阻滞发生.结论 0.1%~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分娩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作者:刘小平;钟廷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发病时间6~72h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纽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加用巴曲酶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纽,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才;林泽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调查

    目的 调查呼吸科住院惠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2010年8月~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住院的395例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分析二者问关系.结果 395例患者中,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9.0%和47.3%;老年组(≥6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60岁),分别为57.0%和34.1%(P<0.01);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较无营养风险者明显延长,分别为(10.0±5.0)d和(13.4±10.0)d(P<0.01);因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间质纤维化伴感染入院的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其中重症肺炎为大;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仅为29.4%,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7%.结论 呼吸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医务人员对营养支持的使用不尽充分合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能较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临床,指导营养支持的合理使用.

    作者:夏进;梁宗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体素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3D多体素1H-MRS代谢物改变、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51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低级16例、Ⅱ级部分区域间变呈Ⅲ级4例,高级31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常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和3D多体素135ms序列扫描.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NAA、Cho/Cr、NAA/Cr比值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素内Cho升高提示肿瘤增生活跃、NAA减低提示神经元破坏程度.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Cho/Cr、Cho/NA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体素1H-MRS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1H-MRS代谢物改变较敏感,与体素内所包含组织密切相关,在分析代谢物变化时应结合相应区域形态学改变.

    作者:任静;周鹏;左佳明;刘锦;王闽;杨宇洁;陈锦秀;许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ALS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hand-assisuted laparoecopic surgery)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微创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31例消化道肿瘤根治患者分为两组,16例行手助腹腔镜肿瘤根治术,15例行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阎、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214.3min vs.205.8min)和切缘距肿瘤边缘(4.22cm vs.4.1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6ml vs.106.5ml,P<0.05),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5cm vs.22cm,P<0.01).手助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4d vs.3.27d,P<0.05).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35d vs.12.8d,P<0.05).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助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杨玉辉;杨华;李曦;雷跃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探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剂量,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144例ASA Ⅰ或Ⅱ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舒芬太尼组(S)、实验组布托啡诺0.12mg/kg组(B1)、布托啡诺0.15mg/kg组(B2)、布托啡诺0.18mg/kg组(B3)分别于术后实施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法评价各组术前、术毕、术后2、4、24、48 h的镇痛、镇静程度、忍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B1、B2、B3三组VAS和Ramsay评分均高于S组,B1、B2、B3三组Ramsay评分差异羌统计学意义,B1组VAS评分高于B2、B3两组,B2、B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B3组高,其次是S组,B1、B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弱于舒芬太尼,不推荐单独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术后镇痛治疗,0.15mg/(kg·48h)剂量的布托啡诺相对安全有效,临床上可联合应用舒芬太尼等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以达到更佳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光;严娅岚;苏丽;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附26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7月至今我院收治的2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患者随访3~10个月.16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好转6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膀胱刺激征;4例正治疗中.结论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电切电灼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方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长春西汀2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疗程均为2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变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经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内皮素(ET)、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显著降低,并使ET/NO比值显著降低,TpA/PAI比值显著增高(P<0.05,P<0.01),而对照组在ET、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1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PAI-1有所改善,但观察组ET、PAI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失调.

    作者:谢多英;晏廷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水平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分析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例、18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USA)法检测诱导痰IL-17和IL-8浓度.结果 IL-17水平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8在重度组显著升高,在轻度和中度组亦有升高趋势,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及IL-8可能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

    作者:官和立;刘晓俊;高凌云;杨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原脑水肿患者颅脑CT征象及临床表现对比分析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低氧不适应.脑低氧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有时甚至昏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严重型之一.

    作者:沈进军;罗虹;贺晓武;张孝才;彭绍君;李传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