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袁荣霞;胡勇;李强;张挥武;梁翼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关节镜清理, 胫骨高住截骨术
摘要:目的 探讨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自2003~2007年对17例有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前内侧入口)Puddn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4.7年),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矫正角度无丢失,按日本整形外科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Puddn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侧颅底重要骨性标志及其间距的观测

    目的 为颅后窝及后侧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 观察100例成人整颅及20例成人颅底标本颈静脉孔的位置、外形、分部及通过结构;测量各颅孔突点、星点、茎突同各重要骨性结构或标志点间、星点同颅后窝各重要骨性结构或标志点间的直线距离、各孔、管彼此间的距离、茎突及星点同各骨性结构、标志点连接与头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结果 颈静脉孔在多数人(73.33%)分为两部,分别有舌咽神经与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通过,它们的病变均可造成该孔的扩大;星点等标志点构成的特定三角区与各点问的距离及其连线同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有助于正确估计横窦与乙状窦的位置与术中保护,也有利于对Ⅴ-Ⅻ对脑神经及重要血管尤其是颈内动、静脉的定位与保护;颈静脉孔茎乳孔距6mm,颈静脉孔区手术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颅外段.结论 侧颅底各标志点间距及各孔、管彼此间距离测量可为颅后窝及后侧颅底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术中对该区的神经血管的定位与保护.

    作者:李开荣;涂江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麻疹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收治的32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发病集中在4~5月份,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6.87%,热峰高于39℃20例(62.5%),皮疹出现率100%,且退疹后都留有色素沉着,并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5例(46.87%).结论 可能与接种麻疹疫苗抗体滴度下降或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临床特征具有较重的病毒血症以及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杨翠;何小凤;杨延丽;邱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作者:邓利华;夏绩朴;李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癫痫样抽搐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诊治体会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癫痈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12例以癫痫样抽搐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好发于老年人,以部分发作及全面发作持续状态形式多见,脑电图检查异常者多,但有明显痫样放电者较少.抗癫痫药物疗效不明显,控制血糖能终止发作.结论 癫痫样抽搐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在诊治抽搐时要想到高血糖,尤其是老年人出现癫痫样抽搐,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何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脑星形细胞瘤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 检测并分析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MRS结果,评价MRS在星形细胞瘤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星形细胞瘸患者共21例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MRS特点,对MRS测定的代谢物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MRS较其正常侧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较稳定,MI峰散见升高.Lac峰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明显升高.随星形细胞瘸恶性程度上升,NAA/Cr、NAA/Cho减小,Lac/Cr、Cho/Cr升高.NAA/Cho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Cr在WH03级与4级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体素MRS有助于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NAA/Cho、Lac/Cr具鉴别意义.

    作者:吴珂;游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经过13~37个月的随访,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5.2%(40/42)、85.7%(36/42).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可提高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药物耐受性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吴平;胡其艳;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正常分娩、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未使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的自然临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组(研究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于第3产程早期分别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肌注缩宫素,计算第3产程时间,测量胎盘娩出时、产后2h和24h出血量,监测产妇产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第3产程时间、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生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400ml和产后24h出血量≥500ml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膊、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能起到加强子宫肌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止血好、性能安全、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方法.

    作者:张华琳;冯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该类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以1%利多卡因8~10ml,行左侧SGB;B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分散片0.26g+甲钴胺0.5mg+维生素E胶丸0.1g,3次/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SGB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能显著提高头痛的疗效,并减少SGB次数.

    作者:刘光义;郑梦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及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干细胞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AA虽然通过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可被治愈或改善,然而其治疗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还有赖于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AA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的,获得性AA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清楚的,传统认为从的病因取决于三方面,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功能紊乱[1].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刘双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PBL均以单侧乳腺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病变部位无明显皮肤改变;术前超声检查多为实性占位,2~8cm大小;病理分型全部为DLBCL,其中7例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为穿刺活检确诊;临床分期IE 4例,IIE 4例;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包括R+CHOP方案化疗;3例失访,5例存活,中位PFS期为30个月.结论 PBL以DLBCL居多,手术+化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秋蓉;朱焕玲;彭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然咳出痰标本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探讨

    目的 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 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 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半定量培养的阳性概率为0.090(56/622),其中≥50岁组为0.175(41/234);均为念珠菌;教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培阳率为0.972(700/720),其中≥50岁组为0.976(638/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0、0.926、0.996、0.943、0.882、10.8、0.031,≥50岁组分别为0.976、0.825、0.940、0.923、0.936、0.801、5.577、0.029;总体与≥50岁组比较,其灵敏度χ2为0.149,P>0.5;特异度χ2为10.314,P<0.01.结论 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略低,若同时进行特异度高的其它检验(譬如直接涂片检查等),将更有价值;若从自然咳出的痰液中检出非念球菌真菌,则有感染菌的可能;若数量大于少量,则意义更大;≥50岁组存在较高的真茼感染风险性;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键;杨肇立;李俊如;胡馥生;周文;陈旭;任萍;黄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变应性咽炎52例的经验性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 提高变应性咽炎的经验性诊断率和观察克拉霉素、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未能及时诊治的变应性咽炎患者,科学合理地采用经验性诊断及诊断性治疗方法.结果 对于32例未能及时诊治的变应性咽炎患者,采用经验性诊断及克拉霉素分散片、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诊断性治疗有效率为82%.结论 克拉霉素分散片、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诊断性治疗行之有效,是值得借鉴的措施.

    作者:李江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AP模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水肿型胰腺炎(AEP)及对照组模型,在制模后0、3、6、12、24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作中性粒细胞分离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切取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ANP组PMN凋亡率明显降低,至术后24h降至(1.87±0.41);AEP组PMN凋亡率则明显升高,术后12h达到峰值(12.33±0.41);对照组PMN凋亡维持在(6.30±6.57)水平.各时相点组间比较,3、6、12、24h ANP组PMN凋亡率低于AEP组(P<0.05).结论 AN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降低,而AE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则存在较多的凋亡,提示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与循环中性粒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俊;刘震;李晓东;陈玉祥;张跃天;黄卫;刘友春;方向;刘续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制定的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结果 实验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治疗费用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运兰;吴伦卉;雷花;王芳;张安琴;廖如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20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发生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术中仔细检查,术后临床表现、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检查.结论 术中良好的暴露,在确认三管关系后切断胆囊管,胆囊切除后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检查切除胆囊有无异常管道,是预防和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再决定手术时机及方法.

    作者:高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83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前侧入路气管旁阻滞疗法.结果 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疗效迭优者46%、良39.6%、差14.4%,有效率迭到85.6%,虽有一过性不良反应发生,但经过处理均无后遗症.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文值;卿恩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瘸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栓塞治疗23例肝脏巨大血管瘤.结果 所有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血管瘤均有缩小,其中,19例明显缩小,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建浩;何乾文;顾明;胡朝芬;魏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SAA、CRP、CEA和CA19-9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CA19-9的相关性和SAA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纳入结直肠癌患者41例,测定术前SAA、CRP、CEA和CA19-9水平,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AA和CRP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0.以诊断有转移的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为目标,建立SAA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z=0.831.以SAA=4.045mg/L为临界点,得到SAA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6.2%.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的SAA和CRP水平高度相关,说明肿瘤转移与炎症反应有关联.SAA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术前分期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晓东;邓磊;吕东昊;李耀华;高命;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顺铂个体化给药的消化道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个体化顺铂给药的消化道反应与有关资料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晚期姑息治疗原则,含顺铂方案的86例共14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70mg/m2计算出周期顺铂总量,首剂均为20mg,静脉遮光滴注.第2天用量根据当日晨消化道反应决定用量.无反应或Ⅰ消化道反应加倍顺铂量为40mg.逐日递加至60mg/d为限.每日常规给予胃复安10mg或格拉斯琼3mg预处理.结果 140个周期含顺铂方案消化道反应为55%(77/140),与有关报道>90%明显下降.表明个体顺铂给药患者消化道反应具有较好耐受性,提高了治疗期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泉;胡月珍;张再军;杨华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氧与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关系

    低氧(hypoxemia;anoxemia;hypoxia)是指循环血液中的少氧状态,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10.66kPa.可由肺泡通气功能不足、弥散功能障碍、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或右至左分流等原因所致.低氧对多种组织有损害作用,因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亦不同.已有研究显示低氧可导致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上调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并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提示低氧具有致纤维化作用.在此我们就低氧与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何正平;谢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