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友果;张光毅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癫痈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12例以癫痫样抽搐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好发于老年人,以部分发作及全面发作持续状态形式多见,脑电图检查异常者多,但有明显痫样放电者较少.抗癫痫药物疗效不明显,控制血糖能终止发作.结论 癫痫样抽搐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在诊治抽搐时要想到高血糖,尤其是老年人出现癫痫样抽搐,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何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及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干细胞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AA虽然通过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可被治愈或改善,然而其治疗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还有赖于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AA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的,获得性AA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清楚的,传统认为从的病因取决于三方面,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功能紊乱[1].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刘双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发生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术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术中仔细检查,术后临床表现、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检查.结论 术中良好的暴露,在确认三管关系后切断胆囊管,胆囊切除后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检查切除胆囊有无异常管道,是预防和发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再决定手术时机及方法.
作者:高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8年1月20日,我院收治了某校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FP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及临床科学、合理应用FFP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院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共200例(516次)的资料,分析临床医生输注FFP的目的 ;榆注FFP的516例中有256例在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h内均检查了PT、APTT,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将256例分为非控制组56例和控制组200例,比较榆注前及输注后8h内的PT、APTT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中临床医生输注FFP合理使用119例(59.5%),输注血浆1027 U(72.4%),不合理使用81例(40.5%),输注血浆391U(27.6%);非控制组在输注FFP后的PT、APIT的值较输注前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在榆注FFP后PT、APTT的值较输注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合理使用FFP能有效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新鲜冷冻血浆的意识仍待加强.
作者:赵小燕;王风玉;张英;孙丽君;陈雪梅;陈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压宁定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压宁定和多巴胺,疗程3~5d.观察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心力衰竭控制显效67.5%,有效22.9%,无效11.4%.结论 联合应用压宁定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氨脱氧胆酸钠(glycodeoxycholic acid,GDCA)对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及hTERTmRNA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RT-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GDCA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后,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均降低.GDCA200、400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450nmOD值)分别为(0.140 ±0.04)、(0.077±0.01)、(0.2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为43.5%和69.0%.hTERTmRNA表达明显降低,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33、0.59、1.89.结论 甘氨脱氧胆酸钠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且下调hTERTmRNA的表达.
作者:陈江;黄文芳;逯兴敏;郭渝;李光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鉴定类孟买型OBHm.方法 检测患者ABO、H、Lewis血型,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测定唾液中血型物质,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结果 该患者为罕见的类孟买型OBHm,血清中有抗-HI,基因定型为BO型.结论 鉴定出罕见的类孟买型OBHm,血清中有抗-HI.
作者:吕文彬;周英;李健;陈雪;王乃红;杨群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LAA)这3种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DM2患者12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的GAD-Ab、ICA、lAA.结果 GAD-Ab、ICA和IAA从及这3种抗体联合检测在DM2患者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D-Ab、ICA及3种抗体联合检测(P<0.01),IAA(P<0.05).结论 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患者的检出率,对于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谢鸿飞;倪虹;陈忠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医院糖尿病治疗膳食进行标准化定量,制作基本的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治疗膳食.方法 根据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结合烹调技术,制定糖尿病治疗食谱(含180种菜品),对菜品原材料用量进行标准化定量,计算其主要营养成分(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钠、钙)含量,制作基本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果 制定了搪尿病治疗食谱,计算出每份菜肴中10种营养成分含量,制作了莱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论 对糖尿病治疗食谱进行标准化定量,制定基本莱肴营养标签和软件,使抽象的营养素概念直观体现在每份菜肴中,体现了每份菜肴的基本营养特性,便于营养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和膳食处方,也使患者膳食选择更方便、科学和多样化.
作者:吴晓娜;邓波;崔越;张培利;余雪梅;杨咏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股骨、胫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6~20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13.2个月,除l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改为外固定支架外,其余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无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锁定钢板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叶永杰;康小平;罗斌;阳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行扁桃体切除120例,鼻甲减容4例,同时腺样体行刮除术104例.结果 124例中患儿术后鼾声消失62例,有轻微打鼾、夜间憋气症状明显好转60例(98.38%),夜间憋气症状轻微好转2例.术后3~6个月对33例患儿复查PSG,手术后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用于扁桃体切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咽部水肿不明显等优点,减少了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可能.
作者:张玉琳;王杰;董钏;柳庆君;马春华;张玲燕;陈丽凌;蔡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h,再灌注3~120h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再灌注12h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h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3h组无iNOS阳性的细胞.再灌注12~120h过程中,脑组织iNOS阳性细胞在再灌注12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再灌注12~120h各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3h组比较P<0.01.再灌注各组与24h组比较P<0.01.结论 i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表达,2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其细胞定位以小胶质细胞为主.iNOS与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神经元损伤有明显关联.为临床早期使用iNOS抑制剂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枫涛;范生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的临床、脑脊液及MRI表现的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8年3月间确诊的18例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随机抽取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体温、颅压、脑脊液、糖、蛋白质、氯化物、白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以下肢瘫痪、麻痹、神经源性尿储留及神经根性疼痛为常见临床表现;脑脊凌蛋白明显高于单纯性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颅压(P<0.01)及脑脊液氯化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颅压降低是该病的主要特点,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安慧茹;王仲元;刘琳;李净;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鳊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作者: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8年收治的3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B超和胃镜分别诊断1例,余患者均为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1例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 术前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困难,术中探查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时起重要作用.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支持治疗是预防十二指肠漏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许建;俞小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咳痰6d,右眼胀痛伴头痛1d收入眼科住院.入院查体:T 38.8℃,P 96次/min,R 20次/min,BP 130/85mmHg.急性病容,烦燥,意识模糊,右眼肿胀,前房积脓,瞳孔区脓性分泌物,右眼视力眼前手动,颈阻(+),口唇疱疹,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96次/min,心尖区三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克氏征阳性.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脑电图:中重度损害.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双侧心缘圆隆,尿常规:蛋白(+),余(-),肝功:ALT 30U/L,AST98U/L,TB29.3μmol/L.DB 10.9μmol/L,PT 13.8s,血常规:WBC11.7×109/L.N,0.849,Hb 114g/t,TLP 111×109/L.
作者: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CA19-9的相关性和SAA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纳入结直肠癌患者41例,测定术前SAA、CRP、CEA和CA19-9水平,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AA和CRP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0.90.以诊断有转移的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为目标,建立SAA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z=0.831.以SAA=4.045mg/L为临界点,得到SAA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6.2%.结论 结直肠肿瘤患者的SAA和CRP水平高度相关,说明肿瘤转移与炎症反应有关联.SAA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术前分期和预后评估.
作者:汪晓东;邓磊;吕东昊;李耀华;高命;李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经过13~37个月的随访,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5.2%(40/42)、85.7%(36/42).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可提高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药物耐受性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吴平;胡其艳;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作者:邓利华;夏绩朴;李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