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活血方配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王志明;吴俊哲;杨雄健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补肾活血方
摘要:目的:探讨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方配合常规保守疗法(包括平卧硬板床休息、理疗、腰椎牵引、按摩、针灸及中药熏蒸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7d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疗效显著。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夹板石膏适时交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三种不同外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夹板对照组,石膏对照组,均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分别采用夹板配合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3组患者于治疗后第5、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三组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疼痛、功能、腕关节活动范围,患肢抓握力,骨折部位畸形,放射学检查,治疗组明显优于夹板固定组、石膏固定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夹板配合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好。

    作者:周增录;吴龙昌;李欢;叶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腰椎间盘突出征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肯定。

    作者:齐明;陈以国;尤柱;董宝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属于寒痰阻肺的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治疗组2组,安慰剂组74例,治疗组76例。治疗组给予本院自制药物消喘散穴位贴敷治疗;安慰机组加用苦荞面膏穴位贴敷。2组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结果测定。观察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CD+3、CD+4、CD+8及CD+4/CD+8)及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 )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行穴位贴敷治疗者能提高血清CD+3、CD+4、CD+4/CD+8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 水平(P<0.05)。两组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有效升高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喘散对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邢筱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对阿尔茨海默患者海马的影响

    本文目的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患者的治疗机理和作用。通过近年来针灸文献对阿尔茨海默患者海马影响的实验研究现状,得出针灸对阿尔茨海默患者海马的影响是多靶点的。

    作者:张海峡;郭宇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降糖通脉胶囊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降糖通脉胶囊(黄芪、太子参、生地、熟地、泽泻、牡丹皮、当归、赤芍、茯苓、鸡血藤)口服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温凉感觉测定、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血糖浓度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MNCV水平显著较高。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氧状态,对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都增强;王文娟;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文献研究的IgA肾病证候分布情况与肾脏病理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IgAN证候及肾脏病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以文献为依据的IgAN证候、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肾脏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而总结IgAN证候与肾脏病理间的相关性。结果:①IgAN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等;②证候要素分布:肾、脾、肝、肺、脉络,阴虚、气虚、血瘀、湿热、阳虚。结论:①IgAN证候分布多样、繁杂,有待于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②证候要素作为辨证新体系,其简化了辨证的复杂性,提高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其作为辨证的基础,揭示了辨证的规律、实质与特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③IgAN证候与其肾脏病理具有相关性,但如何客观实现宏观与微观辨证一体化表达,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作者:屈凯;于小勇;程小红;田耘;史健;李现成;张楠;赵亚峰;王漱非;延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外治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外用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采用辨证论治(热毒雍盛型、血热炽盛型,分别以桃红四物汤、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为主)配合中药外用以及囊腔注射治疗本病;对照组80例采用西药(口服罗红霉素胶囊、西米替丁、Vit B6、复方珍珠暗疮胶囊,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擦剂、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3%,对照组有效率58.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中药口服配合中药外用治疗痤疮疗效较单纯用西药治疗好。

    作者:焦海芳;张亚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平喘固金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8例

    目的:观察平喘固金汤对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吸入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在信必可都保基础上加用平喘固金汤(党参、黄芪、白术、橘红、姜半夏、茯苓、枳壳、厚朴、五味子、胡桃肉、沉香、苏子、浙贝母、麦冬、丹参、红花、炙甘草)内服治疗本病,疗程8周。结果: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3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1%,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FEV1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大。结论:平喘固金汤对慢阻肺有补肺益肾,健脾化痰,降气平喘,活血通络的功效,能改善稳定期临床症状,调节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魏亚东;鱼涛;张选国;陈涛;屈小元;袁秋贞;骆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筋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巴布剂经筋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巴布剂经筋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炎90例。结果:总有效率96.43%,根据其经筋传变规律,在其传变经筋的循行部位再贴1~2贴药膏,以阻止其传变。相比单一按照痛点外敷疗法有其优越性,疗效更加明确,尤其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方面。

    作者:易志勇;韩清民;黄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温病学理论在肺癌辨证论治中的意义探讨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综合治疗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毒增效、手术辅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肺癌的发病特点,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肺癌,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充分发挥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其中温病学理论在肺癌的辨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建清;钱海红;孙世辉;李旺;张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加味退黄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加味退黄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肝泰乐、肌酐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维生素c保肝、降酶并加服加味退黄汤(茵陈、白术、茯苓、丹参、赤芍、川芎、虎杖、柴胡、五味子、女贞子、甘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退黄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支晓艳;陈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红花注射液结合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与高氧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采用红花注射液(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红花素、新红花苷)与高氧液配常规西药治疗本病96例,并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促进康复的作用。

    作者:李子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目的:改良大鼠新生乳鼠颅骨来源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胰蛋白酶和I型胶原酶联合的二次酶消化法对 SD 大鼠乳鼠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扩增。通过差速贴壁法进行成骨细胞纯化。通过成骨细胞形态学、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法观测,确定其增殖与成骨活性。结果:改良的二次酶消化法培养颅骨来源成骨细胞可获得原代细胞增殖,传代扩增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形态学、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果。结论:改良的二次酶消化法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高纯度的成骨细胞,细胞生物学特征稳定,适用于做体外实验研究模型。

    作者:张惜燕;田丙坤;陈传贞;邢玉瑞;乔文彪;李翠娟;李涛;孙耀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牵正补阳还五贴剂与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面神经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贴剂、辅以针灸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任继欣;李雪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北宋时期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贡献

    北宋是中医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等著作代表了该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北宋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勇于创新,对脾胃病证治法方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郝军;郝纪蓉;严世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麻仁丸治疗本病4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生白术、甘草、当归、黄芪、升麻、柴胡等)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本病40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杨咏梅;陶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蠲痹汤化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蠲痹汤化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组31例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蠲痹汤化裁配合甲氨蝶呤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疾病疗效比较和中医证侯疗效比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蠲痹汤化裁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与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疗效可靠。

    作者:牛静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辨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中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析。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肿瘤科住院病人62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复发转移率、肿瘤标志物、毒副反应、6、12、18个月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1%,部分缓解58.1%,有效率为60.5%;对照组完全缓解12.9%,部分缓解35.5%,有效率3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肿瘤标志物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12、18个月生存期为29例、25例、21例,对照组为27例、21例、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有利于缓解症状,降低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大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中西医结合方法的大鼠过敏性紫癜模型的建立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制过敏性紫癜动物模型。方法:根据西医学对HSP病因、病理等诸方面的认识和中医学对HSP病人体质特点的理解,首先建立实验动物阴虚火旺的偏颇体质,再应用麦胶蛋白作为饮食抗原,持续性抗原刺激粘膜免疫系统,并应用经典的皮肤过敏手段建立HSP大鼠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大鼠进行一般状况观察、实验室指标测定、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本大鼠模型与对照组大鼠各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造模组的全血粘稠度、白细胞、血小板、尿液分析及沉渣定量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1或 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大鼠动物模型接近于 HSP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并与中西医学认识的HSP患者体质特点合拍,基本达到“病证结合,病症统一”。

    作者:张晓强;王娟;刘品莉;程玉钏;周晓莉;赵剑锋;赵惠萍;张剑;陈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条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初探

    目的:探讨以艾条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当中寒湿痹阻型、风湿痹阻型与痰瘀痹阻型等证型加以探讨,病人除服用药物治疗之外,于症状严重时常辅佐许多外治法配合治疗,艾条灸法为病患常使用的外治法之一,就其机理做初步探讨。结论:本病患在服用药物治疗时,于症状较重时辅佐以艾条灸法外治,往往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能较好的缓解症状。

    作者:谢曜联;汪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