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军;郝纪蓉;严世芸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腰椎间盘突出征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为8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肯定。
作者:齐明;陈以国;尤柱;董宝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方配合常规保守疗法(包括平卧硬板床休息、理疗、腰椎牵引、按摩、针灸及中药熏蒸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7d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明;吴俊哲;杨雄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安腿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多巴,并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勇;薛志欣;王理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酸钠注射液联合 NP 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 N P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酸钠注射液0.5mg 于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为16.1%(9例),好转率为28.6%(16例);而对照组中以上两项分别为7.5%和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毒副作用方面的观察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斑蝥酸钠注射液具有抗癌、抑癌作用,并具有升白细胞降低副反应作用,延长中位生存期,对晚期肿瘤患者有治疗意义。
作者:王宏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乔成林教授辨证论治肾性水肿的经验。方法:依据中医药理论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收集整理老中医药专家乔成林教授的医案,临证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提出针对肾性水肿“温阳兼祛邪,善后重温补”的治则,临证多以益气温阳,利湿化浊为基本思路选用黄芪五苓散、真武汤、济生肾气汤、温阳化浊方等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老师“治水必先化气,化气必先温通”的学术思想。
作者:吴喜利;董盛;安鹏;叶冰玉;刘军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软坚解毒中药汤剂加介入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肝功能、治疗后临床各毒副反应改善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各毒副反应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稳定率及提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缓解症状,可有效改善临床毒副反应及提高生存质量,对抗化疗对肝功能造成损伤,改善肝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减玉屏风散膏方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门诊确诊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加减玉屏风散膏方防治方法;对照组48例,采用卡介菌多核苷酸肌注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1年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以及感染发生时病程的长短和轻重。结果:经对比研究,治疗组患儿的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发生时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情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减玉屏风散膏方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建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中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析。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肿瘤科住院病人62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化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复发转移率、肿瘤标志物、毒副反应、6、12、18个月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1%,部分缓解58.1%,有效率为60.5%;对照组完全缓解12.9%,部分缓解35.5%,有效率3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肿瘤标志物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12、18个月生存期为29例、25例、21例,对照组为27例、21例、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中晚期结肠癌有利于缓解症状,降低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大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菖麻舒颈汤配合四步仰头牵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24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菖麻舒颈汤(石菖蒲、天麻、半夏、茯苓、泽泻、白术、葛根、僵蚕、地龙、羌活、薏米、牛膝、威灵仙)配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0.1%;总有效率95.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肝肾,强筋骨,息风定眩的功效。
作者:李永志;雷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理疗针灸及功能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蜡疗与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在VAS 评分、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蜡疗与针刺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刘莹;姜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滋肾健脾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其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滋肾健脾活血汤主要成分为黄芪、丹参、熟地、赤芍、当归、红花、三七)。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也有所下降(P<0.05);治疗12周后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40)、72.5%(29/40),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滋肾健脾活血汤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与单独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相比,联合应用滋肾健脾活血汤降糖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副作用小,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永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面神经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贴剂、辅以针灸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任继欣;李雪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综合治疗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毒增效、手术辅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基于肺癌的发病特点,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肺癌,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充分发挥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其中温病学理论在肺癌的辨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建清;钱海红;孙世辉;李旺;张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伤寒论》六经辨证不仅有效的指导着外感病的治疗,对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和六经传变的比较,发现2型糖尿病无论是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治疗预后上均与《伤寒论》六经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变化及预后的判断,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温铁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介绍了本院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思路,认为起因多因火、因气、因血。治疗需治火、治气、治血。常用的选药特点清解热邪需辨虚实、调肝理气不可攻伐过度、健脾补虚需补而不滞、补肾滋阴以化生肝血、止血不留瘀,消瘀而不动血。辨证论治分型分别为血热妄行证、肝胆火旺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
作者:杨淑莲;李欲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蓬草除痹汤(PCCB)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Collagen induce darthri-tis ,CIA )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 T、CD8+ T及CD4+ T/CD8+ T 的干预作用,探讨PCCB对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模型CIA大鼠,随机分为PCCB组、雷公藤组、空白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28d ,观察大鼠致炎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 I )变化、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大鼠外周血中CD4+ T、CD8+ T 及CD4+ T/CD8+ T 水平。结果:较模型组比,PCCB组、雷公藤组可以显著改善大鼠致炎关节肿胀度及AI ( P <0.01);PCCB汤组及雷公藤组外周血中 CD4+ T 明显降低、CD8+ T 明显升高( P <0.01), CD4+ T/CD8+ T显著降低( P<0.05)。结论:PCCB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A I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血清中CD4+ T、CD8+ T及CD4+ T/CD8+ T 水平有关,为PC-CB治疗RA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刘春景;白荣;宋继荣;董晶晶;王学涵;马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3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控制血糖药、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肌注胰激肽原酶等)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通络活血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白芍、丹参、地龙、蜈蚣、鸡血藤、川芎、甘草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4%。结论:通络活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组。
作者:邓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于45~55岁之间的女性,患病率高达90%[1],给女性心理及生理都带来不良影响。西医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会带来子宫、乳腺及心血管等事件的隐性风险[2];祖国医学在治疗方面有显著优势,效果良好,并且副作用少。
作者:刘恬园;陈立恒;胡筱娟;李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眩晕灵配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服用预防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并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眩晕灵(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天麻、白术、半夏、川牛膝等组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西医体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值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席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喘息的疗效。方法:将135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喘息为主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氨茶碱、地塞米松、止咳平喘方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咳平喘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喘息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喘息可靠方法。
作者:刘秀艳;刘宏;程国静;刘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