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华;李鑫
目的 探讨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并为脂肪肝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08年2月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资料共计12152例,分别统计年龄、性别、饮酒量、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B超结果 .结果 参加体检人数共计12152例,其中男7520例,女4632例,年龄18~86岁,平均47.8岁.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4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2.25%;男性和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9.48%和6.97%.在所有脂肪肝患者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56.54%和25.06%,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者分别占23.83%和51.01%,过量饮酒者占16.72%,空腹血糖增高占12.36%.结论 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9.48%和6.97%;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分则为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饮酒和糖代谢异常.
作者:杨兴祥;李晓伟;戴敏;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王胎盘及前置胎盘并发胎盘粘连、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预防及正确诊断处理,从而尽可能降低该病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6例前王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前置胎盘初出血时间与前置胎盘分类无相关性;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次相关,与术中及产时出血量有很强相关性.结论 前置胎盘尤其合并胎盘粘连、植入的在终止妊娠时母儿的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应加强预防、早诊断并适时、正确地处理.
作者:陈红;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观察.方法 73例局部晚期食管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照射野按病灶部位向上下各延长3~5 cm,胸上段及颈段包括双锁骨上区.在模拟定位机下设野定位,常规分割,即200cGy/次,5次/周,先照射4000cGy/20次,然后避脊髓放疗,总量达6400~7000cGy.36例治疗组:放疗同对照组,同时采用PF化疗方案,即顺铂20 mg/d,5-FU500mg/d,静脉滴注1~5 d,同时支持对症止吐等处理,28d为1周期,共化疗2周期.结果 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为89%.骨髓抑制方面,两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3.5%、18.9%、16.2%、0%和36.1%、27.8%、16.7%、2.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5%、35.1%、16.2%和80.5%、55.5%、19.4%.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和1、2年的生存率,但骨髓抑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作者:吴福道;蒋光伟;王永成;邓国忠;伍显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1.7%,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1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共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喻明;聂本刚;帅杰;熊高华;蒋世杰;杨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血液学与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四川省水校2006年冬训期间在队训练的男性划船运动员19名,于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其血液学、铁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RBC、Hb、HCT、TF、SF在训练第10天时出现明显下降,在训练至第20天时回升,MCV在训练第10天时增加,训练第20天时回到训练前水平,MCH与RDWCV明显持续增加,MCHC无明显变化.血清Fe含量训练前、训练第10天、第20天无明显变化,但在训练第20天时已开始下降.结论 大强度运动训练短时间内Hb降低是一种假性降低,是运动员对训练量适应的表现,但需防止铁的进行性降低,以免发生运动性贫血.
作者:邹明;虞亚明;马建;刘波;涂禾;张鑫;徐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ICAM-1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ICAM-1的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了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表达较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在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在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增生期表达高于分泌期,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组子宫内膜的表达在增生期高于分泌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升高,表明ICAM-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从而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免疫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彤;庄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13例高龄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探寻相关护理管理对策,达到有效防范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 .方法 收集本病区近3年来收治的发生于院内院外的跌倒患者,进行跌倒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众多,原因复杂,防范困难,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但跌倒仍然是可以防范的.我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不足3%,远远低于文献报道20%的发生率.结论 只有加强管理,积极动员医、护、患、陪、保洁等多方面共同参与到跌倒的防范工作中来,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李甦;张钦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癌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 通过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进行24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并回顾总结.结果 顺利完成23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通过术前、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展开.
作者:毛崇秋;吴淼;田云峰;张顺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头孢丙烯组90例,给予头孢丙烯15mg/(kg·d),口服,2次,头孢克洛组90例,给予头孢克洛20mg/(kg·d),口服,3次,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24%与8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群;雷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诊断治疗经过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29例,死亡3例,成功率90.6%.结论 早期诊断和对胸腹部合并伤的及时正确处理,可以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急性期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郑轶峰;刘宝玉;姜建青;周凯;俞永康;唐旭东;杨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REM)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5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KR组)35例,氯胺酮组(K组)40例.诱导均采用氯胺酮1.5~2mg/kg静脉给药,K组采用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追加剂量约为诱导剂量的1/3~1/2;KR组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1~1μg(kg·min)维持,必要时追加氯胺酮.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KR组与K组相比麻醉满意度、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组麻醉效能较K组可靠、安全,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机会均等.
作者:舒运兵;孙广运;杨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取得在疗效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的效果.方法 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100mg/m2 静脉滴注,2h,dl:亚叶酸钙(LV)400mg/m2,静脉滴注,2h,dl;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注推注,dl;后24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6h;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6.3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4.89%,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7.07%,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2.44%,但患者一般都能耐受.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脉康胶囊与针灸配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血脉康胶囊配合针灸针刺风池、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针剂3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 以益气活血,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增强微循环血液灌注为治则,本文提示血脉康胶囊与针灸结合是治疗中风后偏瘫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作者:唐平;刘建敏;温天明;陈越峰;毛敏;饶萍;唐宇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瑞格列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用瑞格列奈治疗16周的观察.在治疗0周,治疗16周分别测体重,BMI,腰臀比,OGTF实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了解治疗16周中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11例患者的体重,BMI及腰臀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6周后OGTT的0、30、60、120min血浆葡萄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1例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 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增加体重和BMI的同时,安全有效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的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胡茂清;罗玉;张伟;杨雪;张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治1996~2006年儿童颅内肿瘤4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占同期例数的6.14%.部位:幕上232例,幕下218例.组织学分类:前三类是:星形细胞瘤120例(31.3%),髓母细胞瘤136(30.2%),血管网状细胞瘤51例(13.3).性别:男孩多见.发病涉及各年龄组,病例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颅内肿瘤以男性多见,但随年龄增长,女性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年龄与肿瘤分类无关;临床表现与年龄、肿瘤部位有关;位于幕上者多于幕下;幼儿单纯呕吐,异常哭闹应予重视;术后放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作者:郑捍东;官明;李定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婴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婴儿川崎病患儿74例,并对CAL组及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4例婴儿川崎病中并发CAL 36例(48.6%).有关因素分析显示:①发热天数:热程≥10d与<10d相比CAL发生率显著增高(χ2=7.4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AL组血红蛋白(Hb)较NCAL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1);③CAL组C-反应蛋白(CRP)较NCAL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01).结论 婴儿川崎病CAL发生率高,CAL与热程、Hb、CRP有明显相关性.凡热程≥10d、Hb降低、CRP显著增高(≥100mg/L)的婴儿川崎病均应给予足够重视,高度警惕CAL发生.
作者:史宏;徐鸣;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羟基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实验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观察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6、12、18个月时,所有观察血脂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Q具有明确的改善SLE患者血脂的作用.对于没有应用HCQ禁忌证的轻、中度SLE患者尽量早期应用HCQ治疗.
作者:张羽;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经皮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将15例灌注红色乳胶防腐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行头颈段沿经皮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入路,进行逐层解剖至咽后间隙,测量甲状软骨后上缘与其毗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之间的距离;将30例无畸形、无破损寰枢椎干骨标本编号后按要求逐项测量相关解剖指标,并对所得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肤切口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点、甲状软骨中外侧,在C4~C5水平处食管气管活动度大,容易推拉,且距离舌下神经、舌动脉、舌咽神经较远;寰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轴截面由前内至后外方向并逐渐外向扭转,寰椎侧块表现为外高内低底边向外的不规则四边形,上下关节轴截面中下1/3分位线纵长为(18.32±1.71)m,枢椎上下外侧关节之间的峡部是枢椎薄弱的部位,有椎动脉穿越,椎动脉进入枢椎侧块后向内上走行,然后呈圆弧形弯曲向外出枢椎横突孔.枢椎侧块外侧因椎动脉压迫,使枢椎上关节面下方骨质由前内向后外逐渐变薄,薄处仅为(1.48±0.61)mm.结论 经皮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时,在C4~C5水平,从甲状腺上动脉下方到达咽后间隙施行经皮前路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手术较为合适;同时应将直径为3.5mm的松质骨螺钉安置在枢椎上关节面的前内1/3,方可避免损伤椎动脉.
作者:刘卫华;李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Wagner 3级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营养末梢神经血管、改善循环、全身及局部应用有效抗菌素、局部清创及胰岛素、山莨菪碱、丹红针局部应用等治疗措施.高氧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液治疗.疗效依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飞舟;贾树雅;章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