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王翠柳;卿立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养阴, 清热活血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 )的临床疗效。方法: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1d1剂,分两次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定Scr、BUN、CysC、Hcy、ACR、IL‐6、hs‐CRP。结果:治疗后ACR、CysC、Hcy、IL‐6、hs‐CRP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清CysC、Hcy、IL‐6、hs‐CRP、尿ACR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可以下调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水平,延缓肾损伤。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56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1%、治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72%、治愈率54.54%。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本病能起到补益气血以治其本,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流畅气血而治其标,标本同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孝盈;贾成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十针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老十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老十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法(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观察组 H p根除率为5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远低于对照组的13.2%。结论:“老十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莉宁;杨志军;程永波;安俊丽;贾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天麻钩藤饮,以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治疗组治疗后C H、HDL‐C等指标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BA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作者:周延生;杨裕芳;王新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及协同抗肿瘤作用

    目的: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以相当于14.4g鸦胆子油/kg剂量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4d内小鼠毒性反应;考察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1g鸦胆子油/kg剂量对环磷酰胺(CTX)和氟尿嘧啶(5‐Fu)抗S180实体瘤的增效作用。结果: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未测出LD50,在约576倍人体剂量下,连续观察14d ,未观察到小鼠急性毒性反应;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相当于1g鸦胆子油/kg剂量下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合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鸦胆子油自微乳化颗粒在所考察剂量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具有与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协同抑瘤作用。

    作者:王春柳;龙凯花;杨洁;辛永洁;李彤晖;李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7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观察组59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加味连朴饮煎剂合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两周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幽门螺杆菌(Hp)清除情况、复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1年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湿热阻胃证采用加味连朴饮合西药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群虎;赵文博;冯桂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肾疏肝和血法对不同年龄段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和血法对不同年龄段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以35岁为分界线将86例卵巢低反应性患者划分为小于35岁(A 组)41例,大于35岁(B组)45例。两组均给予补肾疏肝和血中药,每日1剂,经期停用,共3周期。结果:治疗3周期后2组患者基础雌二醇(bE2)下降,卵巢间质基础血流速度峰值(bPSV )、抗苗勒氏管激素(AM H)均上升,且A组患者较B组患者更加显著;同时与之前比较A组患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 H )下降、窦卵泡计数(A FC )上升,而B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善。结论:在相同用药时间内补肾疏肝和血中药对年轻患者卵巢功能改善明显,对于高龄者疗效较差。

    作者:潘艳芳;李秀然;雷洁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肾络瘀阻病机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肾络瘀阻理论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临床指导意义和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300例观察对象进行肾络瘀阻程度统计,与血流变、内皮素、肾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全部观察对象均存在肾络瘀阻,不同程度的肾络瘀阻血流变、内皮素、肾功异常程度不同。结论:肾络瘀阻程度与糖尿病肾病的血流变、内皮素、肾功异常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胡筱娟;秦艳;刘恬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清养化浊法对糖尿病相关胃病胃黏膜的影响

    目的:通过窄带成像放大胃镜可视性评价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的疗效,探讨该组方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14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给予清养化浊法中药汤剂)与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对比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微血管形态、胃小凹变化情况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胃小凹形态改变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胃黏膜血管形态及胃小凹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养化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胃病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扶助正气、活血化瘀、祛浊排毒。

    作者:程超超;王家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苏黄止咳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口服配伍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中医主症、次症和证候积分及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S)、血总Ig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7.5%,显效25%,有效32.5%,无效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0.0%,显效20.0%,有效47.5%,无效12.5%,总有效率87.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病症总积分、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各项积分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总Ig E及总EOS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总IgE和总EOS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普济消毒饮配合解毒贴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予内服普济消毒饮配合外敷解毒贴(五味消毒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单项症状(甲状腺痛、甲状腺肿、发热、咽痛)疗效以及血液相关生化指标、甲状腺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4个疗程结束后,单项症状前后比较,两组比较无差异,患者 FT3、FT4、C‐反应蛋白、血沉、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生化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作者:杨明丽;呼兴华;胡海兵;胡筱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GF-β1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TGF‐β1水平、ALT 值、HBV DNA载量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予扶正化瘀胶囊加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单独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48周收集患者的血清,观察两组患者的TGF‐β1水平、ALT值及其复常率、HBV DNA载量的改变,评估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T G F‐β1在治疗24、48周后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的ALT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 HBV DNA 载量都明显下降,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

    作者:俞映倩;管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对妇科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静脉全麻对妇科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 E A S辅助静脉全麻组(F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D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于双侧内关和足三里贴敷电极刺激片,F 组T EAS30min后开始全麻,D组静置后全麻。观察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3d血清胃动素含量。结果:F组较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术后胃动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和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TEAS辅助静脉全麻较单纯静脉全麻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

    作者:杨宗林;张玉勤;郭颖强;郑荣芝;童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郭恩绵治疗虚劳水气病之活血法应用

    目的:总结郭恩绵教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学术经验。方法:从郭恩绵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常用药物的应用,典型病案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郭恩绵教授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郭玲;栗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李学武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李学武主任医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收集病历,分析总结对李学武主任医师临诊期间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田腊群;郭军;邵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化痰理气口服液的祛痰作用与急毒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化痰理气口服液的祛痰作用并进行急毒实验。方法:采用小鼠酚红祛痰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急毒实验测定化痰理气口服液对小鼠的大给药量。结果:化痰理气口服液能显著增加昆明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以大浓度,大给药体积,测得化痰理气口服液的大给药量为252 g 生药/kg ,相当于推荐人临床用量的504倍。结论:化痰理气口服液具有明显的祛痰功效,且急性毒性小。

    作者:窦建卫;陈曦;刘素香;吴文平;徐敏妮;杨利生;白丽君;王显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癖汤联合乳康片治疗乳腺增生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癖汤联合乳康片治疗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乳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口服消癖汤),奇数者为对照组(口服乳康片),每组60例。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月经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平均时间(9.2±1.9)d明显小于对照组(18.8±4.1)d;观察组月经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8.3%)。结论: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肝郁脾虚证效果较好。

    作者:姜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65例和后者63例。治疗组用黄芪生肌膏纱布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两组均每日换药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创面生长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第7、14、21、28d创面面积减小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生肌膏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安全有效,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莺;吴玉泉;吴章;刘伟;李志刚;徐晓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功能减退50例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即按照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月经期四期运用中药治疗卵巢功能减退50例,观察临床表现及反映卵巢功能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卵巢功能减退的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兼月经后错、月经后错、闭经治愈率分别达到56%、53.33%、62.5%、50%。E2、FS H、FS H/L H的治愈率分别达到55%、54.29%、56%。结论: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可执简驭繁,该方法虽是依期而治,但从辨证施治角度看,该法融合补肾、健脾、疏肝、养血、活血之法。

    作者:汤春琼;周晴晴;王爱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情志因素与卵巢早衰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情志因素与卵巢早衰之间的关系,为卵巢早衰患者的情志疗法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和依据。方法:通过对祖国医学情志致病及情志疗法的阐述,揭示情志因素对于卵巢早衰防治的重要性。结果:情志因素与卵巢早衰的发病密切相关,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疗效显著。结论:应充分重视情志因素在卵巢早衰发病的作用,身心同治可以为今后临床论治卵巢早衰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云;李淑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对老年获得性肺炎血清 hs-CRP、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胶囊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0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10d的血清hs‐CRP ,PCT ,观察两组痰培养结果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d、5d、7d的血清hs‐CRP ,PCT 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3d、5d、7d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细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AP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 ,PCT水平,对控制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