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萍;陆维君
目的:探讨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脑出血急性期并发DVT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予抬高患肢、扩容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患肢外擦红灵酒并外敷芒硝,对照组于患肢外敷硫酸镁粉,疗程均为1周,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74%,高于对照组38.7%;髌骨上缘15cm处周径、胫骨粗隆处下10cm周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利水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并发DVT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晓明;程延;林涛;刘卓;唐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肾方的抗老年性骨质疏松作用机制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骨矿含量、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尿脱氧吡啶、血清血C a2+、血P2+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补肾方能显著地提骨矿含量及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尿脱氧吡啶、造模后血清血Ca2+、血P2+;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体积,减少醋酸扭体法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补肾方能有效对抗老年性骨质疏松且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范引科;李雅;姜珊珊;赵岗;张晓丽;谢人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真方白丸子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型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方法:将7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及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方白丸子汤水煎剂口服,2次/d ,连用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CRP水平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8.38%,差异显著。结论:真方白丸子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风痰入络型疗效确切。
作者:武梅;郑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 C )的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自拟中药治疗UC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中药联合西药,对照组西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IL‐18变化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均上升,治疗组上升更明显;IL‐18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IL‐10明显,IL‐18差异不显著。结论:自拟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有效,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8,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阻断和抑制炎症的发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赵建勋;李霞;吴大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玄七通痹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方法:以乙腈与水的比例,蒸发室温度和氮气的流速为考察因素,以峰面积、分离度、对称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总评归一化,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黄芪甲苷的色谱条件为乙腈‐水33:67,蒸发室温度为90℃,氮气流速为1.4 SLM 。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玄七通痹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付宝慧;濮存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健脾化痰方,联合西药(头孢曲松钠T、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及氨溴索静滴、口服阿奇霉素、布地奈德雾化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C T示阴影吸收率分别为70%、50%,胸水吸收率分别90%、60%。治疗组CT片状阴影及胸水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结论:健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作者:王菊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各中医证型血管内皮功能及其智能情况。方法:将符合VCI诊断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虚髓减型、心肝阴虚型、心脾两虚型、痰浊阻窍型、气滞血瘀型,每型各收集30例,检测其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并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窍型的ET‐1及hs‐CRP水平均较其余各组有所上升;肾虚髓减型、心肝阴虚型的NO水平与痰浊阻窍型、气滞血瘀型比较差异显著;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窍型的MMSE积分明显低于其余各型。结论:ET‐1、hs‐CRP水平与VCI的中医证型及认知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可作为VCI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家祺;胡慧菁;夏明;李坚翔;冯青根;刘龙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拟瘫痪康复汤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52例,治疗组用自拟瘫痪康复汤加西医疗法治疗;对照组仅西医疗法。对比治疗后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93.42%,对照组78.95%,差异显著。结论:自拟瘫痪康复汤加西医疗法可显著提高以气虚血瘀为主证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恩长;贾建真;王凌立;余春;薛雪峰;李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细胞凋亡Drp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60只高脂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而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8周造模成功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α‐硫辛酸组、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另外单独设10只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予蒸馏水灌胃,糖痹康组和α‐硫辛酸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糖痹康和α‐硫辛酸灌胃,每4周测一次体重、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Drp‐1、Bax和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治疗组Drp‐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ax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减少;糖痹康高剂量组Drp‐1的表达水平比α‐硫辛酸组更低,Bax表达也更减少,而Bcl‐2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糖痹康可以抑制Drp1的表达水平,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而抑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从而具有抗Drp‐1信号通路的细胞凋亡作用,缓解DPN的进展。
作者:易文明;孙文;郭翔宇;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应用舒尼替尼晚期肾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已进行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检测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Ⅱ‐Ⅲ血液毒性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65.2%)。食欲、睡眠、疲乏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能减轻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肾癌患者相关血液毒性,明显改善食欲、睡眠、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瑜;赵华;张蕊;郭宏珺;庞宏涛;翟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生黄芪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理论依据。方法:笔者跟随贾英杰教授侍诊,通过收集大量病例及患者反馈的临床疗效,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常规中药治疗中加大生黄芪的用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浩;朱春琳;贾英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在脑外伤所致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外伤致难治性癫痫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次数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为70.0%,差异显著。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1.3±0.3次,对照组为2.7±0.5次,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脑外伤致难治性癫痫者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景春;田佳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镇痛方案),观察比较术后创面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面愈合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平均静息痛、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对混合痔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元钊;杨旭;叶妮;王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附保心汤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要求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附保心汤,治疗20d后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BN P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差异显著;治疗后血浆B N P值降低,且治疗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中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麻黄升麻汤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通过对《伤寒论》及历代医家注述,对麻黄升麻汤的病机、方证及其方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麻黄升麻汤具有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之功,用于正虚邪陷、清阳被郁、上热下寒之证,临床辨证准确则收效较佳。
作者:魏丹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我院院内制剂肺炎合剂,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40%,对照组为80.9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明显。
作者:阴智敏;李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黄疸的辨证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方法:对近几年来名老中医对黄疸的中医辨证思路与观点进行分类整理。结果:总结黄疸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他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成果,但缺乏机理性研究。
作者:柴晓阁(审校);米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2型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肉蔻四神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6.6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民英;曹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原发性失眠症病例225例,采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评定量表》逐一辨证分型,同时填写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火扰心证组的SAS标准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肝火扰心证组和心肾气阴两虚证组的SDS明显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7组证型;肝肾阴虚证组SDS标准分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5组证型。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肝火扰心证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表现,心阴虚或肾阴虚抑郁程度严重,气虚或血虚情绪变化轻微。
作者:刘晓辰;张蓉;杨云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和骨肽注射液对骨折创伤修复病患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创伤修复病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状况、时间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达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治疗组出现感染、延迟愈合以及肿胀的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瓜提取物对骨折创伤进行修复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加快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玉海;徐阿炳;钱锦锋;班吉鹤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