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马海治瘫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

蒙麦侠;袁秋贞;张小丽;杨智峰;陈瑞明;范引科;姜姗姗;柴焱;鲁文静

关键词:马海治瘫胶囊, 脑血管, 局灶性脑缺血
摘要:目的:评价马海治瘫胶囊(M HZTJN)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通过神经症状评分和倾斜板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的改变,T TC染色法观察脑缺血范围。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 HZTJN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塞体积显著降低,倾斜板停留时间显著升高;大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减轻侧脑水肿程度。结论:M HZTJN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和行为学障碍,显著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减轻侧脑水肿程度,能显著降低脑梗塞体积。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内痔出血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内痔出血的佳方法。方法:综合分析各种治疗内痔出血的中药药方,分析其机理、疗效评定标准、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病情,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随证加减,有清热凉血、滋阴清热、益气止血、温阳止血、活血消瘀、降气平冲、收敛固涩。结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方法及炭类药治疗内痔出血常用。

    作者:邓明洁(审校);丁曙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五倍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具有敛肺、止血等作用,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用于解毒、治疗烧烫伤、久咳、咳血等多种病症。主产于我国四川、贵州等地,其有效成分十分复杂,主要为鞣质和没食子酸。本文就五倍子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综述,阐述了五倍子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但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以利于新药的开发和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郭姝彤(审校);刘永仙;艾彩莲;李宝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半表半里”及“枢机”理论的证伪

    “半表半里”和“枢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由此延伸出许多相关理法方药,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科学理论研究基本的原理和原则出发,循着“证伪”和“试错”的思路,结合对《伤寒论》及《素问》有关条文的分析,提出七点看法,论证对这些理论进行修正的必要性。

    作者:毕伟博;崔红生;黄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92例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 N )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D N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治疗组128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益肾活血汤(黄芪、太子参、金樱子、丹参、水蛭等);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主要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UAER、24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肾活血汤治疗DN疗效显著。

    作者:牛向卓;胡筱娟;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地二仙汤治疗卡培他滨所致的手足综合征37例

    目的:观察参地二仙汤治疗卡培他滨所致的手足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服用参地二仙汤,对照37例口服维生素B6。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手足综合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62.2%,差异明显。结论:参地二仙汤能显著减轻卡培他滨所致的手足综合征程度。

    作者:陈红英;沙建飞;顾永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脾宁心方治疗失眠症55例

    目的:观察利用自拟健脾宁心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4例,要求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每日有适当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睡前避免激动,不喝浓茶和咖啡。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自拟治疗失眠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1%,对照组有效率18.5%;两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和SRSS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PSQI和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健脾宁心方可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郑炜;姚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马海治瘫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作用

    目的:评价马海治瘫胶囊(M HZTJN)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通过神经症状评分和倾斜板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学的改变,T TC染色法观察脑缺血范围。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 HZTJN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塞体积显著降低,倾斜板停留时间显著升高;大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减轻侧脑水肿程度。结论:M HZTJN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和行为学障碍,显著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减轻侧脑水肿程度,能显著降低脑梗塞体积。

    作者:蒙麦侠;袁秋贞;张小丽;杨智峰;陈瑞明;范引科;姜姗姗;柴焱;鲁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滋阴理气散结法结合耳穴敷贴治疗单发性甲状腺结节190例

    目的:探讨滋阴理气散结法联合耳穴敷贴治疗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380例单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0例采用滋阴理气散结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190例采用口服西药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追踪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5%,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治愈率为9%,有效率为92.6%,差异显著。结论:滋阴理气散结法联合耳穴敷贴,较单纯使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疗效明显。

    作者:张彩芬;唐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 IL-10、IL-18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 C )的疗效及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自拟中药治疗UC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解毒中药联合西药,对照组西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IL‐18变化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2.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均上升,治疗组上升更明显;IL‐18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IL‐10明显,IL‐18差异不显著。结论:自拟中药口服、保留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有效,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8,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阻断和抑制炎症的发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赵建勋;李霞;吴大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各中医证型间血管内皮功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各中医证型血管内皮功能及其智能情况。方法:将符合VCI诊断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虚髓减型、心肝阴虚型、心脾两虚型、痰浊阻窍型、气滞血瘀型,每型各收集30例,检测其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并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窍型的ET‐1及hs‐CRP水平均较其余各组有所上升;肾虚髓减型、心肝阴虚型的NO水平与痰浊阻窍型、气滞血瘀型比较差异显著;气滞血瘀型和痰浊阻窍型的MMSE积分明显低于其余各型。结论:ET‐1、hs‐CRP水平与VCI的中医证型及认知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可作为VCI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作者:罗家祺;胡慧菁;夏明;李坚翔;冯青根;刘龙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32例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利拉鲁肽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腹围减少及生化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体质指标及部分生化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贴敷联合利拉鲁肽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肥胖腰围,改善临床表现。

    作者:王文娟;都增强;刘香春;蒲蔚荣;邓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纳入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观察组V A S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木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DA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作者:邱超;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镇痛方案),观察比较术后创面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面愈合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平均静息痛、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对混合痔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元钊;杨旭;叶妮;王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总酚酸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丹参总酚酸提取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对处方中泊洛沙姆P407、泊洛沙姆P188、PEG6000的用量进行考察。结果:终确定鼻用凝胶的制备工艺为:取0.84g药物,加入60mL三乙醇胺溶液(0.1%)搅拌使溶解,加入16g泊洛沙姆P407、1g泊洛沙姆P188、1gPEG6000,于冰浴条件(4℃)下,磁力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加蒸馏水调整总量至100mL,然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24h,即得澄清溶液。结论:优选的工艺适用于丹参总酚酸提取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

    作者:范少敏;史亚军;周玉凯;王卉;邓辉;张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肾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方的抗老年性骨质疏松作用机制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骨矿含量、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尿脱氧吡啶、血清血C a2+、血P2+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补肾方能显著地提骨矿含量及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尿脱氧吡啶、造模后血清血Ca2+、血P2+;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体积,减少醋酸扭体法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补肾方能有效对抗老年性骨质疏松且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范引科;李雅;姜珊珊;赵岗;张晓丽;谢人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42例

    目的:观察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我院院内制剂肺炎合剂,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40%,对照组为80.9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明显。

    作者:阴智敏;李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瓜提取物对骨折创伤修复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瓜提取物和骨肽注射液对骨折创伤修复病患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创伤修复病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状况、时间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达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治疗组出现感染、延迟愈合以及肿胀的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瓜提取物对骨折创伤进行修复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加快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玉海;徐阿炳;钱锦锋;班吉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剂量生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肌肌力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生黄芪对C O 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IC U的52例机械通气C O 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予正规营养支持(肠内营养+静脉营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剂量生黄芪浓煎后取汁50mL鼻饲,3次/d ,比较两组血清LDH、BUN ,血气分析,以及MIP、MEP、脱机时间、脱机成功率。结果:治疗组的M IP、M EP、脱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脱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生黄芪具有改善C O 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预后的作用。

    作者:孙腾;徐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原发性失眠症病例225例,采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评定量表》逐一辨证分型,同时填写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火扰心证组的SAS标准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肝火扰心证组和心肾气阴两虚证组的SDS明显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7组证型;肝肾阴虚证组SDS标准分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5组证型。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肝火扰心证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表现,心阴虚或肾阴虚抑郁程度严重,气虚或血虚情绪变化轻微。

    作者:刘晓辰;张蓉;杨云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炎汤湿敷治疗老年失禁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皮炎汤湿敷治疗老年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失禁性皮炎的老年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皮炎汤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皮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皮炎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中药皮炎汤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可提高皮炎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王丽珍;郭华英;陈芳;胡亚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