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云;刘怡欣;刘钢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02例,手术入路以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为主.93例行瘤颈夹闭术,9例行动脉瘤包裹术.75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瘤颈夹闭后常规进行微血管多谱勒监测.26例术中行终板造瘘.结果 手术效果按COS评分:本组102例中,出院时疗效好85例(83.3%),差13例(12.7%),死亡4例(3.9%).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早期手术可以规避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降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有利于临时阻断血管,降低动脉瘤未成熟破裂.术中微血管多谱勒监测可以早期发现血管误夹,防止脑梗死,偏瘫并发症.
作者:阿旺益西;张跃康;毛伯镛;孙鸿;李进;陈德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8.0岁,经过10-40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用Rasmuussen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下肢力线全部矫正,关节面平整,其中优良8例,一般2例,1例皮缘坏死,钢板部分外露.结论 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顾琪珊;班照楠;谭均;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肠代食管术在胸外科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1996年8月~2006年8月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患者18例,良性疾病4例,恶性疾病14例.4例良性疾病均为食管腐蚀性狭窄,2例经胸骨后行结肠代食管手术,1例行胸骨前皮下结肠代食管术,J例经左胸结肠代食管手术,14例食管癌均经胸骨后行结肠代食管手术.结果 颈部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 结肠代食管术符合生理要求,是较为理想的食管重建术,手术指征可适当防宽;腐蚀性食管狭窄的手术应在6个月左右进行.
作者:冯国斌;朱军;黄忠;徐久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60例COPD康复期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气短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气分析及呼吸、脉搏情况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巩固治疗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吴海燕;张钦芳;张安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碱基靶点分子探针设计模型,并应用设计的分子信标探针检测结核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285 codon点突变,并与测序结果比较以验证.方法 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embB基因包含285 codon 的分子信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embB 285 codon扩增片段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同时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作比较.结果 通过荧光分光先度计观测到结核标准株及耐乙胺丁醇embB 285 codon PCR产物与分子信标杂交后荧先信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3株耐乙胺丁醇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乙胺丁醇组embB 285 codon突变检出率为15%,测序法突变检出率为15%.结论 分子信标技术对单碱基靶点突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液相杂交荧光具灵敏、简单、准确等优点.
作者:陈庆海;匡红;府伟灵;张波;华兴;钟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地震中出现胸痛间断咳嗽伴呼吸困难36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患者36h前,地震时惊慌中背老伴用力后,逐渐感上腹痛、胸痛,继之发热,咳嗽,伴气短、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
作者:冯凯祥;刘芸;罗玉君;林凤琼;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突发大型灾害事件中对伤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管理.方法 总结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对5.12地震灾害对伤员注射TAT的实践.结果 427例伤员注射TAT,89例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C),未出现破伤风患者.结论 有效的管理可保障成批伤员注射TAT的高效和安全.
作者:赵涛;吕汝琦;杨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何首鸟所致肝损害13例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4月~2007年7月收治的何首乌所致的肝损害13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检查、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何首鸟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潜伏期为7~30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2例伴有皮肤瘙痒,肝大5例,脾大3例,腹水l例;肝功能酶学明显升高,以ALT升高为主,92.3%(12/13)伴有黄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害2倒.结论 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多数伴有黄疸,临床分型为混合型,本病预后较好.
作者:杨兴祥;江南;林建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作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介入性超声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门在超声影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诊疗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临床专业领域,并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青睐[1].
作者:王雪岩;单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7年12月9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按csentles分型,Ⅰ型62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作了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或胆囊大部切除、胆管修复、T管引流术.术中胆管损伤1例.术后漏胆1例.结论 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MMzzi综合征.
作者:尹思能;王征夏;索运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时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减少哮鸣音、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改善肺功能PEF%、FEV1%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怡;陈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肛周尖锐湿疣(CA)激光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肛内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倒肛周CA患者于激光术后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肛内给药.结果 经2~12周疣体全部消退,无明显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肛周CA激光术后肛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疗效显著,给药途径方便,无痛苦,患者连续用药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唐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癫痫手术患者遵从性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癫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状态及出院前、出院1年后,遵医行为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对癫痫手术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强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远期疗效.
作者:王冬梅;李宁;雍文盛;李明;邬正贵;罗晓琦;倪艳;刘梅;张顺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66%)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活动为主,部分有尖波、棘渡发放,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越高.结论 脑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诊断有价值,并能评估酒精中毒对脑功能损害的程度.
作者:周斌;王锦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m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教(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亚辉;王挺;彭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比较氟马西尼与纳洛酮在急性苯二氮革类药物(BZDs)中毒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费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70例急性BZDs中毒患者,将其分为氟马西尼组、纳洛酮组各35倒,均进行常规洗胃、导泻、维生素C解毒、利尿及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氟马西尼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氟马西尼0.25-0.5mg静脉注射,随后根据情况给予氟马西尼10gg/min静脉泵入维持,纳洛酮组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0.8mg静脉注射,随后0.4mg每30min、1h静脉注射,疗效采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t检验,P<0.01.结果 开始治疗前两组的Glasgow-Pittsburgh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0min、1h和4h氯马西尼组的Glasgow-Pittsburgh显著高于纳洛酮组.氟马西尼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3.5±1.5)d vs(2.3±1.4)d]纳洛酮组.结论 氟马西尼在快速催醒方面优于纳洛酮,且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黄颖琼;黄光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早期EST治疗ABP与常规治疗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作早期EST治疗的结果.结果 48例采用EST治疗,34例采用常规治疗,早期内镜下行EST比较常规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降低.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内镜下行EST治疗较常规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覃岭;陆德云;何峰;彭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口服非素非那定60mg/次,2次/d,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内注射,隔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后4周、8周各随访1次,观察疗效,记录症状评分,计算疗效指数扣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2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杨啸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患者,男,34岁,因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受伤l+h,于2007年5月1日入院.伤后昏迷约10min清醒,面颌多处受伤、出血,全身多处皮肤擦挫伤.入院诊断:右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窦粉碎性骨折伴积血,左鼻骨骨折,面颌唇部多发挫裂伤,左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手第3掌骨骨折,脑震荡.入院时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人院后经清创缝合,吸氧,骨折外固定,抗感染,对症,密切监护及观察治疗.
作者:程先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MRI评估γ刀治疗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淋巴瘸,γ刀治疗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γ刀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及增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例系幕上及幕下多发瘤灶,3例系幕上单发瘤灶,MRI平扫TIWI瘤灶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灶用水肿较轻.γ刀治疗后5例瘤灶消失,2例瘤灶明显缩小,灶用水肿均明显消退.结论 颅内淋巴瘤的 MRI影像表现有较强特征性,是该肿瘤伽玛刀治疗疗效评价的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邓珍萍;费红英;任鸿萍;廖述才;原珍团;张晓鸽;鲁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