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陈培
目的 探讨突发大型灾害事件中对伤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管理.方法 总结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对5.12地震灾害对伤员注射TAT的实践.结果 427例伤员注射TAT,89例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C),未出现破伤风患者.结论 有效的管理可保障成批伤员注射TAT的高效和安全.
作者:赵涛;吕汝琦;杨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螺旋CT征象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6例胰腺癌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 CT表现平扫略低密度23例,等密度3例,胰腺期表现为低密度,对比平扫及门脉期肿瘤显示清晰,其中胰头22例,胰体3例,胰尾1例,胰胆管扩张20倒,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19倒,胰周血管侵犯21例,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肝转移6例伴腹腔种植1例.结论 螺旋CT的双期扫描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黄永志;沈星;边联龙;屠建春;缪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全喉切除术后造瘘口肉芽及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瘢痕形成,可导致造瘘口收缩、狭窄,引起呼吸道阻塞.为防止呼吸道阻塞,患者只能终生带管,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后,可有效减少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组织粘连,抑制瘢痕形成,减轻或停止造瘘口瘢痕收缩,使患者术后拔除全喉金属套管的概率大大增加.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斌华;毛建军;卞文超;邱建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TDP、温针灸加手法按摩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门诊2004~2007年的216例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以TDP,再进行手法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185例(80%),好转31例(20%).结论 TDP、温针灸并配以适当的手法按摩能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疗效明显,复发率较低.
作者:张绚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地震中出现胸痛间断咳嗽伴呼吸困难36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患者36h前,地震时惊慌中背老伴用力后,逐渐感上腹痛、胸痛,继之发热,咳嗽,伴气短、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
作者:冯凯祥;刘芸;罗玉君;林凤琼;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汶川大地震所致应激状态下冠状动脉PCI术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变化.方法 对地震重灾区震前行冠状动脉PCI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震前震后患者心血管指标.结果 地震应激状态下使PCI术后患者HR、sBP和DBP较震前明显升高,而EF未发生明显变化,震后未正规服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HR、SBP、DBP和EF比正规服药患者升高明显.结论 地震应激对冠状动脉PCI术后患者有不良影响,不正规服药患者影响明显.
作者:吴屹;戴闽;刘纪宁;张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问非手术治疗52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52例中Ⅰ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7例.Ⅲ级损伤7例.29例有合并伤.结论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外器官合并伤及患者的年龄并不影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永川;刘林波;朱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家属发现昏迷、呼之不应4h急呼120,急诊入院抢救.患者既往有焦虑失眠6个月.家属发现患者床旁有氯美扎酮及地西泮药品盒(服用剂量不详).
作者:朱斌;王新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BRG1介导的染色质重塑参与了真核生物多种生理和病理调控过程.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发现BRGI介导的染色质重塑在神经干细胞的维持、增殖、分化以及神经元发育成熟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BRG1介导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及其对神经系统发育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张红;王建东;程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主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41例采用鼻内镜下塑形方式成形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额镜下手术矫正.并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鼻内镜组41例均获得完全矫正,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6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矫正,8例部分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塌鼻1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广、亮度强、微创、精细、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健;刘静;杨汉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引起眩晕常见的疾病.方法 对神经内科门诊就医的132例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经过病史询问,查体和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确定引起眩晕的疾病,进行登记.结果 132例眩晕中,壶腹嵴顶结石病63例(47.7%)、后循环缺血(PCI)58例(43.9%)、梅尼埃病6例(4.5%)、前庭神经元炎4例(3%)、突发性耳聋1例(0.7%).结论 引起眩晕常见的疾病是壶腹嵴顶结石病,其次为PCI.
作者:王大模;文世全;苏献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地震后心理及环境因素对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8年5月12日~5月19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后1周内门、急诊48例冠心病心脏事件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心理及环境因素与冠心痛及其心脏事件(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各种心脏原因的住院)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在地震后应高度重视心理及环境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产生的作用,对冠心痛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积极培养应对压力及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从而减少冠心痛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梅春雪;陈素华;李曼都;郭东蓉;杜红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期间头昏患者的疗效,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地震期间确诊为功能性头昏的179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安慰治疗组(A组),清脑复神液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A组与B组均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积极的心理干预,较单纯的药物治疗而言,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震期间的头昏患者,通过心理安慰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段劲峰;吴孝苹;唐宇风;苏牟潇;陈忠伦;文世全;冯由军;邓惜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比较氟马西尼与纳洛酮在急性苯二氮革类药物(BZDs)中毒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费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70例急性BZDs中毒患者,将其分为氟马西尼组、纳洛酮组各35倒,均进行常规洗胃、导泻、维生素C解毒、利尿及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氟马西尼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氟马西尼0.25-0.5mg静脉注射,随后根据情况给予氟马西尼10gg/min静脉泵入维持,纳洛酮组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0.8mg静脉注射,随后0.4mg每30min、1h静脉注射,疗效采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t检验,P<0.01.结果 开始治疗前两组的Glasgow-Pittsburgh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0min、1h和4h氯马西尼组的Glasgow-Pittsburgh显著高于纳洛酮组.氟马西尼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3.5±1.5)d vs(2.3±1.4)d]纳洛酮组.结论 氟马西尼在快速催醒方面优于纳洛酮,且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黄颖琼;黄光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66%)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活动为主,部分有尖波、棘渡发放,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越高.结论 脑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诊断有价值,并能评估酒精中毒对脑功能损害的程度.
作者:周斌;王锦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02例,手术入路以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为主.93例行瘤颈夹闭术,9例行动脉瘤包裹术.75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瘤颈夹闭后常规进行微血管多谱勒监测.26例术中行终板造瘘.结果 手术效果按COS评分:本组102例中,出院时疗效好85例(83.3%),差13例(12.7%),死亡4例(3.9%).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早期手术可以规避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降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有利于临时阻断血管,降低动脉瘤未成熟破裂.术中微血管多谱勒监测可以早期发现血管误夹,防止脑梗死,偏瘫并发症.
作者:阿旺益西;张跃康;毛伯镛;孙鸿;李进;陈德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何首鸟所致肝损害13例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4月~2007年7月收治的何首乌所致的肝损害13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检查、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何首鸟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潜伏期为7~30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2例伴有皮肤瘙痒,肝大5例,脾大3例,腹水l例;肝功能酶学明显升高,以ALT升高为主,92.3%(12/13)伴有黄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害2倒.结论 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多数伴有黄疸,临床分型为混合型,本病预后较好.
作者:杨兴祥;江南;林建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种术中判断矢状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的方法.方法 7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拍摄标准的以伤椎为中心正侧位x片,侧位片测量准备置椎弓根螺钉的椎体进钉点和棘突后上缘高点连线与上终板水平线的夹角(A角),作为术中椎弓根钉头(尾)向偏的角度,做到每一椎体个体化.术中根据透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结果 本组71例患者,共置椎弓根螺钉292枚.按照这种方法首次置定位钉后与上终板水平线相差(2.2±1.7).,经透视后适当调整置入的椎弓根螺钉,全部与同位椎体上终板保持平行.结论 利用同位棘突后上缘高点的解剖定位,决定术中螺钉头(尾)偏方向及角度技术上可行,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准确可靠,具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刘树平;徐巍;刘跃洪;方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之间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48例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各组空腹血清TNF-α,IL-6、脂联素以及RBP4水平,同时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患者TNF-α、IL6、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中,TNF-α、IL-6以及RBP4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0.01),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Ⅱ6与RBP4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TNF-α与IL-6、RBP4问均呈正相关,脂联素与TNF-α、IL-6以及RBP4间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张敏;田浩明;陈树;董巍;周广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及其与不孕症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9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305例健康生育者(对照组)UU、CT感染率比较,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孕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为:45.76%,CT阳性率为15.08%,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58%.对照组UU阳性率为26.56%,CT阳性率为3.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不孕组UU、CT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U、CT感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UU、CT应成为不孕症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刘春岚;叶飞;冷媚;李运星;孙燕;黄雪梅;周凤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