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周斌;王锦华

关键词:酒精中毒, 癫痫, 脑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66%)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活动为主,部分有尖波、棘渡发放,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越高.结论 脑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诊断有价值,并能评估酒精中毒对脑功能损害的程度.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性超声微创诊疗平台的建立及规范化

    作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介入性超声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门在超声影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诊疗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临床专业领域,并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青睐[1].

    作者:王雪岩;单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肾绞痛患者的护理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解痉、镇痛、体外震波碎石.很多患者可缓解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何述萍;温大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m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教(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亚辉;王挺;彭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02例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02例,手术入路以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为主.93例行瘤颈夹闭术,9例行动脉瘤包裹术.75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瘤颈夹闭后常规进行微血管多谱勒监测.26例术中行终板造瘘.结果 手术效果按COS评分:本组102例中,出院时疗效好85例(83.3%),差13例(12.7%),死亡4例(3.9%).结论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早期手术可以规避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降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有利于临时阻断血管,降低动脉瘤未成熟破裂.术中微血管多谱勒监测可以早期发现血管误夹,防止脑梗死,偏瘫并发症.

    作者:阿旺益西;张跃康;毛伯镛;孙鸿;李进;陈德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震中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经胃镜序惯治疗及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地震中出现胸痛间断咳嗽伴呼吸困难36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患者36h前,地震时惊慌中背老伴用力后,逐渐感上腹痛、胸痛,继之发热,咳嗽,伴气短、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

    作者:冯凯祥;刘芸;罗玉君;林凤琼;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疼痛的研究

    目的 现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16例使用动脉静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前后患者穿刺疼痛的程度.疼痛程度用患者自我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患者疼痛的平均评分为1.5,较使用前(平均分为7.03)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擦可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的疼痛.

    作者:吴巧英;郑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 我院于2004年5月~2008年6月采用门冬氨酸钙注射液治疗荨麻疹、湿疹、多形红癍等变应性皮肤病80例,并以葡萄糖酸钙治疗同样病种80例为对照.结果 门冬氨酸钙组总有效率为97.5%,葡萄糖酸钙组总有效率为82.5%.门冬氨酸钙的疗效优于葡萄糖酸钙(x2=11.24,P≤0.05).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使用门冬氨酸钙治疗,对湿疹、荨麻疹等有效率高,见效快,如能改成肌肉注射或口服剂,将有利于临床推广.

    作者:彭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人乳在人类精子低温状态下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状态(O~4℃)下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精液30份,每份精液平均分为2个标本,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A组中加入等量人乳.B组加入等量冷冻保护液,将两组同时慢速降温(0.8~1℃/min).终降至0-4℃保存2d.结果 实验组精子保存24h,活率、活力分别由(77.7±4.3)%、(70±3.5)%降至(66.5±3.8)%、(62.3±3.4)%.而对照组精子已全部失活.结论 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0~4℃)下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鲜述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DKA患者分为A组置胰岛素泵,诺和灵R或赖脯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B组用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所需时间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

    作者:吴嘉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的长托宁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长托宁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术前合理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75例用信封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Ⅰ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Ⅱ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O1mg/kg,对照组患者术前肌注生理盐水.记录注射后10、20、30min患者的MBP,心率,VAS评分和新生Apgar评分.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口干VAS评分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后10、20、30 min两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用药后各时点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有减慢的趋势;3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0.01mg/kg组和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组对产妇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影响,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麻醉前给药.

    作者:江晓琴;曾葵;马玉姗;章媛;黄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临床及免疫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22例pSS住院患者中合并肾脏损害及不伴肾脏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pSS患者中38倒合并肾脏损害,发生率31.1%,31例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其中15例合并低钾血症,11例合并周期性低钾性麻痹,6例合并骨质疏松、骨折,5例合并肾结石.肾病综合征4例,肾炎1例.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本身所致肾脏损害并不少见,以I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为主要表现.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刺治疗有效.

    作者:程小云;刘怡欣;刘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端粒酶与hTERC基因在宫颈病变中检测及研究

    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发生在肿瘤早期,尤其在宫颈癌前病变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程度与宫颈癌的严重程度及分级密切相关.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 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能成为临床检测宫颈癌早期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早期发现宫颈癌并判断预后提供更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艾;李亚里;张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目的 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结果 治疗后患者PaC02降低,PaO2回升,pH值趋于正常.结论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燕;赵兰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南,随机抽取2007年3~12月某院外科患者30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占18%,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占26%;术后用药时间超过规定占81%;单一用药占65%.二联用药占29%.调查涉及抗菌药物25个品种,列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甲硝唑、左氧氟沙呈、头孢匹胺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咪诺钠、头孢硫脒、头孢西丁、氨曲南、环丙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结论 该院囤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作者:曾明辉;李福宣;陈瑶;龙恩武;李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早期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干预低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联合应用笨巴比妥与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预防或减轻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对4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甘露醇与40例常规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对照比较预后.结果 干预组重度(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早期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能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预防和减轻脑损伤的发生,能有效地改善低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作者:李艾玲;王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期心电图改变及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心电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应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921例妊娠期妇女心电图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按妊娠早中期及晚期进行分组,并对其中的异常心电图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在妊娠晚期、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妊娠早中期(分别为38.20%,23.92%,P<0.01),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ptfV1≤-0.04mm/s以及左室肥厚.结论 妊娠期较早中期更易出现心电图的异常,其中部分与妊娠的生理变化相关,通常无须特殊的临床治疗,而地于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异常心电图,需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宜的处理.

    作者:周晓勤;徐咏梅;陈新;宋菊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斯的明致喉痉挛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65kg.于2008年1月27日拟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患者患有慢性咽炎,一般情况良好,辅助检查无异常.入室BP 142/95mmHg,HR 105次/min,Sp02 96%.于T12~L1和L1-L2两点3次进行穿刺置管,导管均误入硬膜外血管,故改全麻.静脉诱导:咪达唑仑3mg,维库溴铵5mg,芬太尼0.2mg,异丙酚90mg,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5mg.

    作者:张朝贵;屈晓玲;何常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对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64例进行经验总结.方法 64例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 6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58例,显著改善3例,明显改善3例,无恶化和死亡患者,复发1例.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首选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腺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螺旋CT征象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6例胰腺癌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 CT表现平扫略低密度23例,等密度3例,胰腺期表现为低密度,对比平扫及门脉期肿瘤显示清晰,其中胰头22例,胰体3例,胰尾1例,胰胆管扩张20倒,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19倒,胰周血管侵犯21例,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肝转移6例伴腹腔种植1例.结论 螺旋CT的双期扫描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黄永志;沈星;边联龙;屠建春;缪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检测和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77例肿瘤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和血常规,同时以20例健康查体的正常人为对照,分析EPO含量同血常规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群的EPO含量为(17.32±10.20)mIU/ml,恶性肿瘤患者为(44.34±35.26)mIU/ml(P<0.01).其中不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1.92±14.35)mIU/ml,贫血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51.18±36.95)mIU/ml,(P<0.01).曾经做过化疗的肿瘤患者EPO含量为(28.08±18.23)mIU/ml,没有化疗的患者为(59.39±40.41)mIU/ml(P<0.01).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的EPO含量为(22.26±14.26)mIU/ml,不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为(37.64±20.44)mIU/ml(P:0.011).恶性肿瘤EPO含量同HGB和HCT的相关系敷分别为-0.581和-0.548(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EPO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化疗特别是含铂方案化疗会导致EPO明显降低.恶性肿瘤患者EPO含量同HGB和HCT线性负相关而且可能同患者的预后有关.

    作者:冯岗;邓文斌;唐桦;王晋;张羽;杜小皮;姚兵;李慧;唐诗添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