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王新东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先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B组行周边虹膜切除.观察术后视力、前房角改变、眼压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A组视力为(0.7±0.2),较术前(0.2±0.1)明显提高(P<0.01),B组较术前无改变;两组房角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宽;两组眼压均控制稳定.结论 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1/2圆周)可供选择的方法,尤其对合并晶体混浊的患者.降低了手术的次数和手术的费用.
作者:周莅斌;谭春燕;吴成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螺旋CT征象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6例胰腺癌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 CT表现平扫略低密度23例,等密度3例,胰腺期表现为低密度,对比平扫及门脉期肿瘤显示清晰,其中胰头22例,胰体3例,胰尾1例,胰胆管扩张20倒,胰腺形态和轮廓改变19倒,胰周血管侵犯21例,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肝转移6例伴腹腔种植1例.结论 螺旋CT的双期扫描在胰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手术切除可能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黄永志;沈星;边联龙;屠建春;缪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h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采用Lasik治疗3246例(6168眼)近视眼患者(-0.75D~-24.5D),并对其近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hsik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不适感,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天视力已达到预期效果,少部分高度近视患者1周达到预期效果,极个别患者半年后稳定.结论 Lasik手术可有效治疗-0.75D~-24.5D近视,近视散光患者,术前作好筛查,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结果 治疗后患者PaC02降低,PaO2回升,pH值趋于正常.结论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燕;赵兰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H)两种方法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时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强度.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屎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CSII组(54例)和MSII组(51例),观察两组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注射区皮肤瘙痒及皮下结节出现频数、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强度.结果 与MSII组相比,CSII组2h PBG降低更为明显(早餐:(7.4±2.2)vs(9.7±2.0),中餐:(6.9±1.8)vs(8.5±1.7),晚餐:(7.0±1.4)vs(8.8±1.7),P<0.05];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94.4%vs 84.4%,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13.0%vs 29.4%,P<0.0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护理工作强度明显减轻(11.8±5.4)vs(14.6±4.7),P<0.01.结论 CSII较MSII在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王德明;陈春蓉;邹艳;王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家属发现昏迷、呼之不应4h急呼120,急诊入院抢救.患者既往有焦虑失眠6个月.家属发现患者床旁有氯美扎酮及地西泮药品盒(服用剂量不详).
作者:朱斌;王新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患者,男,34岁,因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受伤l+h,于2007年5月1日入院.伤后昏迷约10min清醒,面颌多处受伤、出血,全身多处皮肤擦挫伤.入院诊断:右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窦粉碎性骨折伴积血,左鼻骨骨折,面颌唇部多发挫裂伤,左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手第3掌骨骨折,脑震荡.入院时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人院后经清创缝合,吸氧,骨折外固定,抗感染,对症,密切监护及观察治疗.
作者:程先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评价结肠镜的作用.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近7年经结肠镜发现结合临床、病理等确诊的缺血性肠病27例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年龄均>55岁,平均65.7岁,男女之比为0.59:1,92.6%的患者有包括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肝硬化或长期服用激素等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内镜表现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病理学表现除粘膜活检提示粘膜下层含铁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外,无特异性,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如并发肠坏死,则预后差.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肠病是非常敏感并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诊断方法,而早期提供治疗,则能明显改变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腹腔注射氯胺酮对神经源性痛大鼠的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 Wislar 大鼠30只,体重230-250g,随机分为5组:A组(n=6,正常组);B组(n=6,对照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中段后腹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n=6,电针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中段后1、3、5、7d电针阳陵泉和足三里,频率2Hz/100Hz,强度≤2mA,30min/次;D组(n=6,氯胺酮组):结扎坐骨神经后1、3、5、7d向腹腔注入氯胺酮10mg/kg(1mg/ml);E组(n=6,针药合用组):针药使用方法同C、D组.并于术后1、3、5、7d分别进行行为学测定,记录缩爪时间.于结扎后7d取L4-6脊髓,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B组相比,C、D、E组机械性触诱发痛减轻(P<0.05);与C组相比,E组机械性触诱发痛显著减轻(P<0.05),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结扎坐骨神经可引起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并与神经源性痛的发展相一致.针药合用的镇痛效果强于单独使用电针.其对大鼠脊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杨京利;马国平;刘菊英;王燕;周青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主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41例采用鼻内镜下塑形方式成形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额镜下手术矫正.并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鼻内镜组41例均获得完全矫正,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6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矫正,8例部分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塌鼻1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广、亮度强、微创、精细、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健;刘静;杨汉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86 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流变.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作者:包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孔头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斑马导丝引导下的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或球囊导管对乳头狭窄扩张后,针式刀经胆管镜钳道在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指引下对乳头狭窄行切开术.结果 85例中64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不成功的2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在有条件的单位,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腹腔镜联合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安平;索运生;肖宏;陈先林;刘安;王征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7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倒闭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2例,误诊9例,误诊率82%(9/11).结论 闭孔疝术前极易误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对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玉辉;张发强;杨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突发大型灾害事件中对伤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管理.方法 总结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对5.12地震灾害对伤员注射TAT的实践.结果 427例伤员注射TAT,89例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C),未出现破伤风患者.结论 有效的管理可保障成批伤员注射TAT的高效和安全.
作者:赵涛;吕汝琦;杨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65kg.于2008年1月27日拟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患者患有慢性咽炎,一般情况良好,辅助检查无异常.入室BP 142/95mmHg,HR 105次/min,Sp02 96%.于T12~L1和L1-L2两点3次进行穿刺置管,导管均误入硬膜外血管,故改全麻.静脉诱导:咪达唑仑3mg,维库溴铵5mg,芬太尼0.2mg,异丙酚90mg,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5mg.
作者:张朝贵;屈晓玲;何常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状态(O~4℃)下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精液30份,每份精液平均分为2个标本,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A组中加入等量人乳.B组加入等量冷冻保护液,将两组同时慢速降温(0.8~1℃/min).终降至0-4℃保存2d.结果 实验组精子保存24h,活率、活力分别由(77.7±4.3)%、(70±3.5)%降至(66.5±3.8)%、(62.3±3.4)%.而对照组精子已全部失活.结论 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0~4℃)下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鲜述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声像图与声学造影特征.方法 分析47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淋巴结的超声声像图和超声造影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比.结果 经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结99个,准确率约94%,敏感性92%,特异性82%.淋巴结纵横比超声诊断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5%;淋巴门的改变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85%;淋巴结内异常血流敏感性72%,特异性70%;淋巴结内弥散小液性坏死的敏感性为45%,特异性为97%.超声造影提高了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淋巴结结构的超声声像结合淋巴结超声造影,能够提高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卢漫;岳林先;戴耕武;周果;刘军;蔡志清;王士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地震伤骨盆骨折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5.12~5.19因地震所致骨盆骨折患者56例,了解年龄、性别、合并伤情况、骨折分型、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所有骨盆骨折患者中,男女患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在30~49岁年龄段为骨盆骨折高发年龄段,多数患者骨折分型为A型(Tile分型).结论 地震伤骨盆骨折发病率,合并伤情况和骨折分型方面均有其特点.
作者:邓少林;潘显明;屈波;马泽辉;黄之杰;权毅;蒋凯;梁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腺上动脉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方法 6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5例,甲状腺腺瘤(包括囊性变)35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9例,木样纤维性甲状腺炎Ⅰ例.手术中暴露甲状腺上极,自下向上用小纱布球紧贴甲状腺上极真被膜推移剥离甲状腺假被膜后,即可见到沿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于真被膜下的条索状白色细小血管,有一定弹性,顺延该动脉向上为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紧贴腺体三重结扎后切断,于其后方紧贴甲状腺分离即可识别后支,同法处理.结果 66 例中均能清晰识别相应甲状腺上动脉.结扎牢靠.患者病例无喉上神经损伤.结论 紧贴上极内侧甲状腺真被膜剥离,首先寻找甲状腺上极内侧缘走行的小分支,顺势而上必定能准确找到甲状腺上动脉腺支前支及甲状腺上动脉各分支.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甲状腺上血管,处理安全方便.
作者:王改成;张勤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技术细节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胆囊炎的LC术病例.结果 72例完成65例Lc术,7例中转开腹,均未出现手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手术的技术细节,熟练掌握LC操作技术要点.
作者:吴进;王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