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包静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86 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流变.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肾绞痛患者的护理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解痉、镇痛、体外震波碎石.很多患者可缓解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何述萍;温大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治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7年12月9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按csentles分型,Ⅰ型62例,Ⅱ型25例,Ⅲ型8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作了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或胆囊大部切除、胆管修复、T管引流术.术中胆管损伤1例.术后漏胆1例.结论 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和耐心细致的操作可顺利处理MMzzi综合征.

    作者:尹思能;王征夏;索运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健康教育对癫痫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讨论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癫痫手术患者遵从性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癫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状态及出院前、出院1年后,遵医行为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对癫痫手术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强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远期疗效.

    作者:王冬梅;李宁;雍文盛;李明;邬正贵;罗晓琦;倪艳;刘梅;张顺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孕症患者UU、CT感染率分析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及其与不孕症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9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305例健康生育者(对照组)UU、CT感染率比较,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孕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为:45.76%,CT阳性率为15.08%,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58%.对照组UU阳性率为26.56%,CT阳性率为3.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3%.不孕组UU、CT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U、CT感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UU、CT应成为不孕症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刘春岚;叶飞;冷媚;李运星;孙燕;黄雪梅;周凤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的长托宁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长托宁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术前合理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75例用信封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Ⅰ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Ⅱ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长托宁0.O1mg/kg,对照组患者术前肌注生理盐水.记录注射后10、20、30min患者的MBP,心率,VAS评分和新生Apgar评分.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口干VAS评分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后10、20、30 min两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在用药后各时点平均动脉血压和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有减慢的趋势;3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0.01mg/kg组和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组对产妇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影响,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麻醉前给药.

    作者:江晓琴;曾葵;马玉姗;章媛;黄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性昏迷的临床及数量化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数量化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 将重度酒精昏迷患者客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N1:对照组;N2:0.4mg 纳洛酮组;N3:0.8mg纳洛酮组;N4:0.8mg纳洛酮重复组.测定4组患者血压、呼吸达到平稳的时间及清醒时间,同时测定用药后0.5、2、4h 4组患者B1S值.结果 纳洛酮组血压、呼吸稳定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N4疗效优于N2(P<0.05);大剂量纳洛酮组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用药2、4h后N3、N4 BIS值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给药能有效改善重度酒精昏迷的临床表现并引起相应脑电图指标变化,数量化脑电图可用于监测酒精性昏迷程度及用药效果.

    作者:王天昊;樊双义;马朋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的疾病分析

    目的 研究引起眩晕常见的疾病.方法 对神经内科门诊就医的132例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经过病史询问,查体和经颅多普勒等检查,确定引起眩晕的疾病,进行登记.结果 132例眩晕中,壶腹嵴顶结石病63例(47.7%)、后循环缺血(PCI)58例(43.9%)、梅尼埃病6例(4.5%)、前庭神经元炎4例(3%)、突发性耳聋1例(0.7%).结论 引起眩晕常见的疾病是壶腹嵴顶结石病,其次为PCI.

    作者:王大模;文世全;苏献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合并外伤性胰瘘1例

    患者,男,34岁,因高处坠落导致全身多处受伤l+h,于2007年5月1日入院.伤后昏迷约10min清醒,面颌多处受伤、出血,全身多处皮肤擦挫伤.入院诊断:右颧弓粉碎性骨折,右上颌窦粉碎性骨折伴积血,左鼻骨骨折,面颌唇部多发挫裂伤,左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右手第3掌骨骨折,脑震荡.入院时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人院后经清创缝合,吸氧,骨折外固定,抗感染,对症,密切监护及观察治疗.

    作者:程先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2例

    目的 探讨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技术细节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胆囊炎的LC术病例.结果 72例完成65例Lc术,7例中转开腹,均未出现手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手术的技术细节,熟练掌握LC操作技术要点.

    作者:吴进;王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人乳在人类精子低温状态下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状态(O~4℃)下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正常人精液30份,每份精液平均分为2个标本,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A组中加入等量人乳.B组加入等量冷冻保护液,将两组同时慢速降温(0.8~1℃/min).终降至0-4℃保存2d.结果 实验组精子保存24h,活率、活力分别由(77.7±4.3)%、(70±3.5)%降至(66.5±3.8)%、(62.3±3.4)%.而对照组精子已全部失活.结论 人乳对人类精子低温(0~4℃)下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鲜述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药物致老年急性肾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毒药物导致老年人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观察药物致急性肾衰竭老年人50例临床特点,与药物致急性肾衰竭中青年45例比较.结果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改变,药物引起ARF发生概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致症状较重,病死率高.老年人常见致ARF药物为甘露醇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青年常见致ARF药物为庆大霉素、其它抗生素、甘露醇;老年组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少尿时间为(12.57±8.33)d,需血液净化41例(82.0%).中青年组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少尿时间为(6.20±4.62)d,需血液净化21例(46.7%);老年组死亡11例,病死率22.0%,中青年组死亡3例,病死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致老年人ARF的特点:甘露醇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是常见致ARF药物,可能与许多老年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有关;多数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少尿期长;病死率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比例高.

    作者:季乃泉;赵锡忠;季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之间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48例T2DM患者和40例正常体检者,测定各组空腹血清TNF-α,IL-6、脂联素以及RBP4水平,同时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患者TNF-α、IL6、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中,TNF-α、IL-6以及RBP4均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0.01),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Ⅱ6与RBP4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TNF-α与IL-6、RBP4问均呈正相关,脂联素与TNF-α、IL-6以及RBP4间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MI、TG、RBP4和脂联素是糖尿病患者IR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张敏;田浩明;陈树;董巍;周广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76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66%)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活动为主,部分有尖波、棘渡发放,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越高.结论 脑电图对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诊断有价值,并能评估酒精中毒对脑功能损害的程度.

    作者:周斌;王锦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的心律失常特点及PCI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的心律失常特点及PCI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147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患者,对其心律失常特点及病死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的窦缓、窦停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P<0.05);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的窦速、窒上性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而且死亡发生率高(P<0.05);各组死亡患者中未行PCI治疗的死亡发生率高于行PCI治疗的患者.结论 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的患者预后差;未行PCI治疗患者的病死率高于行PCI治疗的患者.

    作者:邓少雄;郭南鸥;洪美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m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教(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亚辉;王挺;彭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8.0岁,经过10-40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用Rasmuussen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下肢力线全部矫正,关节面平整,其中优良8例,一般2例,1例皮缘坏死,钢板部分外露.结论 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Ⅳ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顾琪珊;班照楠;谭均;唐安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近视散光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h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采用Lasik治疗3246例(6168眼)近视眼患者(-0.75D~-24.5D),并对其近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hsik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不适感,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天视力已达到预期效果,少部分高度近视患者1周达到预期效果,极个别患者半年后稳定.结论 Lasik手术可有效治疗-0.75D~-24.5D近视,近视散光患者,术前作好筛查,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震后患者头晕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治疗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期间头昏患者的疗效,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地震期间确诊为功能性头昏的179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安慰治疗组(A组),清脑复神液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A组与B组均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积极的心理干预,较单纯的药物治疗而言,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震期间的头昏患者,通过心理安慰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段劲峰;吴孝苹;唐宇风;苏牟潇;陈忠伦;文世全;冯由军;邓惜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介入性超声微创诊疗平台的建立及规范化

    作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介入性超声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门在超声影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诊疗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临床专业领域,并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青睐[1].

    作者:王雪岩;单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孔头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斑马导丝引导下的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或球囊导管对乳头狭窄扩张后,针式刀经胆管镜钳道在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指引下对乳头狭窄行切开术.结果 85例中64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不成功的2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在有条件的单位,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腹腔镜联合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安平;索运生;肖宏;陈先林;刘安;王征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