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震伤骨盆骨折56例初步临床分析

邓少林;潘显明;屈波;马泽辉;黄之杰;权毅;蒋凯;梁锋

关键词:地震伤, 骨盆骨折
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地震伤骨盆骨折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5.12~5.19因地震所致骨盆骨折患者56例,了解年龄、性别、合并伤情况、骨折分型、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所有骨盆骨折患者中,男女患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在30~49岁年龄段为骨盆骨折高发年龄段,多数患者骨折分型为A型(Tile分型).结论 地震伤骨盆骨折发病率,合并伤情况和骨折分型方面均有其特点.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输液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在新生儿输液中应用的对比分析,减少静脉炎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选择头皮、腋下、贵要、四肢静脉(手腕、手背、足背、踝)穿刺或静脉留置.结果 新生儿头皮静脉发生静脉炎,造成局部缺血低氧坏死,影响患儿美观.结论 新生儿腋下静脉可首选,贵要静脉穿刺置管安全,维持时间长,四肢静脉粗直,有利于留王针穿刺,但要选择约束穿刺侧肢体.

    作者:唐勤;张常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探索胆红素和oxLDL与CHD的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80例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80例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肾病的健康人群的空腹血清.进行胆红素、oxLDL及常规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1)、高密度脂蛋白(HDb-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结果 CH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G、Chol、HDL-C、LDL-C及oxLDL无差异;CHD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oxLDL/LD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和传统的血脂分析比较,血清oxLDL/LDL比值将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好的帮助,有望成为评价CHD危险因素更灵敏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

    作者:李贵星;袁莉;高宝秀;黄志刚;唐书强;周君;彭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闭孔疝11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87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倒闭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2例,误诊9例,误诊率82%(9/11).结论 闭孔疝术前极易误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对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玉辉;张发强;杨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72例

    目的 探讨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技术细节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胆囊炎的LC术病例.结果 72例完成65例Lc术,7例中转开腹,均未出现手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LC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手术的技术细节,熟练掌握LC操作技术要点.

    作者:吴进;王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早期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干预低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联合应用笨巴比妥与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预防或减轻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对4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甘露醇与40例常规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对照比较预后.结果 干预组重度(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早期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能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预防和减轻脑损伤的发生,能有效地改善低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作者:李艾玲;王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92例,在≤6、6~12、12~24h 3个时段对骨辩开颅、小骨窗开颅、微创碎吸3种术式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中等量出血,时间≤6h 3种术式疗效接近;而6h后手术开颅及小骨窗术式有明显优势(P<0.05);大量出血开颅手术具优势(≤6h,组P<0.01;6~12h组P<0.05),而小骨窗亦优于微创手术(P<0.05).结论 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提倡早期外科干预,短期疗效随访提示: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优于微创血肿碎吸术.

    作者:刘微波;张新平;刘中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对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64例进行经验总结.方法 64例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 6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58例,显著改善3例,明显改善3例,无恶化和死亡患者,复发1例.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首选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RI对伽玛刀治疗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疗效评估

    目的 应用MRI评估γ刀治疗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淋巴瘸,γ刀治疗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γ刀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及增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例系幕上及幕下多发瘤灶,3例系幕上单发瘤灶,MRI平扫TIWI瘤灶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灶用水肿较轻.γ刀治疗后5例瘤灶消失,2例瘤灶明显缩小,灶用水肿均明显消退.结论 颅内淋巴瘤的 MRI影像表现有较强特征性,是该肿瘤伽玛刀治疗疗效评价的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邓珍萍;费红英;任鸿萍;廖述才;原珍团;张晓鸽;鲁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震后患者头晕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治疗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期间头昏患者的疗效,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地震期间确诊为功能性头昏的179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安慰治疗组(A组),清脑复神液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A组与B组均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积极的心理干预,较单纯的药物治疗而言,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震期间的头昏患者,通过心理安慰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段劲峰;吴孝苹;唐宇风;苏牟潇;陈忠伦;文世全;冯由军;邓惜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近年我院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分析

    目的 对过去3年我院院前急救中疾病病种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分布规律,为更加合理进行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物资配备以及确定院前急救的发展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搜集2005~2007年的院前急救出诊登记资料,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规律.结果 2005年与2007年各类疾病分布状况未发现明显改变,内科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分别占当年总体的29.26%、28.26%和30.26%,外科均以车祸伤为主分别占当年总体的41.21%、41.64%和34.77%,其他科室疾病均以妇科为多,分别占当年总体的59.63%、54.20%和65.96%.出诊次数的月份分布并未发现明显规律,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结论 应不断加强医护人员对心血管疾病以及车祸伤患者急救水平的培训,同时加强宣传以及各种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交通事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涂小平;陈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86 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流变.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作者:包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震期间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分析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后老年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 43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组)和45例院外老年人(对照组)在经历汶川大地震后2个月内接受DSM-IV关于急性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和SCI-90的评定.结果 两组比较,院内组SCI-90总分及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分量表均高于对照组(P<0.05),院内组在急性应急障碍发病率为41.8%(P<0.01),同时出现了原有躯体疾病明显加重表现.结论 大地震严重影响了老年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建;李思吟;吴孝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肾绞痛患者的护理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解痉、镇痛、体外震波碎石.很多患者可缓解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何述萍;温大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m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教(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刘亚辉;王挺;彭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脏损害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临床及免疫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22例pSS住院患者中合并肾脏损害及不伴肾脏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pSS患者中38倒合并肾脏损害,发生率31.1%,31例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其中15例合并低钾血症,11例合并周期性低钾性麻痹,6例合并骨质疏松、骨折,5例合并肾结石.肾病综合征4例,肾炎1例.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本身所致肾脏损害并不少见,以I型肾小管酸中毒(Ⅰ型RTA)为主要表现.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刺治疗有效.

    作者:程小云;刘怡欣;刘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4 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治愈17例(50.0%),致残10例(29.4%),死亡7例(20.6%).结论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特点,综合分析,及早明确诊断.正确处理降颅压与休克的的矛盾和及时手术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周正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性肺炎病毒病原学及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集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RSV、IFV、ADV、PIV、CMV 血清特异性IgM,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BP,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S-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74倒病毒性婴幼儿肺炎中,单独病毒感染55例,占大部分,其中RSV 16例居首位,余依次为IFV 12例、ADV 11例、PIV 9例、CMV 7例;混和病毒感染19例,分别是IFV+PIV 7例、IFV+RSV4例、ADV+PIV4例、ADV+IFv3例、PIV+BSVI例.病毒性肺炎组CD3↓、CD4↓、CD4/CD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A、IgM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感染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单独病毒感染为主,病毒病原谱具有地区差异性.病毒性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紊乱.

    作者:张本金;刘文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震中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经胃镜序惯治疗及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地震中出现胸痛间断咳嗽伴呼吸困难36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患者36h前,地震时惊慌中背老伴用力后,逐渐感上腹痛、胸痛,继之发热,咳嗽,伴气短、呼吸困难、发绀不能平卧.

    作者:冯凯祥;刘芸;罗玉君;林凤琼;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何首乌致肝损害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何首鸟所致肝损害13例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4月~2007年7月收治的何首乌所致的肝损害13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炎标志物检查、自身免疫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何首鸟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潜伏期为7~30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2例伴有皮肤瘙痒,肝大5例,脾大3例,腹水l例;肝功能酶学明显升高,以ALT升高为主,92.3%(12/13)伴有黄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害2倒.结论 何首乌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服药史较隐蔽.多数伴有黄疸,临床分型为混合型,本病预后较好.

    作者:杨兴祥;江南;林建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脾外伤非手术治疗52例报告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问非手术治疗52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52例中Ⅰ级损伤28例,Ⅱ级损伤17例.Ⅲ级损伤7例.29例有合并伤.结论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外器官合并伤及患者的年龄并不影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永川;刘林波;朱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