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研究

杨淑娟;赵庆华;周永志;徐敬江;付凯;王红霞

关键词:结肠炎, 溃疡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白头翁汤/治疗应用, 灌肠
摘要:目的:分析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1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63例,予以康复新灌肠,治疗组患者63例,予以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IL-1β(3.44 ± 0.26)pg/ml、TNF-a(29.35 ± 6.45)ng/ml、血清内毒素(0.07 ± 0.01)eu/ml均低于对照组(4.95 ± 0.36)pg/ml、(41.42 ± 7.05)ng/ml、(0.18 ± 0. 05)eu/ml(P<0.05).治疗组患者的Mayo(2.09 ± 1.05)分及Baron(1.16 ± 0.85)分评均低于对照组(3.68 ± 1.25)分、(2.52 ± 0.93)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7.30% 高于对照组68.25%.结论: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能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五苓散加减联合电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五苓散联合电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182例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对照组(电针),每组91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两组均给予电针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加施耳针治疗,治疗时间皆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 G)、总胆固醇(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 I)、体脂百分率(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降脂疗效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DL-c明显上升(P<0.01),T C、T 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T C、LDL-c、HDL-c改善程度皆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单纯电针对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都具有良性治疗作用,且电针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效应及改善异常的脂质代谢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作者:刘婷;段刚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中药方剂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目的:通过单次延长应激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丹栀逍遥散、阿普唑仑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96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SPS造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应的药物.造模7d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数,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单次大运动距离、修饰时间及次数,僵立行为测试中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结果:大鼠体重增长数: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体重增长数减少(P<0.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体重增长数明显增加(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减少(P<0. 05);温胆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修饰次数及时间增加(P<0.05),单次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归脾汤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增加(P<0.05),单次大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天王补心丹组较之于模型组单次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阿普唑仑组较之于模型组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增加(P<0.05).僵立行为测试:模型组、温胆汤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天王补心丹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次数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归脾汤组、丹栀逍遥散组、阿普唑仑组大鼠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温胆汤组、天王补心丹组僵立时间较之于正常组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PTSD模型,温胆汤、归脾汤、阿普唑仑对SPS建立PTSD模型旷场实验焦虑样行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天王补心丹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方锦颖;陈光耀;何亚林;俞燕薇;施晓军;毛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当归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实验室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和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浮肿、泡沫尿、乏力和腰膝酸软相比较于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气短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84.00% vs 98.00%)(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但治疗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相比较于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当归合剂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有效减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情况,改善脂质代谢,提高肾功能的稳定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贾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与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治疗效果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 TD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各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小腹疼痛或坠胀、腰酸胀痛、手脚冰冷、腹泻等症状积分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 hs-CRP、IL-6、HIS、PGF2α、Fib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HIS、PGF2α、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机体的微炎症反应程度,调节患者血清HIS、PGF2α水平.

    作者:耿雪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泽漆汤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泽漆汤口服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肿瘤晚期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科住院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采用胸腔穿刺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后,给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泽漆汤口服,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 和86.67%(P<0.05),生活质量评分依次为60% 和83.33%(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咳嗽、纳差、乏力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 /CD8+上升,CD8+ 降低,试验组CD4+、CD4+ /CD8+、CD8+ 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顺铂胸腔灌注的基础上,联合泽漆汤口服更能改善恶性肿瘤晚期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对T 淋巴细胞有更明显的调剂作用,且安全性更佳,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霞;许瑶;许尤琪;孙志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扶正化痰活血法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活血法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活血方,治疗6个月,对超声心动图指标、临床症状、体征、NT-proBNP、CRP评价,对比临床疗效,随访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IVST 分别为(11.09 ± 1.13)mm、(9.86 ± 1.05)mm,LVPWT 分别为(10.42 ± 1.26)mm、(9.35 ± 1.17)m m,E/A比值分别为(1.01 ± 0.13)、(1.14 ± 0.18),心悸气短分别为(0.67 ± 0.34)分、(0.35 ± 0.21)分,脘腹满闷分别为(0.54 ± 0.29)分、(0.29 ± 0.21)分,头晕目眩分别为(0.53 ± 0.31)分、(0.27 ± 0.20)分,自汗分别为(0.47 ± 0.24)分、(0.23 ± 0.18)分,NT-proBNP分别为(601.30 ± 148.53)pg/ml、(357.62 ± 127.89)pg/ml,CRP分别为(4.63 ± 1.82)mg/L、(3.27 ± 1. 68)mg/L,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改善率74.36% 低于治疗组改善率92.31%,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因心脏事件死亡病例,对照组再入院率20.51% 高于治疗组5.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痰活血法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室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CRP水平,再入院率低.

    作者:王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益髓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补肾益髓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4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补肾益髓汤联合头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9.73 ± 4.28)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MoCA 评分(29.85 ± 5.83)分、画钟测验CD T评分(27.36 ± 4.42)分较对照组的(26.75 ± 4.11)分、(26.54 ± 5. 28)分、(20.52 ± 3.56)分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10.09 ± 1.05)分低于对照组(20.35 ± 2.50)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82.35%(28/34)优于对照组61.76%(21/34)(P<0.05).结论:自拟补肾益髓汤联合头针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赵鑫;张惠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乌梅及其相关复方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久泻久利、肺虚久咳、蛔厥腹痛等病证.近年有关乌梅及其中药复方抗肿瘤效应机制的研究表明,乌梅及其中药复方或许可以通过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瘤体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为古方今用提供了丰富的实验依据,也为中医临床辨证研究提供了借鉴,现将近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钟元涛;赵远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术后感染性发热疗效及对血清PC T、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化瘀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体温下降(1.83 ± 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7 ± 0.25)℃(P<0.05).观察组的平均体温复常时间为(5.45 ± 1.48)d,较对照组的(6.52 ± 1.77)d明显短(P<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hs-CRP水平分别为(0.16 ± 0.06)μg/L、(5.31 ± 1.04)mg/L,对照组分别为(0.54 ± 0.12)μg/L、(8.82 ± 1.43)mg/L,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下调血清PCT、hs-CRP水平,促进体温复常.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抑制胃癌肿瘤细胞增殖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明显,易形成耐药性;而传统中医药具有低毒、有效、价廉等特点,抗肿瘤治疗优势愈加明显,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就中药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使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爱红;黄兰燕;米志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桃红四物汤.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1.45 ± 1.26)分低于对照组(2.80 ± 1.31)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ODI评分(13.12 ± 1.2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17.32 ± 1.35)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变化(92.45 ± 6.26)% 高于对照组(83.55 ± 5.63)%(P<0.05);治疗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测量值(10.32 ± 1.28)0低于对照组(12.65 ± 1.25)0(P<0.05),治疗组患者的椎管侵占率(20.55 ± 3.21)% 低于对照组(24.39 ± 3.92)%(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0% 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能有效促进伤椎的愈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马拥军;陈彦军;卢健;姚俊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方剂联合离子导入在高尿酸、痛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T N F-α、IL-1和IL-6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药物联合组(n=90).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药物联合组采用中药汤剂温服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疗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6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 T N F-α、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张永健;朱立春;王海龙;梅冬艳;薛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四君子汤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血管活性肠肽与胃肠激素及排便功能影响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对心脏外科术后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胃肠激素及排便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心脏手术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手术以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7例)在以上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恢复肠鸣音时间,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胃泌素(GSA)、胃动素(M T L)及VIP水平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恢复肠鸣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M TL 及GAS含量较手术前上升,血管活性肠肽较手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效果更佳.手术后1 d相对手术前患者CD8+、CD4+、CD3+含量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下降,术后7 d相对术后1 d又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四君子汤能促进心脏外科术后胃肠激素分泌,抑制VIP分泌,加快胃肠功能康复.

    作者:徐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证属脾胃湿热型的 H 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43例.分析两组 H P感染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胃脘胀满、胃脘痛、嗳气反酸及恶心呕吐积分分别为(1.01 ± 0.52)分、(1.07 ± 0.65)分、(1.23 ± 0.55)分及(1.19 ± 0.56)分,低于对照组的(2.31 ± 1.01)分、(2.25 ± 1.11)分、(3.02 ± 1.02)分及(2.02 ± 1.16)分.4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及H P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4周后,治疗组M TL及GAS分别为(366.87 ± 30.12)ng/L及(58.33 ± 6.11)ng/L,高于对照组的(322.25 ± 33.16)ng/L及(38.33 ± 5.1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活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可显著的提高脾胃湿热型 H 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王玉芳;苏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 PE)治疗中,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肺癌合并M PE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9周治疗后CD3+ 及CD4+ 均高于入组时,而CD8+ 低于入组时(P<0. 05),9周治疗后,治疗组CD3+及CD4+分别为(0.73 ± 0.19)U/ml及(0.43 ± 0.06)ng/ml高于对照组的(0.62 ± 0.13)U/ml及(0.36 ± 0.07)ng/ml,CD8+为(0.23 ± 0.06)ng/ml低于对照组的(0.38 ± 0.0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9周时,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 FVC、FEV1、FEV1/FVC、PEER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9周治疗后,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周后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合并M PE治疗中,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秋荐;耿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DP)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生存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提高稳定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降低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血液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敬生;胡中保;严龙君;陈永忠;金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及西药治疗的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内科和宁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针灸组、中药汤剂组、中药汤剂结合针灸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共五组,每组各20例.针灸组给予针灸足三里及四关穴治疗,中药汤剂组给予中药温脾通关汤口服,中药汤剂结合针灸组给予中药温脾通关汤结合针灸足三里及四关穴,西药组给予聚乙二醇散口服,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观察各组治疗7 d、14 d及治疗后14 d的便秘情况及癌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14天,针药合治组便秘评分分别为(15. 50 ± 4.25)分、(7.60 ± 2.64)分.癌痛评分分别为(3.45 ± 1.67)分、(2.10 ± 1.55)分(P<0.01).结论:针药并治组在治疗第7天、14天及治疗后14天的便秘改善及癌痛改善优于其他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针药并治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使用意义.

    作者:姚艳丽;马桂莲;马永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癌症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观察其有效性及对其癌症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9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施予对症疗法,研究组46例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记录其疗效、癌症指标、安全性.结果:对照组43例有效率46.51%,较研究组46例的71.74% 低,(P<0.05).研究组施治后癌胚抗原是(7.96 ± 2.26)μg/L、乳腺癌相关抗原是(33.77 ± 6.17)U/ml,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1.27 ± 3.21)μg/L及(45.66 ± 6.78)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例(30.23%)出现不适症状,较研究组的4例(8.70%)高(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疗法施予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较高.

    作者:薛文武;谭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入选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47例,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47例,单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9.36%(42/47)较对照组70.21%(33/47)高,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左、右椎动脉Vm较高,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3/47)与对照组的4.26%(2/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给,提高预后生存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白俊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温肺饮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血清IL-2、IL-33、PC T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温肺饮经验方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2、IL-33、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肺饮经验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检测肺功能变化,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3(IL-33)、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FEV1/FVC及血清中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33、PCT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温肺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利于促进主要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血清IL-2、IL-33、PCT 水平以减轻炎性反应所致的气道损伤.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