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武;谭婷婷
目的:分析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糜烂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养阴清热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治愈时间、排液时间、宫颈组织白介素-1β(IL-1β)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和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糜烂面积、糜烂程度、白带及小腹胀痛各项积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T N F-α、IL-6、IL-8、SOD、IL-1β平均灰度值和光密度值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TNF-α、IL-6、IL-8、SOD、IL-1β平均灰度值和光密度值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愈时间和排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热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可有效改善主要症状,缩短治愈和排液时间,减少宫颈组织IL-1β阳性细胞数量和IL-6、IL-8水平.
作者:张保萍;庞玉琴;孟鸿雁;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证属脾胃湿热型的 H 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43例.分析两组 H P感染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胃脘胀满、胃脘痛、嗳气反酸及恶心呕吐积分分别为(1.01 ± 0.52)分、(1.07 ± 0.65)分、(1.23 ± 0.55)分及(1.19 ± 0.56)分,低于对照组的(2.31 ± 1.01)分、(2.25 ± 1.11)分、(3.02 ± 1.02)分及(2.02 ± 1.16)分.4周治疗完成后,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及H P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4周后,治疗组M TL及GAS分别为(366.87 ± 30.12)ng/L及(58.33 ± 6.11)ng/L,高于对照组的(322.25 ± 33.16)ng/L及(38.33 ± 5.1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活力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可显著的提高脾胃湿热型 H 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王玉芳;苏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药物联合组(n=90).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药物联合组采用中药汤剂温服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后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疗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66.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T N F-α、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 T N F-α、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联合组治疗后1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关节僵硬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采用补肾调肝活血利湿方内服及离子导入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张永健;朱立春;王海龙;梅冬艳;薛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化瘀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体温下降(1.83 ± 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7 ± 0.25)℃(P<0.05).观察组的平均体温复常时间为(5.45 ± 1.48)d,较对照组的(6.52 ± 1.77)d明显短(P<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hs-CRP水平分别为(0.16 ± 0.06)μg/L、(5.31 ± 1.04)mg/L,对照组分别为(0.54 ± 0.12)μg/L、(8.82 ± 1.43)mg/L,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汤治疗颅脑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下调血清PCT、hs-CRP水平,促进体温复常.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动物选用河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雌雄封闭群昆明种小鼠20只,进行体内抑瘤实验,为腹水型小鼠S180肉瘤接种2× 105/只细胞,24 h后将其随机分为2.5 g/kg苦参组、5.0 g/kg苦参组、10.0 g/kg苦参组、对照组四组,每组5只.苦参组采用0.1 ml苦参溶液灌胃,每天1次,饮水中不再将药液加入,给药剂量分别为2.5、5.0、10.0 g/kg;对照组小鼠任意应用自来水.同时进行体外抑瘤实验,苦参组将不同浓度(5 μg、10 μg、20 μg、40 μg)的苦参药液加入到每孔中,平行作3孔,对照组不将苦参加入其中,然后对四组小鼠的抑瘤率、不同苦参含量小鼠的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 g/kg苦参组、5.0 g/kg苦参组、10.0 g/kg苦参组小鼠的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10.0 g/kg苦参组小鼠的瘤重显著低于2.5 g/kg、5.0 g/kg苦参组(P<0.05),抑瘤率显著高于2.5 g/kg、5.0 g/kg苦参组(P<0.05),5.0 g/kg苦参组小鼠的瘤重显著低于2.5 g/kg苦参组(P<0.05),抑瘤率显著高于2.5 g/kg苦参组(P<0.05);200 μg/ml苦参含量小鼠的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100 μg/ml苦参含量小鼠(P<0.05).结论:中药苦参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显著.
作者:蒋征奎;李晓;张新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府逐瘀胶囊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及健康行为指导.观察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64.00%(32/50),总有效率96.00%(48/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ACR(41.58 ± 5.29)mg/g和UAER(55.73 ± 6.57)μg/m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T N F-α(43.52 ± 5.26)ng/L,IL-6(8.41 ± 0.96)ng/L,MCP-1/Cr(53.81 ± 6.42)ng/mg,TGF-β1(20.25 ± 3.11)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5/50)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临床疗效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高大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温肺饮经验方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2、IL-33、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肺饮经验方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检测肺功能变化,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3(IL-33)、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FEV1/FVC及血清中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33、PCT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温肺饮经验方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利于促进主要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调控血清IL-2、IL-33、PCT 水平以减轻炎性反应所致的气道损伤.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DP)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生存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提高稳定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降低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血液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敬生;胡中保;严龙君;陈永忠;金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 PD)稳定期临床疗效及对体重指数影响.方法:将120例寒热错杂型CO 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半夏泻心汤,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体重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体重指数均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可改善寒热错杂型CO PD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患者体重指数.
作者:许洁翎;肖波;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久泻久利、肺虚久咳、蛔厥腹痛等病证.近年有关乌梅及其中药复方抗肿瘤效应机制的研究表明,乌梅及其中药复方或许可以通过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瘤体生长发挥抗肿瘤作用,为古方今用提供了丰富的实验依据,也为中医临床辨证研究提供了借鉴,现将近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钟元涛;赵远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抗生素、液体支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APACHEII 评分、CD3+、CD4+、CD8+ 及CD4+ /CD8+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评分、CD3+、CD4+及CD4+ /CD8+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19.6 ± 3.5)d,对照组为(24.9 ± 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51 %(4/47),对照组为18.75%(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建齐;郑振;蒋雷;王远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扶正化痰活血法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活血方,治疗6个月,对超声心动图指标、临床症状、体征、NT-proBNP、CRP评价,对比临床疗效,随访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IVST 分别为(11.09 ± 1.13)mm、(9.86 ± 1.05)mm,LVPWT 分别为(10.42 ± 1.26)mm、(9.35 ± 1.17)m m,E/A比值分别为(1.01 ± 0.13)、(1.14 ± 0.18),心悸气短分别为(0.67 ± 0.34)分、(0.35 ± 0.21)分,脘腹满闷分别为(0.54 ± 0.29)分、(0.29 ± 0.21)分,头晕目眩分别为(0.53 ± 0.31)分、(0.27 ± 0.20)分,自汗分别为(0.47 ± 0.24)分、(0.23 ± 0.18)分,NT-proBNP分别为(601.30 ± 148.53)pg/ml、(357.62 ± 127.89)pg/ml,CRP分别为(4.63 ± 1.82)mg/L、(3.27 ± 1. 68)mg/L,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改善率74.36% 低于治疗组改善率92.31%,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因心脏事件死亡病例,对照组再入院率20.51% 高于治疗组5.1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痰活血法对压力超负荷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室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CRP水平,再入院率低.
作者:王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型患者1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63例,予以康复新灌肠,治疗组患者63例,予以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IL-1β(3.44 ± 0.26)pg/ml、TNF-a(29.35 ± 6.45)ng/ml、血清内毒素(0.07 ± 0.01)eu/ml均低于对照组(4.95 ± 0.36)pg/ml、(41.42 ± 7.05)ng/ml、(0.18 ± 0. 05)eu/ml(P<0.05).治疗组患者的Mayo(2.09 ± 1.05)分及Baron(1.16 ± 0.85)分评均低于对照组(3.68 ± 1.25)分、(2.52 ± 0.93)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7.30% 高于对照组68.25%.结论: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口服联合灌肠能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淑娟;赵庆华;周永志;徐敬江;付凯;王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对前列腺癌(PCa)患者手术去势后血清性激素、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受试者为94例均为标准手术去势后PCa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健脾益肾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健脾益肾组在上述基础加用中药健脾益肾汤治疗,均连续3个月.检测血清性激素、PSA、游离PSA(fPSA)变化,并评估中医主要证候及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个月两组 T、E2、P升高(P<0.05),FSH、LH降低(P<0.05),治疗后1、2、3个月PSA、fPSA 降低(P<0.05),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3个月健脾益肾组 T、E2、P较高(P<0.05),FSH、LH较低(P<0.05),治疗后1、2、3个月PSA、f PSA较低(P<0.05),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1).尿痛尿不适、尿频尿不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腰背酸痛中医证候评分较低(P<0.01);临床症状缓解率较高(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治疗手术去势后前列腺癌临床疗效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性激素、PSA调控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明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聚山梨酯80(polysorbate-80,P-80)修饰的天麻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脂质浓度、磷脂与胆固醇比例、脂质与药物比例为考察因素,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预测佳处方进行验证并对脂质体进行表征.结果:优处方为:脂质浓度16 mg/ml,卵磷脂:胆固醇=3:1,脂质:天麻素=5:1;依照优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97.63 ± 1.53)nm、多分散系数为(0.27 ± 0.02)、电位为(-14.1 ± 0.83)mv、包封率与载药量分别为(35.17 ± 0.25)%、(7.03 ± 0.05)%.结论: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简单易行;P-80修饰的天麻素脂质体呈淡蓝色,结果表明其外观呈类球形、性质稳定,为其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穆珺;王春柳;张红;刘洋;马虎强;李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观察其有效性及对其癌症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9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施予对症疗法,研究组46例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记录其疗效、癌症指标、安全性.结果:对照组43例有效率46.51%,较研究组46例的71.74% 低,(P<0.05).研究组施治后癌胚抗原是(7.96 ± 2.26)μg/L、乳腺癌相关抗原是(33.77 ± 6.17)U/ml,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1.27 ± 3.21)μg/L及(45.66 ± 6.78)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例(30.23%)出现不适症状,较研究组的4例(8.70%)高(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疗法施予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较高.
作者:薛文武;谭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明显,易形成耐药性;而传统中医药具有低毒、有效、价廉等特点,抗肿瘤治疗优势愈加明显,其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也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就中药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使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王爱红;黄兰燕;米志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质量及术后遗留腕关节僵硬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给予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自拟接骨活血汤和中药外洗.对比两组术后临床症状、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外观畸形、皮温升高、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30 d RU SS评分为(3.91 ± 0.29)分、(6.15 ± 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50.16 ± 4.02)d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1% 显著高于对照组73. 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并可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避免术后腕关节僵硬的发生.
作者:付义刚;吴昌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五苓散联合电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182例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对照组(电针),每组91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两组均给予电针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加施耳针治疗,治疗时间皆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 G)、总胆固醇(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肥胖度(A)、体质量指数(BM I)、体脂百分率(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降脂疗效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DL-c明显上升(P<0.01),T C、T 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T C、LDL-c、HDL-c改善程度皆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电针和单纯电针对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都具有良性治疗作用,且电针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效应及改善异常的脂质代谢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作者:刘婷;段刚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 PE)治疗中,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肺癌合并M PE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9周治疗后CD3+ 及CD4+ 均高于入组时,而CD8+ 低于入组时(P<0. 05),9周治疗后,治疗组CD3+及CD4+分别为(0.73 ± 0.19)U/ml及(0.43 ± 0.06)ng/ml高于对照组的(0.62 ± 0.13)U/ml及(0.36 ± 0.07)ng/ml,CD8+为(0.23 ± 0.06)ng/ml低于对照组的(0.38 ± 0.0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9周时,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 FVC、FEV1、FEV1/FVC、PEER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9周治疗后,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周后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合并M PE治疗中,葶苈大枣泻肺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秋荐;耿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