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施贤清;王迪芬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利多卡因, 预处理, 脑保护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寻找利多卡因佳预处理时间点.方法沙土鼠4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缺血损伤(B)组、利多卡因预处理(C~E)组,即脑缺血前48、24、12h予利多卡因3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7只,余每组为9只.观察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每组随机取一左大脑皮层的1mm×1mm组织块作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SOD、GSH的活性高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而MDA、ET的含量低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CGRP的含量虽高于缺血组,但两者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缺血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结论缺血前48~12h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GSH的活性及拮抗ET的毒性有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雷伯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克雷伯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44例克雷伯杆菌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克雷伯杆菌HAP患者中多数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克雷伯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敏感.结论治疗应据药物敏感试验联合用药,加强支持治疗.

    作者:龙成琴;郑玉琼;李静;姚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肿瘤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在正常组织及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它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诱导血管生成,促进微静脉、小静脉通透性增加等作用[1].

    作者:陈孝;王孟薇;吴本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1~2004年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并在1~2周内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320例.结果 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94.89%(186/196),特异性72.58%(90/124),准确度86.25%(276/320).运动时间、ST段下移幅度及峰心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运动试验早期低运动量时出现的心肌缺血提示2、3支病变.结论 TET安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可初步推测其病变程度.

    作者:周建华;党书毅;王玮;胡怀明;胡玲;王崇全;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非手术治疗肝脾肾挫裂伤1例

    患者,男,33岁.3h前在建筑工地劳动时,从6m高处跌下,致左腰腹部受伤,持续性剧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2005年1月12日4pm入院.查体:痛苦表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神志清楚,T 36.5℃,P 102次/min,R 27次/min,BP 98/60mmHg.

    作者:袁万明;张怡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寻找利多卡因佳预处理时间点.方法沙土鼠4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缺血损伤(B)组、利多卡因预处理(C~E)组,即脑缺血前48、24、12h予利多卡因3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7只,余每组为9只.观察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每组随机取一左大脑皮层的1mm×1mm组织块作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SOD、GSH的活性高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而MDA、ET的含量低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CGRP的含量虽高于缺血组,但两者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缺血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结论缺血前48~12h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GSH的活性及拮抗ET的毒性有关.

    作者:施贤清;王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老年肺结核影像特点(附58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肺结核影像特点.方法分析58例老年肺结核X线及CT表现.结果老年肺结核病变以双肺分布多见,病变范围广泛;病变以渗出增殖及纤维空洞为主,并发症较多.CT较X线对观察病变部位、空洞、淋巴结及胸膜、胸水、气管支气管狭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病变影像不典型特点.诊断中注意与肺炎、肺癌鉴别.X线诊断结核病是常用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变.CT扫描可以获得X线难以得到的大量信息.

    作者:蒲锘;付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镜氩等离子束凝固术并发症82例

    2003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内镜氩等离子束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晚期食管恶性狭窄、疣状胃炎、胃肠道息肉等726例,出现并发症82例,现就治疗中的并发症分析如下.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送检良性胃病患者20例、胃癌患者69例,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242的水平,并对24例3项指标全部阳性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跟踪复查.结果 20例良性胃病患者CEA、CA199、CA242的阳性率依次为15.0%、10.0%、5.0%;胃癌患者阳性率依次为59.4%、60.9%、75.4%.胃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阳性似然比依次为3.96、6.09、15.08;阴性似然比依次为0.48、0.43、0.26.CA24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24例跟踪检查的患者,23例3项指标阳性率下降.结论 CEA、CA199、CA242是胃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王勇;王雪萍;李一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雷尼替丁对哮喘小鼠Th1/Th2功能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组胺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哮喘小鼠T辅助细胞(Th1/Th2)功能性平衡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干预组.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12及脾单个核细胞(PMNC)中Th1类因子IFN-γ、Th2类因子IL-4的表达并分析雷尼替丁作用下IL-12与IFN-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哮喘组IL-12分别为(446.93±20.89,211.21±22.42)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404.91±11.78,271.58±35.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IL-4分别为(20.30±4.93,48.26±9.39)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组IL-12水平分别为(282.64±21.20,354.00±29.97)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313.25±40.54,364.44±39.79)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IL-4分别为(37.70±7.47,27.76±9.63)pg/ml,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P<0.01).雷尼替丁5mg/kg组细胞因子水平改变较2mg/kg组更明显(P<0.01).在雷尼替丁组,IL-12水平与IFN-γ成明显正相关(r=0.80,P<0.01).结论雷尼替丁可增加哮喘小鼠体内巨噬细胞IL-12的分泌,并部分纠正Th1/Th2功能平衡,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推测对IL-12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影响Th1/Th2功能平衡的重要途径.

    作者:蒋萍;梁宗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角妊娠的诊治体会

    子宫角妊娠(以下简称宫角妊娠)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妊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妇科检查手段易误诊.我院近2年收治18例宫角妊娠患者,采用B超检查,取得满意临床诊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膀胱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多采用表面麻醉,患者常感到疼痛不适,尤其是部分男性患者难以忍受,造成检查中断,或因惧怕疼痛拒绝再次检查.近两年我院在男性患者膀胱镜检查时,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智勇;黄菲;王龙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踝关节骨折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56例,对获得随访的48例进行分析.根据Danis-Weber分类,B型骨折26例,C型骨折22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骨折12例,旋后-内收型骨折5例,旋前-外展型骨折13例,旋前-外旋型骨折18例.结果随访48例,平均随访2.5年(10个月至4年),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参照有关评价标准,优良4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3%.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终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踝穴的宽度,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张明军;马玉林;殷刚;张巍;梁志军;王伟;高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儿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患儿,女,12岁.发现左腹部包块3个月,龈血7d,于2004年2月15日收住院.患儿近3个月无意中被家人发现左中腹部包块伴腹胀.但无腹痛、腹泻,无发热、骨痛等.

    作者:文国泰;高家彦;马艳;梁益;邓成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脑膜炎起病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患者,男,75岁.因头痛、呕吐1周,四肢乏力4d于2005年2月6日入院.1周前,病人夜间睡眠时因头痛而醒,并发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赖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33例患者MRI诊断为血管细胞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2例,女11例;年龄4~74岁.结果血管母细胞瘤主要位于小脑半球及蚓部.本组病例中,单发32例,多发1例.30例囊腔型,3例实型.幕下29例,幕上4例.结论 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需与囊状胶质瘤、小脑单纯囊肿、脑包虫病、脑脓肿、转移瘤相鉴别.

    作者:任鸿萍;邓珍平;张兴华;雷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EXP3174对交感神经损毁大鼠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调控

    目的阐明EXP3174调控AT1R的药理学特征及其活性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依赖性.方法以6-OHDA化学切断法损毁大鼠交感神经,测定EXP3174干预后颈动脉血压及离体主动脉环张力对AngⅡ的反应性的变化.结果①6-OHDA化学切断法自幼年损毁大鼠交感神经,大鼠成年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对酪胺的反应性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弱;②在整体动物,静脉注射EXP3174 0.1,0.2,0.4,0.8,1.6mg/kg,可减弱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损毁大鼠AngⅡ的升压效应,使AngⅡ升压反应的大效应降低;在健全大鼠及交感神经损毁大鼠动脉环,EXP3174 0.1,0.3,1.0,3.2,10.0pmol·L-1预孵育均可减弱AngⅡ的缩血管反应,降低大效应;③EXP3174在整体动物对AngⅡ升压效应的拮抗作用在交感神经损毁大鼠较健全大鼠下降,而体外血管环灌流实验的结果则显示在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大鼠药物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 EXP3174在体内除了直接作用于AT1R外,还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关.

    作者:史惠卿;何凤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208例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因多种多样,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病因有新的认识.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病例208例,对病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孕妇体质指数(BMI)和体重的增加与早产的关系

    目的探讨妇女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孕期BMI变化和早产的关系.方法选择513例单胎产妇,测量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BMI,按孕前BMI分为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高于标准体重3组.按分娩孕周分为足月产(≥37周)、早期早产(≤32周)和早产(>32周)3类.分组分析不同孕前BMI、孕期BMI增加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3组中早期早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均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于标准体重组早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小于足月孕妇,有显著差异(P<0.05).标准体重组和高于标准体重组早产与足月孕妇相比孕期体重增加及BMI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前低于标准体重、孕期低体重增加与低BMI增加与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相关.尤其以早期早产更明显.

    作者:徐志红;曾蔚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抽动障碍的早期诊断

    抽动障碍(TD)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疾病.目前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病的早期诊断、即时治疗与预后直接相关.我院儿科2002年7月至2004年10月收治抽动障碍80例,在基层就诊71例,无1例早期诊断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琴;刘超;蔡方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曲菌病1例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咳痰2月入院.患者于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不伴畏寒、发热、咯血、胸痛、盗汗,诊断为肺炎.间断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具体用药情况不详),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咳嗽、咳痰.10d前感气紧,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上肺一团块影约2.5cm×3.5cm,疑为肺癌.为明确诊断患者来我院求治.患者病后精神、食欲尚可,体重无明显下降.

    作者:徐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