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锘;付凯
目的探索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时,怎样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根据统一标准选择股骨、胫骨骨折病人126例,行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提前取锁法要求取除一端锁钉,对照组不取锁钉.定期行X线片检查,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期愈合和骨折不愈合及骨折移位情况.结果提前取锁组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骨折不愈合和断钉发生,有骨折再移位的可能.结论交锁髓内钉提前取锁法简单、实用,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叶蜀新;谢小平;江伟;曾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流不良所致结肠缺血性疾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该病较少见,易误诊,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多能在短期内恢复.现将我院近年10例IC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家征;罗劲松;丁顺斌;邓宏;江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1~2004年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并在1~2周内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320例.结果 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94.89%(186/196),特异性72.58%(90/124),准确度86.25%(276/320).运动时间、ST段下移幅度及峰心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运动试验早期低运动量时出现的心肌缺血提示2、3支病变.结论 TET安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可初步推测其病变程度.
作者:周建华;党书毅;王玮;胡怀明;胡玲;王崇全;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脂代谢紊乱的老年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非诺贝特组40例服用力平脂200mg/d,辛伐他汀组40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d,安慰剂组40例,8周后观察血脂成分的变化.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血尿酸.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对血脂其他成分的疗效不及非诺贝特.二者临床安全性无差异.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用于治疗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疗效好,安全、耐受性好,易于接受.
作者:孙学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输尿管由于其解剖特点,因外伤所致的直接损伤较少见,大多数输尿管损伤为医源性损伤,且多位于输尿管下段[1].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槐;尹华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椎间孔及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为1%~11%[1],大部分病例需手术治疗.目前通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3种:①经峡部外缘途径;②经椎板、峡部及关节突切除途径;③经椎板间开窗途径.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均具有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易后遗腰痛等特点.我院通过对2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及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并经2年随访,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张世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阐明EXP3174调控AT1R的药理学特征及其活性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依赖性.方法以6-OHDA化学切断法损毁大鼠交感神经,测定EXP3174干预后颈动脉血压及离体主动脉环张力对AngⅡ的反应性的变化.结果①6-OHDA化学切断法自幼年损毁大鼠交感神经,大鼠成年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对酪胺的反应性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弱;②在整体动物,静脉注射EXP3174 0.1,0.2,0.4,0.8,1.6mg/kg,可减弱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损毁大鼠AngⅡ的升压效应,使AngⅡ升压反应的大效应降低;在健全大鼠及交感神经损毁大鼠动脉环,EXP3174 0.1,0.3,1.0,3.2,10.0pmol·L-1预孵育均可减弱AngⅡ的缩血管反应,降低大效应;③EXP3174在整体动物对AngⅡ升压效应的拮抗作用在交感神经损毁大鼠较健全大鼠下降,而体外血管环灌流实验的结果则显示在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大鼠药物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 EXP3174在体内除了直接作用于AT1R外,还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关.
作者:史惠卿;何凤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不适宜ESWL的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ESWL治疗失败、造影提示结石处有肉芽形成、ESWL定位困难及结石太大的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表面麻醉,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输尿管镜操作成功22例,成功率91.7%(22/24),碎石时间25~45min,中下段结石1周内排尽率100%(15/15),上段结石1周内的排尽率57.1%(4/7),配合术后ESWL治疗,1个月后结石排尽率100%(7/7).无严重出血、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不适宜ESWL的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邓超雄;王庆堂;陈昭颉;杨航;王亮;陈卫国;刘祥丹;曹文锋;周鹏;汪俊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敏感CRP(HSCRP)和前白蛋白(PA)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诊断明确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前后血中HSCRP和PA含量的变化.结果 48例患儿中,治疗前血清HSCRP>3mg/L者45例(93.7%);PA<250mg/L者40例(83.3%).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HSCRP显著升高,PA明显下降,以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变化为突出,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炎、脐炎、皮肤感染则无明显变化.随着感染的控制,临床症状体征逐步缓解,HSCRP逐渐下降,PA逐渐上升;全部病例治愈后,HSCRP<3mg/L,PA>250mg/L.结论动态观察测定血清HSCRP和PA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石伟;李茂军;叶长宁;陈昌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件的书写缺陷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0~12月出院病历200份,对其中的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检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眉栏缺项、漏记、记录不准确、不规范、不连贯、缺签名,有涂改、字迹不清等缺陷193处.结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差,督促检查不力是护理文件缺陷发生的原因.加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检查力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是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关键.
作者:杨则秀;杨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多采用表面麻醉,患者常感到疼痛不适,尤其是部分男性患者难以忍受,造成检查中断,或因惧怕疼痛拒绝再次检查.近两年我院在男性患者膀胱镜检查时,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智勇;黄菲;王龙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患者自身对照的方法,30例经双胍类以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罗格列酮4mg 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予二甲双胍250~500mg口服,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h血糖(P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后相比较,FPG、PP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bAlc和血脂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加用二甲双胍治疗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迎春;杨利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QTd测定.从患者中选取57例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卡维地洛),并与常规治疗组26例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QTd高于健康组,伴左室肥厚者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结论高血压患者QTd增加,且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心肌重量指数正相关,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梁锦军;苏锦锋;杨波;黄从新;刘秀娟;万为国;苟春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肺结核影像特点.方法分析58例老年肺结核X线及CT表现.结果老年肺结核病变以双肺分布多见,病变范围广泛;病变以渗出增殖及纤维空洞为主,并发症较多.CT较X线对观察病变部位、空洞、淋巴结及胸膜、胸水、气管支气管狭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病变影像不典型特点.诊断中注意与肺炎、肺癌鉴别.X线诊断结核病是常用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变.CT扫描可以获得X线难以得到的大量信息.
作者:蒲锘;付凯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寻找利多卡因佳预处理时间点.方法沙土鼠4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缺血损伤(B)组、利多卡因预处理(C~E)组,即脑缺血前48、24、12h予利多卡因3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7只,余每组为9只.观察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每组随机取一左大脑皮层的1mm×1mm组织块作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SOD、GSH的活性高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而MDA、ET的含量低于缺血损伤组(P<0.01或P<0.05),CGRP的含量虽高于缺血组,但两者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预处理各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缺血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结论缺血前48~12h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沙土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GSH的活性及拮抗ET的毒性有关.
作者:施贤清;王迪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激肽在不同低氧条件下Wistar大鼠体内的含量变化,为判断机体对低氧的习服有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采集不同低氧条件下大鼠血清,检测应激肽含量,放免方法检测ALD、Ang含量.结果在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低压氧舱内的大鼠应激肽含量分别为(143.5±31.7)、(153.3±36.9)、(156.3±37.8)、(144.8±31.3)mg/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低氧条件下Wistar大鼠体液中发现低氧应激肽,应激肽含量对机体与低氧环境的适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胡宗海;胡娟;高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唾液、胃液尿素氮水平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方法测定30例胃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A组)HP治疗前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50例非肾病肾功能正常患者(B组)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组)血液透析(HD)前、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 A组:HP治疗前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31±2.01)mmol/L、(4.52±1.93)mmol/L、(4.01±1.89)mmol/L,P均>0.05.HP根除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27±2.08)mmol/L、(4.56±2.56)mmol/L、(4.78±1.92)mmol/L,P均>0.05,与HP根除前比较P均>0.05.B组: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4.95±1.99)mmol/L、(4.67±2.31)mmol/L、(4.80±2.16)mmol/L,P均>0.05,与A组HP治疗前、后比较P>0.05.C组:HD前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16.78±10.03)mmol/L、(17.32±9.86)mmol/L、(18.59±7.89)mmol/L、P均>0.05,但显著高于A、B两组,P均<0.01.HD后唾液、胃液、血液尿素氮水平分别为(6.00±3.89)mmol/L、(5.93±4.38)mmol/L、(4.77±3.20)mmol/L,P均>0.05,但比HD前显著下降,P均<0.01,而与A组HP治疗前、后及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唾液、胃液尿素氮分泌水平与HP感染及根除无关,而受肾功能改变及HD影响.
作者:余剑平;罗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30岁,孕4产0,人工流产3次.因停经54d,不规则阴道流血20d,于2004年6月1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04年4月16日.停经34d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色暗红,无腹痛.在院外查尿hCG阳性,诊断为宫内妊娠流产,予以清宫,未刮出组织.清宫后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偶感下腹隐痛不适,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宫内残留,再次清宫,刮出组织病理检查为蜕膜样变宫内膜,未查见绒毛.因清宫后阴道流血量增多而收入院.妇科检查:宫颈着色,无举痛,子宫孕2个月大小,质软,形状欠规则,双附件未触及明显包块,血β-hCG 13935.78U/L.
作者:胡朝珍;徐晓波;黄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中受照射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1].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乳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损伤尤为严重.现将我院乳癌术后放疗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减少腋下照射野皮肤摩擦对病人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刘华容;梁英;程娜;蔚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75岁.因头痛、呕吐1周,四肢乏力4d于2005年2月6日入院.1周前,病人夜间睡眠时因头痛而醒,并发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赖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