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波;田林郁;周东
目的探讨其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痤疮搽剂、痤疮膏、及中西药同时内服外用3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在90例患者中男性占66.70%,女性占33.30%.秋季发病占71.10%,其它季节占28.90%.治愈78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86.67%.使用搽剂复发率为53.60%,使用痤疮膏复发率为80%,采用痤疮搽剂外用并同时内服中药,复发率为3%.结论外用痤疮搽剂的同时内服中药效果佳,复发率低.
作者:任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重度老年性骨质疏松性疼痛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口服钙尔奇D、肌肉注射降钙素;B组口服钙尔奇D、芬必得.观察2周.结果A组镇痛显著有效率90%,高于B组的38.9%,P<0.01.结论提示降钙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疼痛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迅速,安全有效等优点,为重度骨质疏松性疼痛的首选药.
作者:马勋龙;陶明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以确定等离子手术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的腭咽成形术.方法80例确诊的患者在局麻下行软腭腭垂舌根等离子打孔消融术.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周口咽腔恢复正常形态.术后1个月,睡眠状态下心电监护仪监测,平均SaO2≥95%,术后6个月SaO2≥89%.有效率达92.5%.结论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郭朝先;郑天其;刘鹤;曾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造成心功能受损和心律失常的一种少见继发性心肌病.本病在早期诊断较困难,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由于此病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同时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常缺乏特征性,故易被临床医生所忽略或误诊.我院心内科在2004年先后收治心肌淀粉样变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均;陈玉成;刘兴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科医生在产房进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并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我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出生的1836例新生儿于生后第2天作常规髋关节检查,对髋关节脱位体征阳性或可疑阳性请骨科医师会诊确诊并在生后1个月来院复查.结果共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发病率1.6‰.结论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发现是早期治疗的关键.
作者:彭晓瑜;王新民;文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4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及随访,了解其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肌重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以β受体阻滞剂及ACEI为主的治疗方法综合干预,随访2年.结果42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改善41例,经心脏彩色多谱勒测定的SV、LVEF、FS及心脏其它数据明显改善.结论多因素综合干预可有效逆转心肌重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加力;刘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12岁.于2004年4月14日,无明显诱因突感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腹泻.到我院外科求治,给予口服元胡止痛片,青霉素胶囊,肌注阿托品后疼痛好转.4月15日10am上体育课后又出现下腹痛,持续不缓解,11pm再次到外科给予磷霉素、山莨菪碱、静滴疼痛未减轻,B超提示下腹囊性占位于4月16日12时转妇科治疗.月经史:末次月经2004年4月1日,量中、色红、无痛经史.
作者:胥迎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 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作者: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27岁,农民.因腹胀、气紧、心累1+月,咳嗽、咯血10d于2001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11月出现腹胀,继而腹围增大,劳动后心累、气紧,在当地医院查血沉5mm/h,结核抗体:阴性.T3、T4、THS均正常.2000年11月25日血常规:WBC 8.7×109/L,N0.541,Hb 97g/L,PLT 88×109/L,胸部CT:前上纵膈肿瘤性占位病灶,考虑侵袭性胸腺瘤,伴胸膜、心包转移,侵犯大血管、心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压迫部分不张,左肺下叶炎变.胸水检查示性质为渗出液.诊断不明,经对症治疗1周无好转出院.
作者:朱剑梅;罗华;胡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江文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临床标本中的细菌耐药趋势,探讨临床用药对策.方法对501份临床标本所分离出的22种30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病原茵分离率为60.2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6.6%,革兰阳性茵为29.0%、真菌为24.4%.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16.1%(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茵),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5.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71%,耐万古霉素肠球茵为3.3%,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为7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茵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茵对三代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茵.结论细茵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日益严重,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诊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朱应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对脲酶-亮氨酸脱氢酶偶联法测定尿素方法学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线性试验、灵敏度试验、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及方法学比较试验来分析.结果线性范围为0.32~46.20mmol/L;批内和日间CV%分别为1.8%和3.2%;平均回收率为97.1%;胆红素≤400μmol/L、血红蛋白≤6.6g/L、NH4+≤6.5mmol/L对测定无明显干扰;本方法(y)和脲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法(x)对比相关性良好(y=1.0834x-0.5382,R2=0.999).结论该方法抗内源性氨干扰的能力强于脲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法,为一种值得推广、简单、快速、准确、精密、线性范围宽,可应用于全自动分析仪的新方法.
作者:李圃;吴鸿君;王贤文;向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我院2000~2003年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注射用硫普罗宁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予以还原性谷胱甘肽静脉滴注,半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硫普罗宁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同还原性谷胱甘肽疗效相当.
作者:许斌;任春梅;司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认识,强调正确规范手术操作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对控制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9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6例皮肤纤维肉瘤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05年5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8个月.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分析,计算其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全部16位患者,中位数年龄33岁,肿瘤中位数大小4.0cm,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通过扩大切除加术中多点冷冻病检治疗后未发现有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结论通过正确的手术方法,加上术中多点冷冻病检保证切缘阴性,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
作者:陈伟;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26岁,已婚.因双侧注射式隆胸4年,停经7月余,左侧乳房红肿疼痛10余天入院.4年前,患者于当地县医院行双侧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具体注射剂量、部位不清),隆胸术后未感特殊不适.近一年来患者自觉左侧乳房有多个肿块,无红肿疼痛.7个月前患者停经,当地医院检查为早孕,20余天前患者出现咳嗽,流清涕,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具体方案欠清).
作者:孙明亮;刘勇;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32岁.已婚,G3P1+2.因停经70d,阴道少许流血1d,于2004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T36.4°C,P8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查体合作,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其内可见少许暗红色血污,宫颈膨大、扩张、变软,呈桶状,紫蓝色,宫颈内可触及面粉团感的半球性肿物,并可见暗红色分泌物流出,宫体稍增大,似与宫颈分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小便HCG阳性.B超检查官腔内无妊娠囊,宫颈管增粗,颈管内有妊娠囊.诊断:G3P1+2宫颈妊娠.处理先用MTX 20mg肌注,1次/d × 5d,于2004年5月15日在手术室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宫颈管搔刮术,术中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4 d痊愈出院.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8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8例患者的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开腹原因及预后等.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7例,占全组的1.5%,其中2例为术中出现严重医源性损伤,占0.43%.术后早期因并发症再次手术6例,占1.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术中严重医源性损伤发生率仍然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康欣;李荣强;冯涛修;苏振飞;陈万;杨森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烧伤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烧伤如电击伤、化学性烧伤,煤矿瓦斯爆炸后烧伤明显增多,并且常合并其他损伤,也经常表现为成批烧伤的形式.因此,烧伤外科医生应当做好充分准备,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烧伤病人的救治水平.
作者: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音图运动试验的心脏储备指数(CRI)与X线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EF)量化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79例志愿者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前后S1幅值、心率与6min步行距离,求出CRI,并进行X线造影得到左心室EF.结果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RI与EF均降低(P<0.005).EF与CRI呈正相直线相关关系,r=0.79(P<0.001).CRI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的符合率为63.29%(P<0.01).结论CRI和EF可作为客观量化心功能分级的客观指标,且CRI对心功能的总体评价较EF更全面.
作者:刘天虎;刘剑雄;肖守中;晏明君;蔡琳;尹小华;燕纯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作者: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