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情境技术的医方处理方法对患者处置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

刘东兴;谢铮;陈义恿;闫镝;郜凯华;李楠;张拓红

关键词:情境技术, 医疗纠纷, 患者行为逻辑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在遭遇医疗纠纷时的应对行为,并探讨院方的处理策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案例调查工具(Vignette问卷),对北京市5家医院的5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多选择向医院投诉解决,并希望得到尽快回复.在医疗纠纷中,医院“承担部分责任”的回复令患者满意;当责任主要在医院时,患者更倾向于向法院投诉寻求解决;2个场景中选择“找家人朋友来医院讨公道”的比例不足5%,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医院回复的原因在于医院做出的解释合理且态度诚恳.肿瘤误诊案例中,患者期望的赔偿金额高于病人摔倒骨折案例.结论 医院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对患者应对医疗纠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患者期望的赔偿金额与患者遭遇的严重程度和医院责任的比例有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特点与改善策略

    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分布是卫生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途径.在明确优质医疗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医疗资源分布特点进行了宏观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安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ICD -10编码在先天畸形疾病分类中的扩展研究

    目的 解决ICD - 10疾病分类中先天畸形未收录的疾病名称和临床诊断无对应编码的问题.方法汇总天津市儿童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所有先天畸形疾病诊断和临床需求1 043条,按照ICD - 10疾病分类思想、分类原则和编码查找方法,应用扩展码编码具体操作程序确定对应编码.结果研究解决的编码分为3种:可确定编码、新增扩展码、补充扩展码,建立了先天畸形疾病编码和扩展编码字典库.结论完善先天畸形疾病分类中医学信息代码的规范模式,可减少误码率,规范临床诊断,有利于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李丽静;韩晶;索冠伟;米丽艳;赖德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构成探讨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建设薄弱已成为临床路径管理中的一大瓶颈.在对临床路径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构成,建立功能完备、信息处理能力强、操作简便以及普及性好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对于临床路径管理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玉德;陈天文;刘磊;袁杰;朱岁松;张德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改进思路

    通过对临床路径和电子病历关系的探讨,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电子病历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临床路径信息模块的功能、形式、应用前提和实施原则.认为基于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是医院管理改进的重要方向.

    作者:盛文佳;金可可;费宏玮;马昕;曹艳佩;汪志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某院检验危急值管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10年12月份住院患者危急值回报及临床医生的应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38例次,检验科回报135例次,回报率98%;有124例次的危急值在当天或次日即得到治疗或纠正,占总数的90%.结论现有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应通过改进回报方式、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回报的时效性.

    作者:徐茂云;魏巍;步晓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患者告知管理

    患者告知管理作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一部分,对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临床路径患者告知管理的内容、意义及现状,并就其在我国的开展与推广提出了建议,旨在为临床路径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刘磊;陈天文;袁杰;王玉德;张德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论供方支付制度改革与临床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支付制度改革在当前卫生系统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卫生改革是多目标的,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仅靠支付方式转变很难实现多目标改革的预期结果.应因势利导、多管齐下,将一些基础条件逐步调整到某种支付方式适宜的条件下,支付方式才能通过激励机制发挥影响供方行为的作用.质量是卫生系统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第四代支付方式按绩效付费之前的其他支付方式对于质量改善并没有正向的直接激励作用,因此,在进行支付制度改革时必须考虑质量因素,根据不同支付方式的激励机制,辅以相应质量控制、监洲与评估等多种配套措施,合理引导供方行为.

    作者:江芹;张振忠;JohnLangenbrunner;赵颖旭;于丽华;郎婧婧;张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故事测量:情境技术在卫生服务调查中的应用

    情境(Vignette)技术是社会科学调查中能较好地对人群观点、态度和行为进行客观测量和比较的—种方法.介绍了情境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其在卫生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并以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研究为例,具体介绍了情境技术设计的方式、结构和特点.

    作者:谢铮;刘东兴;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种模式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三种模式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双向转诊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典型性抽样方法,对5所城市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院办院管模式下医生对双向转诊认知情况好,协议合作模式次之,再次是托管模式.三种模式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院办院管模式在开展双向转诊中有优势;可通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加强宣传等促进双向转诊.

    作者:罗桢妮;刘侃;姚瑶;方鹏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提高烤瓷修复体合格率

    目的 提高烤瓷修复体合格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烤瓷修复体合格率由活动前的89.5%提高到活动后的99%.结论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烤瓷修复体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提高科室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

    作者:史作慧;樊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构建与实践

    探讨医院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流程及策略,提出制定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设计电子报告流程,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调查不良事件,同时引入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促进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小庄;刘元铃;罗先琼;张国强;闵玲;李金柳;黄水清;罗坚;叶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于情境技术的医方处理方法对患者处置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了解患者在遭遇医疗纠纷时的应对行为,并探讨院方的处理策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案例调查工具(Vignette问卷),对北京市5家医院的5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多选择向医院投诉解决,并希望得到尽快回复.在医疗纠纷中,医院“承担部分责任”的回复令患者满意;当责任主要在医院时,患者更倾向于向法院投诉寻求解决;2个场景中选择“找家人朋友来医院讨公道”的比例不足5%,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医院回复的原因在于医院做出的解释合理且态度诚恳.肿瘤误诊案例中,患者期望的赔偿金额高于病人摔倒骨折案例.结论 医院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对患者应对医疗纠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患者期望的赔偿金额与患者遭遇的严重程度和医院责任的比例有关.

    作者:刘东兴;谢铮;陈义恿;闫镝;郜凯华;李楠;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院后勤报修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题组根据“基于顾客需求、过程控制和绩效考核的医院后勤信息模型”构架,运用软件工程理论,调查顾客需求、分析过程要素及联系,设计并开发了某院后勤报修服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实现了设计目标,提高了后勤报修服务管理的水平.

    作者:钱磊;施鹏;阴忆青;汪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改革难点及建议

    人才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指出目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改革的勇气及信心;制度不健全、不合理;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分配制度缺乏激励.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建议:(1)分类改革,循序渐进;(2)规范制度,合理发展;(3)栽好梧桐,留引凤凰;(4)科学考评,促进发展;(5)用好激励,增添活力.

    作者:汤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从供方视角到需方视角的转变

    从供方视角评价到需方(病人)视角评价的转变,已成为国际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外此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现状,提出病人视角评价已成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龚言红;梁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作用

    介绍了如何以PDCA循环为基本理论指导临床路径的实施,及如何通过该理论保障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提出应发挥科主任的督促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是临床路径有效实施的保证.

    作者:赵红梅;赵越;张海澄;黎晓新;王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甘肃省卫XI项目县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皋兰县为例

    探讨在甘肃省卫XI项目县如何推行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以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为卫XI项目活动的更好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研究了皋兰县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在项目县推行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具体步骤,并提出了对评价指标实行编码化管理,对于后评价结果的规范化输出和进行不同评价主体间的结果比对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宣辰;杨敬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我国医疗机构评审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评审的制度变迁过程,并结合国外评审经验提出了我国新一轮医疗评审的政策建议:实现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创新,引入医疗机构评审国际模式,引进追踪方法学等评审工具.

    作者:刘庭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电子病历与患者隐私权保护探究

    鉴于电子病历的患者隐私权保障问题,文章对《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患者隐私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作者:赵晓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市场现况分析

    从市场主体、进入管制、市场分割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角度,归纳了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诸多表现.指出我国的药品生产流通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诸多不完全竞争因素.

    作者:张德书;戈文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