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1例

胡泽福

关键词:利福平, 血小板, 抗结核治疗, 肺结核, 生命体征, 红皮肤, 口腔粘膜, 出血, 胸背部, 结膜下, 瘀斑, 油纱, 眼球, 心肺, 停药, 填塞, 体检, 四肢, 舌面, 患者
摘要:患者,男,28岁.因眼红皮肤瘀点3d,鼻衄半天入院.6年前因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3个月,X线胸片提示已愈,自行停药.7d前体检发现右上肺结核而行抗结核治疗,发生出血后而停用.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眼球结膜下广泛出血,左鼻腔油纱填塞,口腔粘膜、唇、舌面血泡,四肢、胸背部皮肤瘀点和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前炎症外膜蛋白oipA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构建能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前炎症外膜蛋白oipA的大肠杆菌菌株.方法提取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用PCR方法扩增oipA的相应基因.经克隆、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后,进行测序鉴定,再与GenBank中的HP0638和JHP0581相比较.结果扩增得到一个含924bp的基因片段,与HP0638核苷酸序列相比有95.32%的同源性,与JHP0581相比有95.02%的同源性.均比HP0638和JHP0581之间的同源性高.结论获得的目的基因与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这种差异的来源尚不清楚,可能是由菌株不同引起,也可能是菌型差异引起.

    作者:陈道荣;黄爱龙;陶小红;王丕龙;姜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麻风误诊1例

    患者,男,34岁.颜面及右下肢出现红斑4月余,于2002年6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2年2月起颜面及右下肢部出现大小不等红色斑块,略痒,曾去外院就诊,拟诊为丹毒、接触性皮炎等,给予抗炎、抗过敏等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汪小敏;韩庆东;邵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观察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确切疗效及有效剂量.方法将167例枕神经痛患者,按单、双日就诊分为妥泰组和卡马西平组,并随访3周.通过对两组各治疗段自评、医评分值及病情分度归转的比较,确定妥泰的疗效并计算每日平均有效剂量;通过不良事件分析确定妥泰的安全性.结果完成观察161例,其中妥泰组87例,治疗有效率93.1%;卡马西平组74例,有效率86.5%,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阶段自评和医评分值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妥泰的平均治疗量为123.3±56.4mg/d,未发现妥泰有严重副作用.结论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与卡马西平相近,用妥泰日平均治疗量治疗枕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友松;袁光固;陈春晖;袁强;高国勋;周斌;何进宇;孙红斌;郭富强;罗永杰;肖军;周波;代红源;饶萍;王孟琼;徐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巨大肺大泡1例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张力性气胸2周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突然出现心悸,进行性呼吸困难,院外诊断为右胸自发性气胸,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但气胸3次反复未愈.入院查体:急性面容,自诉右胸疼痛,呼吸困难.

    作者:唐红华;孙惠华;金贵主;冯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哈鲁氏棒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伴截瘫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0~2000年应用哈鲁棒氏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54例,配合有效的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椎体复位率71.9%,截瘫病人恢复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莉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二尖瓣替换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二尖瓣替换时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方式,提高疗效.方法 75例二尖瓣病变行瓣膜置换时全部或部分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用翻转、移植、修剪、部分保留等方法.合并其余瓣膜病变时同期处理.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1.3%.随访0.3~7年,平均3.6年,无晚期死亡.临床心功能Ⅰ级68例,Ⅱ级6例.结论行二尖瓣替换时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要掌握好适应症,根据病理改变选择方法,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何伦德;李正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尘肺咯血36例临床分析

    尘肺是当前危害我国上千万接尘劳动者严重的一类职业病,其中,咯血是一些尘肺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肺科1999~2001年收治的尘肺咯血患者36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华;王爱茹;朱启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化的观察及处理

    血液透析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发现血压的变化在血液透析中是为常见的医学并发症之一.

    作者:廉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利福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1例

    患者,男,28岁.因眼红皮肤瘀点3d,鼻衄半天入院.6年前因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3个月,X线胸片提示已愈,自行停药.7d前体检发现右上肺结核而行抗结核治疗,发生出血后而停用.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眼球结膜下广泛出血,左鼻腔油纱填塞,口腔粘膜、唇、舌面血泡,四肢、胸背部皮肤瘀点和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胡泽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进行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K组(48例)接受UK 50万~125万IU静脉滴注,随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96例)则只接受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阿司匹林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结果 UK平均用量为67.19万IU.溶栓后ESS分值增加迅速,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1d时,总有效率,UK组为89.57%,对照组为72.92%(P<0.05);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42%与8.33%(P>0.05):病死率分别为6.94%与6.25%(P>0.05).结论提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如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症,该疗法相对比较安全.

    作者:张仲;周勇;高励;曾仲;徐朝义;沈富伟;曾小玲;赵新;郝玉曼;刘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子宫颈巨大平滑肌瘤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巨大肌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特点.方法选择直径≥10cm的子宫颈肌瘤26例作研究组,并以同期30例直径<10cm的子宫颈肌瘤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手术情况.结果子宫颈巨大肌瘤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限、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颈巨大肌瘤手术难度大,有一定危险性.采取剥离瘤体、游离输尿管、髂内动脉结扎、盆腔纱布压迫、经阴道血浆管引流等措施可减少手术出血,防止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洪彬;阳志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腔引流口出血致再手术1例

    患者,女,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年,复发加重伴黄疸3d入院.查体:T 37.8℃,BP 152/85mmHg,P 96次/min.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积液,胆总管扩张1.2cm,下段见0.6cm的结石.手术行胆囊摘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手术顺利.

    作者:李扬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温保存羊膜部分移植治疗角膜热灼伤1例

    患者,男,30岁.因左眼被铁水烫伤伴刺痛,视物模糊半小时,于2002年6月12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7℃,P 70次/min,R 20次/min,BP 13/8kPa,心肺未见异常.右眼视力0.6,左眼数指/30cm.左眼睑充血、肿胀,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广泛脱落,上皮下雾状水肿,后弹力层较多皱折,前房深,KP(±),AR(±),瞳孔可见直径约2cm,光反射迟钝,眼底窥不清.

    作者:文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依托咪酯在无痛人流术后出现肌无力及苏醒延迟1例

    患者,28岁.因早孕45d行无痛人流术.ASA:Ⅰ级,术前未发现神经肌肉疾病,无肢体运动异常及其他药物过敏史.受术者术前禁食4h,常规备齐气管内插管等抢救药械.

    作者:潘佩莲;邓继光;何贤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胎膜早破439例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439例胎膜早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中,感染占首位(52%),早产胎膜早破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胎膜早破者尤其是早产胎膜早破者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应积极预防感染因素引起胎膜早破的发生,尽可能减少易发因素.胎膜早破的治疗包括正确使用宫缩抑制剂,合理应用抗生素,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恰当的分娩方式.根据不同孕周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案应个体化.

    作者:李延;黄宇;陈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基底节出血1例

    患者,男,65岁.因头昏痛,右侧肢体乏力7d,意识不清5h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浅昏迷,右侧瞳孔3.0cm,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2.5cm,光反射正常,颈软,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巴氏征(+),左侧肢体肌力Ⅲ级.

    作者:何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加强胎膜早破的防治

    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包括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和早产胎膜早破.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3%~17%,国外为5%~15%.我省尚无胎膜早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部分医院报道的发生率在10%左右.

    作者:陈廉;杨业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右下肺底积液1例

    患者,女,35岁.低热,咳嗽,右胸下部疼痛不适1周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X线表现:后前位胸片,右上肺第一前肋间有少许斑点片状模糊影,为渗出性病灶,直径约0.5~1cm.

    作者:吴承松;代应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盆腹腔播散性结核伴发血性腹水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2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腹胀不适2月,加重10d于2002年1月15日入院.平时月经正常,末次月经2001年12月14日,G1P0,外出打工2年,无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症状.入院检查T 37.1℃,R 18次/min,P 68次/min,BP 16.5/8.5kPa(124/64mmHg).

    作者:阳志宁;周洪贵;石琪;周继雍;于泽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特殊部位烧伤的后期整复

    特殊部位烧伤发病率较高,约占各种烧伤的50%以上,由于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烧伤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对机体的影响也较其他部位严重.后期常发生瘢痕增殖或挛缩,严重者还发生体表组织和器官的毁损或肢体的伤残.这不仅引起外观上的畸形,而且导致一定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因此,后期整复的任务是既要修复或重建丧失的功能,又要矫正畸形以达到形态上的改善,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特殊部位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后期整复,并以头面部、颈部、骨关节、手部和会阴部为主.

    作者:潘宁;钟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