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霓;吴开勤
目的总结我院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结果和经验.方法采用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4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结果术前肺动脉跨瓣压力阶差(△P)51.3±24.2mmHg,球/瓣比为1.35±0.1 7(1.1 2~1.75).术后即该效果良好,95.6%的病例△P<25mmHg.经2~30月随访无再狭窄,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为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华益民;王泽容;李正锡;周同甫;夏礼勤;金仲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检查泌尿系感染常对尿液进行常规检验,观察尿液中是否出现白细胞.本文结合尿分析仪及显微镜对白细胞作了如下实验.
作者:袁飞;王晓青;李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O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38例OSD与30例PDA患者,术后24小时,1,3,6月及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7例(97.4%)OSD患者成功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其中34例(91.9%)显示即该封堵完全,3例(8.1%)存在微~少量残余分流.1例28岁男性术后第4天发生无Q波心肌梗死.随访中,未见封堵器移位及再通,右心房、室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残余分流消失;PDA窄处直径为2.5~12(平均5.3)mm,29例用PDA封堵器,1例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粗大PDA采用Amplatzer房缺封堵器治疗.19例(63.3%)显示即刻封堵完全,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1例48小时)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发生机械性溶血.随访期中,未出现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OSD和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曾智;张庆;饶莉;梁玉佳;张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收集了1990~1999年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桥本病者49例,结合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娟;贾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热惊厥是小儿特有的一种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作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笔者于1 998年以来采用退热剂加苯巴比妥口服的方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再发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23岁,已婚.因突发性脐周疼痛3小时,于2001年9月2日8:00急诊入院.人院查体,T36.4 C,P96次/分,R24次/分,BP 0/0kPa.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面容,反应差,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肌紧张,下腹及右下腹压痛明显,移浊强阳性,门诊以腹痛待诊阑尾炎?收入院,经会诊后腹腔抽出不凝之血液5ml,小便HCG阳性,诊断:G3P+12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于8:30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右侧输卵管均正常,左侧卵巢1.5cm×1.5cm大小,右侧卵巢有3cm×3cm破口,边缘不规则,见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活动性出血厉害,在血液内找到胚芽约0.5cm长.
作者:王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2年3月至2001年5月,我院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效病人38例,本文就此38例病人发生的内固定失效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作者:蔡福君;毛德军;刘延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病史:患儿,女,5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5+年于1998年8月31日入院.查体:发育良好,胸骨右缘第4肋间闻及2/6~3/6级双期杂音,两侧股动脉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电图: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X线胸片示:右房、右室及左室长大.彩多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长大,右室流出道增宽.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内径明显增宽,约12mm,跟踪探查见左前降支管径迂曲,走行于右室表面,并开口于右室体部近三尖瓣前瓣附着处,瘘口径11mm,进入右室前局部呈瘤样膨大,大径16mm,房间隔中份回声失落15mm.左冠状动脉起始部探及双期高速湍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1.0m/s,舒张期大血流速度0.73m/s,瘘口处探及舒张期为主的湍流入右室.房间隔中份回声失落处探及左向右过隔分流大速度1.3m/s.
作者:黄鹤;唐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51岁.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给予5%GNS500ml加罂粟碱30mg静滴,20~25滴/分,5分钟后接上尼立苏通道,调至3~4滴/分钟.用药3分钟后,患者感注射部位轻微疼痛,继而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音听不清,呼吸停止.立即停止静脉输液,更换输液皮管,输液瓶,以切断过敏源.给于5%GNS50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及肾上腺素0.5mg静推,未见改善,又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并行气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脏按压,氧气吸人等措施,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心跳恢复,呼吸正常.继续给予升压、扩容、强心、利尿等处理,3小时后症状消失.
作者:赵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4~39月)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结果 34例(77.3%)心绞痛消失,心绞痛改善≥2级8例(1 7.8%),改善1级2例(4.4%),总有效率为95.5%.再狭窄1例,1例猝死.无新发和再发心肌梗死,无冠状动脉搭桥术.21例平板运动分级试验:20例运动做功量≥6MET,1例运动试验阴性,随访时运动做功量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40例超声心动图检测:29例左室射血分数≥50%.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随访时射血分数和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对心绞痛的治疗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患者运动的耐受性和改善运动时心肌灌注,术后再狭窄率较低.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伴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器质性心脏病、CHF伴快速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加氨酰心安治疗4wk.对照组50例,单用常规抗心衰治疗4wk.结果治疗组在减慢心率、改善心功、降低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50%.病死率分别为1.8%和1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率、改善心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作者:陈爱武;李珂;霍垚;鲁跃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77岁.以胸闷、气憋、心前区疼痛2小时为主诉入院.2小时前起床活动后出现心前区持续性胀痛,不向它处放射,伴胸闷、气憋、面色灰白、大汗.既往有慢性哮喘病史约10年.查体:T36.8C,R30次/分,P130次/分,BP15/9kPa.痛苦面容,被动体位,面色灰白,口唇紫绀,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两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HR130次/分,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部(一).
作者:谭小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康复科自1999~2001年采用微波治疗子宫颈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钟晓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6岁.因发热6天,全身性皮疹3天,肝功:ALT 155U/L,AST 128U/L,心肌酶谱:LDH334U/L,HBDH 462U/L入院.诊断为麻疹并心肌炎.住院治疗第2天出现双眼红肿、畏光、流泪,伴脓性分泌物,用润舒眼液无效,遂请会诊.体检:T39.3℃,P106次/分,面颈、躯干、四肢、手、足心可见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压之褪色,双侧颊粘膜可见费柯氏斑.眼部检查:双眼睑红肿,不愿睁眼.裂隙灯检查:双眼结膜囊可见部分脓性分泌物,球结膜混合充血(卅),重度水肿.双眼角膜上皮水肿,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点、片状灰白浸润、边界欠清晰、稍隆起,部分深及角膜实质层,荧光染色(+).前房深度正常,KP(一).双瞳孔圆,光反射好,眼底正常.诊断:麻疹并发双眼角膜炎.
作者:王毅;楼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穿刺数少,既能减少患者血管的破损,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适用于需长期静脉给药的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但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须重视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虹;黄家遂;何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性,35岁.因海洛因成瘾5年要求戒断治疗入院.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至今仍坚持治疗,胰岛素24U,每日早、晚各一次皮内注射.查体:T36.8℃,P96次/分,BP 16/12kPa.精神差,心、肺、腹(-).尿常规:GLU(+3),K ET(+4),UR()(±).血糖9.82mmol/L.经应用戒断治疗后,毒瘾症状得到控制.应用胰岛素12U,早、晚各1次皮内注射.次日晚患者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精神差,意识尚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心肺(一),腹部平坦,腹肌软,全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上腹部及右下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亢进.腹透示:回盲部,升、横、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均有明显积气,未见液平.
作者:严玉平;马军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79岁.反复心悸10余年,加重伴胸闷1月,心电图记录有室性停搏,Ⅱ°SAB及阵发性房速一房颤.4年前因慢-快综合征在重庆急救中心安置CPI941 DDD起搏器,起搏频率65次/分,起搏感知、起搏功能良好.术后曾有房颤,乙胺碘肤酮维持.
作者:钟晓霓;吴开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无心脏结构改变,但心电图表现有持续的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抬高而患者发生猝死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1].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上.
作者:苏代泉;王映辉;赵晋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0年6~12月,我院对连续进行输液和在加压输液时,不慎将液体滴空,空气进入莫菲氏管以下进行排空气改革.以往的方法是用手弹、挤捏输液管或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再次进行排气.现我院采用不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的方法,在50例输液病人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李蓉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从1998年1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妇产科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杨梦庚教授创立的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现就60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