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凯;廖原;潘雯;于爱平
通过QC小组活动,使卫生监督文书归档及时率由30.13%提高到99.1%,提高了卫生监督文书归档效率,保障了卫生监督文档的完整,为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化、系统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作者:王博;运乃芳;马超;严怡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RCA2是在RCA基础上引入行动(Actions),从而解决RCA疏于对解决方法的监督,终无法有效避免不良事件或侥幸事件再次发生的方法.该方法的Actions是将通过RCA发现导致不良事件或侥幸事件的根本原因后,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法并监督落实,终对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医院管理质量,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滕苗;肖明朝;吕富荣;徐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应用FOUCS-PDCA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查找预约失败原因,通过完善和落实治疗前准备工作,建立术前准备标准及安全核查制度,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使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预约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者:崔彦龙;李佳勋;李建峰;田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结合根本原因分析,找出介入手术流程中的所有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计算事先风险数值,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改进后,心内科介入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由42.86%降低到7.14%(P<0.05),RPN值由1 593.94分下降至611.03分,有效避免了介入医生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韩丽;任自文;董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施科主任绩效考核对提高科主任工作质量和医院绩效的效果.方法 引入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考核理念建立指标,采用4个考核周期的相关数据.以第一个考核周期数据作为基础值进行纵向比较.结果 科主任绩效考核数据均高于基础值,呈持续增长趋势.结论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客观评价科主任工作质量和医疗水平,带动科室整体发展,促进医院绩效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李来春;张轶杰;孟庆岩;郭红文;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了医疗大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作用,指出了医疗大数据研究面临标准化和规范化缺失、数据孤岛需调整布局、医疗数据信息汇集困难、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并对医疗大数据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可为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惠华强;郑萍;张云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确保在根原因分析方面付出的努力准确指向目标问题,你必须首先理解这个问题.帮助你达到此目的的工具有:(1)流程图;(2)关键事件;(3)雷达图;(4)绩效矩阵.
作者:比约恩·安德森;汤姆·费格豪;贾宣东;李文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成立多学科协作质量控制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对2013年5月-2014年3月儿科血液标本回退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从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工作指引、加强沟通与交流、落实督导与反馈等4方面进行改进.血液标本回退率从1.2%降低到0.64%,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梁丽婵;陈欣欣;刘怡;张观梅;叶若莲;胡艳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痰控中心如何有效开展管理评审,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4年度管理评审结果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结果 依据评审准则、法律法规以及体系文件,每12个月开展1次管理评审会议,评审范围覆盖所有与检测相关的科室,发现6类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2008年-2011年度无措施落实佐证资料,2012年-2014年度措施落实资料完整.结论 评审依据充分、准确,评审频次、方式、范围、输入和输出符合要求,改进措施落实情况不断加强,促进了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作者:梁庆香;冉晓敏;蒙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病情、手术、麻醉、静脉穿刺4个方面对手术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编制术前病人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护理流程,层层过滤,规避风险.该流程步骤简单,实施流畅,容易操作.
作者:赵美玲;汤琳琳;肖石;王慧敏;江学成;孙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成立百分百QC小组,严格按照活动程序,遵循PDCA循环,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开展活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率由46.94%降低至17.39%,达到了活动目标,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患满意度.
作者:张和妹;梁让;许晨耘;王翠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麻醉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及职业倦怠与年龄、学历、工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采用马斯勒职业倦怠量表,对78名麻醉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麻醉医生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低成就感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年龄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学历高者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要高于学历低者;工龄短者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要高于工龄长者.结论 麻醉医生职业倦怠较严重.应重点关注学历高、工龄短的麻醉医生,以提升医疗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作者:王璐;王丹;邢涛涛;李慧玲;郝晨幸;姜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技检查相关问题是影响术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对此,着重分析超声、核磁、CT检查对术前住院日的影响,优化超声及核磁检查流程,落实绩效考核和激励,有效缩短了手术科室术前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床位使用效率,节约了住院病人费用,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桂英;关捷;储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药检实验室开展系统化的文件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CNAS CL01:2006、WHO GP-PQCL等国内外先进实验室认证认可准则和管理规范,结合药检实验室文件系统建立与文件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药检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析药检实验室文件控制中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点及管理方法.结果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通过管理体系文件系统来实现的.结论 只有对管理体系文件系统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体系文件的持续适宜和执行效果,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平稳运行和机构的持续发展.
作者:肖镜;王青;陈旻;廖斌;王迪;张河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转型期的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科研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搭建服务平台,注重人才与学科发展,加强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建立科研协作机制等,为县级公立医院科研工作的有序进展提供参考.
作者:黄晓晓;宋慧;李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AHP法和ER法综合评价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213名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再使用证据推理法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被调查住院患者“非常满意”的综合置信度为55.98%,“满意”的综合置信度为37.55%,“一般满意”的综合置信度为5.27%,“不满意”的综合置信度为0.91%,“非常不满意”的综合置信度为0.29%.结论 将AHP法和ER法二者结合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综合评估能够得到比较客观全面的结果.
作者:江丽丽;孔桂兰;殷晓峰;王天兵;胡永华;马谢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分析医疗保险机构在公立医院外部监管中的作用,发现问题了医疗保险监管立法层次不够、相关管理规范有待完善、监管人才缺乏、监管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医疗保险机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医疗保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建立考核奖惩办法,创新医疗保险监管模式等应对措施.
作者:黄亚新;王长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规范基层部队医院医生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门诊处方2 620张,对处方进行书写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审查.结果 在2 62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2 250张,处方合格率为85.87%;不合格处方370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75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90张,超常处方5张.结论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需加强处方监管,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预警监测指标建立与数据提取,医疗风险发现与识别,医疗风险评估,医疗风险干预等方面探讨了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实践情况,指出医疗风险管理是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结合医院特色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化建设,加强预警干预,努力营造医院安全文化等.
作者:王惠英;宣俊俊;邱智渊;李芸;马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和护理人员执业能力.方法 抽取陕西省1市10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县,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等形式,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研.结果 陕西省基层护理专业人员结构概况:农村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62人;基层护理人员中女性占96%,男性占4%;学历以大专为主,其次为中专和本科;职称结构中以初级职称为主,占88%;从事护理专业5年及5年以下者占40.8%,6年-10年占23.8%.基层护理人员执业能力整体状况良好,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能力、科研能力、社区护理能力评价较低.结论 基层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匮乏,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护理人员执业能力较强,能够胜任一般护理工作,基本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沟通能力、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处置能力,提高科研意识,强化社区护理意识和能力.
作者:周小兰;李静;李菲;张海苗;张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