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滇军;刘辉辉;李骏峰;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
目的 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牙齿畸形需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传统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和3个月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牙周平均附着丧失(CAL)和牙齿松动度(TM)、上颌骨突度、下颌骨突度、上下颌骨间的矢状关系等指标的改变,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松动的情况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GI、PLI、SBI、PD及CAL等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GI、PLI、SBI、PD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SNA角、SNB角和ANB角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对牙齿畸形的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可以改善患者的多项评估指标,尽快恢复牙周功能,且不易复发,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作者:冯辉;邓礼辉;谭小尧;吕宗凯;谢永林;萧雅一;王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快速康复方案(实验组)及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结根;蒋志宏;龙凤;张才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观察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另选取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的TB-PCR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胸膜活栓阳性率为81.3%,胸水TB-PCR检测阳性率为66.3%,胸水ADA检测阳性率为88.8%,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综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97.5%)显著高于单独应用(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TB-PCR、ADA的检测均是结核性胸膜炎检测的有效手段,三者综合应用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
作者:施健;周丽荣;孙宝华;王晓晟;刘丽辉;施焕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评分和鼻炎体征评分,肺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鼻炎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可有效地控制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兴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脂质过氧化物(lpo)在哮喘患者发病前后变化,分析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哮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物学方法检测哮喘患者和健康人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脂质过氧化物及血清SOD水平.对比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与正常人的指标水平比较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GSH-Px和lp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SH-Px和lpo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哮喘患者在发病后的0~6h、6~24h以及24~72h的GSH-Px、lpo以及SO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发病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提示GSH-Px和lpo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哮喘诊断和治疗效果的临床依据.
作者:张梓楠;冯莹;曹惠芳;张萍;徐晶;李维浩;何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与实验组9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的处理外,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主管护师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第4周时明显.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光;张润;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 (MSCT)图像,评价肺容积(LV)和肺密度指标与肺功能的(PFT)相关性.方法 选择46名吸烟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吸气和呼气时进行肺功能(PFT)检测试验,并接受胸部CT扫描.应用开源软件自动测量吸气和呼气的肺容积(LV)和肺密度(MLD),计算LV的呼气/吸气(E/I)比.结果 CT指标中,呼气MLD与肺通气功能密切相关(P<0.05),而且MLD E/I比值与肺通气功能指标也显著相关(P<0.05).吸气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呼气肺容积与肺通气功能显著相关(P<0.05);此外,肺容积的E/I比值与肺通气功能指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LV和MLD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P<0.05),呼气肺容积与呼气肺密度的相关系数(R=-0.725),吸气肺容积与吸气肺密度的相关系数(R=-0.463).结论 螺旋CT中MLD测量值,特别是在呼气相的MLD与LV的测量值存在相关性.LV的E/I比值与MLD的E/I比值高度关联,两者均可以预测肺通气功能,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检查.
作者:刘建华;曾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两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总满意率为78.7%.对照组总有效率72.3%,总满意率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真菌感染较少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广谱抗生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宋艳琴;曹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us,UUTC)术后留置单J管取代双J管及肾造瘘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19例UUT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CNL术后留置单J管取代双J管及肾造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9例IUUTC患者中14例术后(74.0%)结石清除干净,4例(21.0%)残留无意义结石(结石直径<0.4cm),1例(5.0%)结石残留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排出结石.术后保持单J管引流通畅,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漏尿、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4天均拔出单J管出院.随访1~3个月,无漏尿或迟发性出血病例.结论 对于体积小的上尿路结石,PCNL术后留置单J管作为输尿管支架管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爱建;萧芝松;冯波;杨银桂;肖玉坤;郑宝寿;杨立;文贵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和海马组织中Nurr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40例耐药性癫痫患者(实验组)脑组织中Nurr1基因及蛋白产物的表达,并与1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RT-PCR结果显示Nurr1 mRNA水平在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增高,Nurr1/GAPDH(内参基因)灰度值在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为6.18,对照组为2.39(P<0.05).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一致,显示耐药性癫痫颞叶和海马Nurr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urr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应宏;莫烨;李劲梅;阙玉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作者:胡建忠;陈路;魏大成;古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16例,分对照组52例,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分析临床有效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TBIL、γ-GT和ALP均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56% vs.55.77%,P=0.028).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陈文;杨春;唐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7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12月83例采用传统护理措施预防ICU谵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84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谵妄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谵妄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ICU谵妄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谵妄的发生,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世瑶;胡沛红;贾文娜;黄丹;唐甜;李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负性情绪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氩氦刀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3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健康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27.6±8.3)分、(32.6±7.1)分,均低于病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7.22±11.25)分,处于较差水平;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与整体生活质量、功能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症状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负性情绪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氩氦刀术后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轻负性情绪,以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宋敏;吴晶;徐艳;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陈晋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寻找肺结核治疗中肝损害有效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莫兰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损害发生率、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肝损害发生率及总肝损害发生率为2.33%和20.93%,均低于对照组的13.95%和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CD+/CD+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莫兰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初治肺结核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作者:苏琼;刘洪兰;徐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顺尔宁治疗小儿肺炎对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科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顺尔宁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尤其对肺功能改善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提示顺尔宁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理想临床药物.
作者:马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机械通气引发谵妄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就诊的AECOPD患者82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镇静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替代丙泊酚以辅助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镇静满意速度、停药后苏醒时间、动脉平均血压、自主呼吸频率、心率、人机对抗例数、谵妄例数、惊厥例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起效时间、镇静满意速度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慢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稳定镇静后的平均动脉血压及自主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人机对抗、谵妄及惊厥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压2(4.88%)例、不自主运动3(7.32%)例及抽搐0(0.00%)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21.95%)例、10(24.39%)例及7(17.07%)例(P<0.05).结论 虽然咪达唑仑对镇静的作用速度及停药后苏醒时间不如丙泊酚理想,但咪达唑仑可更好的预防惊厥、谵妄等情况的发生,且不良反应情况较丙泊酚明显较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少川;王秋艳;陈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伐尼克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中的持续戒烟率和安全性.方法 COPD吸烟患者1 26例,随机分为普通戒烟组(自行凭意志力戒烟)、伐尼克兰组和安慰剂组各42例.伐尼克兰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12周,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 伐尼克兰组在6周、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42.86%、47.62%和28.57%,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圣乔治评分在6周、12周和24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但三组间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伐尼克兰常见副作用主要是一过性的失眠、恶心等,程度较轻.结论 吸烟COPD患者使用伐尼克兰戒烟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能提高戒烟患者的戎烟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雨田;李小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感染,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合并抗生素治疗感染,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学感染情况、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总数(5861.15±1681.23)/ul,中性粒细胞占(0.39±0.12)%;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总数(8428.24±2019.51)/ul,中性粒细胞占(0.62±0.23)%;实验组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粗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17.05±1.43)次/min,大通气量(7.24±0.93)L/min;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24.97±1.14)次/min,大通气量(18.71±1.51)L/min.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和大通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治愈20例(42.6%),有效18例(38.3%),无效9例(19.1%),总有效8例(80.9%);实验组治愈31例(66.0%),有效13例(27.6%),无效3例(6.4%),总有效44例(93.6%);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减少院内感染,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易小萍;魏芳;李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NIPPV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2~3天1次,连续2周.结果 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分别为15.4%和37.5%、病死率分别为7.7%和16.7%、住院时间分别为(13.8±5.4)和(25.6±17.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PaO2、SaO2、PaCO2及pH值改善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NIPPV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卫涵;吴卫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