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熊光;张润;柳华

关键词:心理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与实验组9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的处理外,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主管护师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第4周时明显.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第十二讲 多个回归方程法多个回归方程法(method of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陈彬等,2004)是应用一个回归方程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的科学的扩展.每个方程有一个应变量指标,应变量是观测指标;在确定参考值范围中,一般不考虑自变量(协变量,仅用于求回归值,其个数用于求自由度),仅考虑应变量.从应变量的估计值即回归值出发,可应用许多确定多指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建立时要应用回归值、剩余标准差,而应用所建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判断相应的应变量指标正常与否.特别提出的是对每个受试者应建立其专用(相同自变量的受试者亦可用)的多个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每项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百分数的方法,有近似法、精确法.

    作者:陈彬;林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对照组94例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两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总满意率为78.7%.对照组总有效率72.3%,总满意率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真菌感染较少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广谱抗生素,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控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宋艳琴;曹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牙齿畸形需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传统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和3个月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牙周平均附着丧失(CAL)和牙齿松动度(TM)、上颌骨突度、下颌骨突度、上下颌骨间的矢状关系等指标的改变,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牙齿松动的情况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GI、PLI、SBI、PD及CAL等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GI、PLI、SBI、PD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SNA角、SNB角和ANB角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对牙齿畸形的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可以改善患者的多项评估指标,尽快恢复牙周功能,且不易复发,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作者:冯辉;邓礼辉;谭小尧;吕宗凯;谢永林;萧雅一;王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功能锻炼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感染,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合并抗生素治疗感染,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菌学感染情况、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总数(5861.15±1681.23)/ul,中性粒细胞占(0.39±0.12)%;实验组患者白细胞总数(8428.24±2019.51)/ul,中性粒细胞占(0.62±0.23)%;实验组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粗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17.05±1.43)次/min,大通气量(7.24±0.93)L/min;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24.97±1.14)次/min,大通气量(18.71±1.51)L/min.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和大通气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治愈20例(42.6%),有效18例(38.3%),无效9例(19.1%),总有效8例(80.9%);实验组治愈31例(66.0%),有效13例(27.6%),无效3例(6.4%),总有效44例(93.6%);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减少院内感染,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易小萍;魏芳;李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铁蛋白对军团菌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诊断军团菌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疑似肺部感染的患者100例,经后诊断分为军团菌肺炎组32例、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52例、病毒性肺炎组6例及其他病原体肺炎组10例(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将各组患者的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外周血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资料进行记录,对所有病例进行APACHEⅡ评分.使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5.7%;病毒性肺炎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o%;军团菌肺炎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6.1%;、其他病原体肺炎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0%.病毒性肺炎组和其他病原体肺炎组的铁蛋白中位数均比正常值低,典型细菌性病原体所致肺炎组的铁蛋白中位数比正常值略高,军团菌肺炎组患者的铁蛋白中位数较高于正常值.结论 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可作为诊断军团菌感染的指标,可将其列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毕宝林;李世华;苏延峰;田昭涛;仲薇薇;李金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动态检测对体表慢性溃疡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citonin,PCT)动态检测对慢性溃疡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收治的368例慢性溃疡患者,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PCT含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培养的阳性率为37.50%(138/368),PCT的阳性率为46.47%(171/368).PCT诊断以0.5ng/ml为阳性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6%(334/368)和72.55%(267/36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82%(104/171)和82.74%(163/197);且血清中PCT含量较高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差(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慢性溃疡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美抒;刘海燕;朱美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快速康复方案(实验组)及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结根;蒋志宏;龙凤;张才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可托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复可托对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收住院的296名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治疗组149例及对照组147例.两组均行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基础治疗,或联合应用β受体激动剂(LAB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A)或者氨茶碱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可托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患儿哮喘及感染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哮喘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喘息及发热方面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D+3、CD+4及CD+8;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其T细胞亚群变化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使用复可托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哮喘及感染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锦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活化功能需要依赖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实现.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具有复杂的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直接影响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在血小板表面功能与数量的表达,从而影响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认为目前对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未来有必要设计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及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来准确评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何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16例,分对照组52例,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分析临床有效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TBIL、γ-GT和ALP均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56% vs.55.77%,P=0.028).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陈文;杨春;唐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作者:胡建忠;陈路;魏大成;古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咯血的介入治疗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大咯血和反复咯血,对于药物治疗后咯血症状缓解的患者,如果术前评估考虑仍然存在大咯血复发风险,也应积极施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异位栓塞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主要手术并发症.大咯血的急诊手术具有非常高的手术风险,需积极防范和及时处理.

    作者:王业;万春;文富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肺功能、炎症指标及COPD严重程度(观察组),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FR值)与外周血液中炎症指标、FEV1占预计值%及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CFR值、FEV1%pre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FR值与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FEV1%pre呈正相关,与COPD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及气流受限有关.

    作者:黄昌成;何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的1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SDS得分为(30.3±6.4) 、SAS得分为(38.1±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疾病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以及生理维度得分与婚姻现状、医疗方式和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367~-0.566).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角度改善其负性情绪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秀;李景维;张淑荣;张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羟色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性研究进展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它与胃肠动力、内脏高教感性密切相关,参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发展,更深入的了解5羟色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的相关性,对深入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效果均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对5羟色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的进一步研究作参考与借鉴.

    作者:古巧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因素,并探寻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将手术室50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调查分析其压力源,采用手术室心理压力问卷对护士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另选取5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对其心理压力问卷调查.对观察组护士给予干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中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所占比例大,为96%,其余依次为工作负荷过重、害怕发生差错事故、患者不理解、自身业务能力不强;观察组护士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较为相近,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前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发生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较为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较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晶;方承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寻找肺结核治疗中肝损害有效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莫兰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损害发生率、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肝损害发生率及总肝损害发生率为2.33%和20.93%,均低于对照组的13.95%和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CD+/CD+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莫兰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初治肺结核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作者:苏琼;刘洪兰;徐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丙泊酚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状态下SP-B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B(SP-B)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治疗组(LPS+ Propofol组)和模型组(LPS组)每组10只.通过颈静脉注射LPS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湿/干比(W/D)值分析肺水肿严重程度;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肺组织中SP-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给予颈静脉注射LPS后,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较高的肺损伤评分,W/D值明显升高,同时肺组织中SP-B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PS组相比较,LPS+Propofol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较轻,肺损伤评分和W/D值较低,同时肺组织中SP-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药丙泊酚可以有效改善大鼠ALI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和肺水肿,同时上调肺组织中SP-B的表达水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揭示丙泊酚对于ALI状态下SP-B的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相关的信号通路.

    作者:王慧娟;冯社军;李军涛;武艳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评分和鼻炎体征评分,肺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鼻炎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可有效地控制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兴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顺尔宁治疗小儿肺炎对肺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顺尔宁治疗小儿肺炎对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科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顺尔宁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尤其对肺功能改善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提示顺尔宁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理想临床药物.

    作者:马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