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陈彬;林建伟

关键词:多个回归方程法,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 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
摘要:第十二讲 多个回归方程法多个回归方程法(method of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陈彬等,2004)是应用一个回归方程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的科学的扩展.每个方程有一个应变量指标,应变量是观测指标;在确定参考值范围中,一般不考虑自变量(协变量,仅用于求回归值,其个数用于求自由度),仅考虑应变量.从应变量的估计值即回归值出发,可应用许多确定多指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建立时要应用回归值、剩余标准差,而应用所建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判断相应的应变量指标正常与否.特别提出的是对每个受试者应建立其专用(相同自变量的受试者亦可用)的多个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每项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百分数的方法,有近似法、精确法.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快速康复方案(实验组)及传统治疗方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床周转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结根;蒋志宏;龙凤;张才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Meta分析

    目的 以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为对比,评价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外文献Pubmed数据库,同时检索国内文献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N组相比,EN组可提高胃癌全胃切除术的血红蛋白含量[WMD=3.66,95%CI(1.21,6.11)]和转铁蛋白含量[WMD=0.22,95 %CI(0.13,0.31)],缩短术后的住院时间[WMD=4.95,95%CI(-6.54,-3.37)],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38,95%CI(-6.54,-3.37)],体质量结果两组无差异.结论 与肠外营养相比,采用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进行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及早选择EN进行营养支持.

    作者:柴浩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的1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1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SDS得分为(30.3±6.4) 、SAS得分为(38.1±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疾病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以及生理维度得分与婚姻现状、医疗方式和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367~-0.566).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角度改善其负性情绪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秀;李景维;张淑荣;张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七氟醚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体温影响和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术后寒战的发生率.方法 6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七氟醚组和全凭静脉组(丙泊酚组)各30例,七氟醚组静脉诱导后全程采用七氟醚(1%~3%浓度)维持术中麻醉;全凭静脉组采用丙泊酚5~10mg/kg·h持续静脉泵注.在麻醉诱导后每半小时记录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在麻醉恢复室记录患者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妇科开腹手术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术中麻醉均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低温和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明显的术后寒战.

    作者:伍志超;王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行腹部手术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9例)和对照组(88例).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9例(17.76%),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88例(82.24%).单因素分析提示:感染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失血量、术后留置鼻胃管时间和上腹部手术比例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急诊手术、术中气管置管、术后静脉置管分布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上腹部手术(OR=5.26,95%CI:1.18~23.48)、手术时间长(OR=10.259,95%CI:2.56~41.04)和置胃管时间长(OR=4.00,95%CI:1.68~9.49)是影响老年腹部肿瘤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手术时间长和置胃管时间长可能增加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

    作者:董明;董彦君;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活化功能需要依赖血小板上的糖蛋白受体实现.编码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具有复杂的多态性,这些多态性直接影响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在血小板表面功能与数量的表达,从而影响血栓形成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认为目前对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未来有必要设计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及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来准确评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何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对大鼠脂肪肝定量诊断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验证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作用,从而发现其特点,明确优、劣势,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模型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一般饲料饲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每组分别在第8、12、16周随机取10只大鼠,以1.0%戊巴比妥钠(3.0 ml/100 g体重,ip)麻醉大鼠,称取体重,肝脏行CT检查后,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开腹,取肝右叶中部一块5mg组织用10%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病理表现:对照组切片示肝细胞无脂肪变性.模型组8周为单纯性脂肪肝,12周模型组为中~重度脂肪肝,16周始从脂肪性肝炎进展到脂肪性肝纤维化;16周肝组织有炎性坏死.CT示:对照组图像为肝实质密度均匀.模型组8周有明显的脂肪变,图像可见肝脏轻度增大,肝实质密度减低;12周后表现更为明显,肝脏进一步增大且出现肝缘圆钝,肝实质密度比血液还低;16周后肝实质密度继续降低.体重、脂变评分和CT评分:对照组8周分别为(515.13±40.12)、(1.00±0.00)、(62.3±7.4);模型组为(578.78±42.25)、(2.40±0.55)、(46.8±5.3).对照组12周分别为(592.45±49.23)、(1.00±0.00)、(61.5±6.8);模型组分别为(643.78±53.89)、(2.65±0.43)、(33.4±3.7).对照组16周分别为(683.34±35.69)、(1.00±0.00)、(60.9±7.5);模型组分别为(659.51±54.87)、(2.84±0.41)、(16.2±3.9).对照组与模型组间在不同时期体重、脂变评分和CT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HE染色确诊,轻度脂肪肝12例,中度10例,重度脂肪肝8例.按CT阈值标准的诊断符合率为53.3%;按血管相对密度值分级标准的诊断符合率为73.3%;按肝/脾CT值比值的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 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可用于脂肪肝的早期诊断;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肝脾CT值比值法两者的结合在脂肪肝的定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周选民;刘玥;胡承雷;曾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形成因素,并探寻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将手术室50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调查分析其压力源,采用手术室心理压力问卷对护士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另选取5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对其心理压力问卷调查.对观察组护士给予干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中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所占比例大,为96%,其余依次为工作负荷过重、害怕发生差错事故、患者不理解、自身业务能力不强;观察组护士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较为相近,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前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发生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各因子评分与对照组较为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较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晶;方承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16例,分对照组52例,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分析临床有效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TBIL、γ-GT和ALP均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56% vs.55.77%,P=0.028).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HBV相关性慢性淤胆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陈文;杨春;唐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第十二讲 多个回归方程法多个回归方程法(method of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陈彬等,2004)是应用一个回归方程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的科学的扩展.每个方程有一个应变量指标,应变量是观测指标;在确定参考值范围中,一般不考虑自变量(协变量,仅用于求回归值,其个数用于求自由度),仅考虑应变量.从应变量的估计值即回归值出发,可应用许多确定多指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建立时要应用回归值、剩余标准差,而应用所建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判断相应的应变量指标正常与否.特别提出的是对每个受试者应建立其专用(相同自变量的受试者亦可用)的多个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每项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百分数的方法,有近似法、精确法.

    作者:陈彬;林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o biloba extract,GBE)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GBE治疗.疗程12周,早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E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EDD上升、vWF下降、NO升高,氧化应激水平降低,UAE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BE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来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并明显降低患者的UAE,从而延缓早期DN的进展.

    作者:刘滇军;刘辉辉;李骏峰;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肠癌致肠梗阻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大肠癌致肠梗阻的病理类型、梗阻部位及预后.方法 选择在普外科住院的大肠癌致肠梗阻58例临床资料,分析易导致肠梗阻的大肠癌病理类型、梗阻部位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65岁患者术后2年存活率较低,与<65岁患者比较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左半结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概率较高,与右半结肠、直肠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8例患者中中分化腺癌36例(占62.07%),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未转移患者2年存活率明显高于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并肠梗阻以左半结肠高发,中分化腺癌多见,高龄和发生转移的患者术后存活期限较短.

    作者:凌华钢;冷祯文;颜惠华;史坚强;徐醒;张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与实验组9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的处理外,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主管护师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和第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第4周时明显.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光;张润;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检测Ⅱ型糖尿病糖调节正常一级亲属血清hs-CRP、TNF-α及IL-17的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糖调节正常一级亲属血清中hs-CRP、TNF-α及IL-17的水平及影响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体检中心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家属(子女、父母、兄弟姐妹)46例(一级亲属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一级亲属组和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其中BMI、HbA1c、TC、TG、HDL、hs-CRP、IL-17及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胰岛素抵抗指标为应变量,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变量BMI、HbAIc、TC、TG、HDL、hs CRP、I1-17、TNF-α等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BM1、hs-CRP、IL-17、TNF-α是影响Ⅱ型糖尿病糖调节正常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hs-CRP、IL17、TNF-α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家属呈高水平.BMI、hs-CRP、IL-17、TNF-α是影响Ⅱ型糖尿病糖调节正常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白晓苏;肖少梅;颜雯;廖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复可托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复可托对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收住院的296名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治疗组149例及对照组147例.两组均行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基础治疗,或联合应用β受体激动剂(LAB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A)或者氨茶碱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可托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患儿哮喘及感染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哮喘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喘息及发热方面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D+3、CD+4及CD+8;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其T细胞亚群变化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使用复可托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哮喘及感染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锦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作者:胡建忠;陈路;魏大成;古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肺功能、炎症指标及COPD严重程度(观察组),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FR值)与外周血液中炎症指标、FEV1占预计值%及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CFR值、FEV1%pre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FR值与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FEV1%pre呈正相关,与COPD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炎症反应及气流受限有关.

    作者:黄昌成;何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分析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结肠癌引发急性肠梗阻患者78例病历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转归及并发症.结果 右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27.2%和3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左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与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Ⅱ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30.0%,左半结肠Ⅰ期、Ⅱ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左半结肠Ⅰ期切除与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Ⅱ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后复发、转移率,1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围手术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老年左半结肠癌患者可耐受Ⅰ期切除吻合术,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近期死亡率.

    作者:熊育建;黄天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负性情绪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氩氦刀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负性情绪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氩氦刀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3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健康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27.6±8.3)分、(32.6±7.1)分,均低于病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为(57.22±11.25)分,处于较差水平;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与整体生活质量、功能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症状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负性情绪对中晚期肺癌患者氩氦刀术后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轻负性情绪,以改善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宋敏;吴晶;徐艳;蒋志红;李盼盼;彭瑞敏;陈晋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皖;吴赛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