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李钰;周波;付菱

关键词:氨吡格雷, 奥扎格雷, 脑血栓, 血小板
摘要: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11月入住的76例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奥扎格雷治疗组各3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患者体内CD63及CD62p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7和14天时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63和CD62p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CD63和CD62p水平均显著低于奥扎格雷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奥扎格雷组(均P<0.01或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均能显著抑制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控制血小板表达CD62p和CD63,但奥扎格雷的疗效更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机性访谈对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睡眠情况及手术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总分(123.67±2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8±36.84)分,提示观察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改善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睡眠状况及手术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粉尘螨滴剂治疗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疗法在不同年龄段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AR患者168例,按年龄分为A~E 5组,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6~18个月.对治疗前和治疗6、12和18个月后所有患者的鼻部症状、体征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体征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5组患者的显效率均为100%.5组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A组1例发生低烧,C组2例哮喘发作,E组2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治疗12、18个月巩固治疗阶段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无复发患者.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是治疗AR安全有效的方法,方便,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松桃;余妤;张霞;卢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层级护理方案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

    目的 探讨ICU层级护理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为临床防控ICU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综合ICU住院的1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感染控制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感染症状评分及感染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症状中,除皮肤及其他感染外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为3.49%(3/86例),低于对照组的11.76%(10/8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ICU层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明玉;邓敏;魏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内压监测在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颅内压(ICP)监测有针对性地控制颅内压,进而达到改善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颅内压监测,分为ICP组36例和非ICP组39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NICU监护时间和GOS预后评分.结果 ICP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9.4%,非ICP组患者为35.9%,前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两组患者在NICU监护时间比较,ICP组为(15.38±7.29)天,非ICP组为(26.34士15.63)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3个月时随访患者的GOS评分,ICP组[(4.17±1.16)分]优于非ICP组[(3.69±1.56)分,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可指导控制sTBI患者的颅内压,减少高颅压的继发脑损伤,提高脑灌注压,降低sTBI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谯飞;范润金;张逵;尚彬;刘毅;唐辉;任海波;邓学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对重度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治疗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血压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单给贝尼地平片3mg/次,1次/d;联合组在服用贝尼地平片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片6.25mg/次,2次/d,连续服药8周,并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在降低收缩压上的效果更为明显(t=2.286,P<0.05),两组在舒张压方面的控制效果无明显差异(t=-0.672,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及84.2% (x2=5.29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及7.8%(x2 =0.122,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对重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较为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沫轩;王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血压及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血压及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1月接受诊疗的123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抑郁症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合并抑郁者56例,对照组不合并抑郁者67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59士89.40)vs (219.51±89.41),t=2.970,P=0.004].观察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21±12.53) vs(138.57士9.94),t=3.277,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ngⅡ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506,P<0.001),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亦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平均收缩压显著增高,且AngⅡ水平与抑郁症状呈现正相关.

    作者:柳江海;王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予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补体水平、A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病理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前一时间点,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x2=3.9683,P=0.0464<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相比于传统的环磷酰胺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芬;李涛;郭永力;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FreKa鼻喂养管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FreKa经鼻喂养管和普通胃管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8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应用FreKa经鼻喂养管,对照组应用普通胃管鼻饲,观察患者留置胃管不良反应,比较两种方式的返流误吸、鼻咽部粘膜损伤、堵管脱管的发生率.结果 Freka经鼻喂养管置管成功率明显优于普通胃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留置胃管不良反应比较,FreKa经鼻喂养管在返流误吸、鼻咽部粘膜损伤、堵管脱管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普通胃管,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reka经鼻喂养管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鼻饲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胡永波;扬艳;胡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Ⅰa C80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血小板膜糖蛋白(GP)基因C807T变异和缺血性脑卒中(IS)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广泛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每个研究提取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NOS量表评估.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比值比(OR),使用Q检验检测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运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异质性的可能来源,Egger's(埃格)测试和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总共15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发现GP Ⅰa C807T多态性T等位基因或TT基因型增加了亚洲人对IS的易感性(807T等位基因:OR 1.31,95%CI为1.15~1.50,P<0.0001;807TT基因型:OR1.44,95%CI为1.09~1.88,P=0.009).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GPⅠa-807 T等位基因或TT基因型增加了IS的发病风险.但该结论仍需大样本研究在不同人种中进一步验证,也应分析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作者:周立;邱亚;柳华;刘伟;熊利;杜鑫;何志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及β-AP Tau蛋白的变化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的变化.方法 筛选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3月行脑脊液检查的患者67例,按是否为急性脊髓炎将患者分为疾病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行血清及脑脊液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SAlb无明显差异(P>0.05);CAlb和QAl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gG、CIgG、IgG指数和IgG-syn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OCB阳性患者9例,阳性率为2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AP、脑脊液β-AP、血清Tau蛋白和脑脊液Tau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就已经出现血脑屏障损害,SAlb、CAlb及QAlb能作为判断血脑屏障损害的指标,并用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非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异常,提示其疾病的发生和自身免疫相关;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β-AP及Tau蛋白未出现明显异常,提示早期急性脊髓炎尚未出现神经功能的损害,对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玉兰;叶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和内镜下血肿清除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组各44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占比略低于内镜血肿清除组,而术后发生再出血患者及脑脊液漏患者占比略高于内镜血肿清除组,但两组间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均P>0.05).②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患者的残余血肿量与内镜血肿清除组比较明显偏高,而血肿清除率明显较低,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③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的占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术后3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差异较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将会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双豹;赵伟然;邓一洁;汪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入院的15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78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24.4)ml,住院时间为(7±2.8)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88±57.9)ml,住院时间为(13±6.2)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1.03%和77.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强;何和平;沈泽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各40例.对比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患者完成手术后选择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T1时,芬太尼组患者的MAP及HR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在T2~T4时,芬太尼组MAP及HR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少于芬太尼组(P<0.05);术后出现呛咳、躁动及心动过速等症状的概率,舒芬太尼组少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完成拔管的48小时,对患者实施静态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动态VAS评分方面,舒芬太尼组低于芬太尼组(P<0.05).在完成手术后,选择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例数,舒芬太尼组少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针对患者实施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的过程中,选择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完成手术后,获得了较高的麻醉恢复质量.此外,在降低临床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以及完成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面,也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冯麟;邓建平;谢颖;伍志超;袁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铁缺乏对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铁缺乏时对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用低铁饲料喂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每周行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液学参数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IGF-1并称重.结果 ①4周后实验组大鼠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②两组大鼠体重均有增加,实验组增幅较小;实验组血清IGF-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缺乏可以抑制大鼠IGF-1的分泌,从而导致大鼠生长发育缓慢.

    作者:秦楠;呼延武;马雅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 ACS)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90例高危NSTE 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心血管不良事件、TIMI血流分级及并发症上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血管远端堵塞、治疗中无返流、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和治疗后的TIMI血流分级中的2级、3级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出血并发症、治疗前的TIMI血流分级和治疗后的TIMI血流分级0级和1级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NSTE ACS安全有效,可改善TIMI血流分级,增加组织灌注,降低并发症.

    作者:王德荣;魏朝阳;余巍;邓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治疗的15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简单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重度子痫前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育儿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1周及2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育儿自我效能感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娅娟;熊丽;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点穴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梗塞手功能障碍

    目的 观察在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基础上,尽早采用点穴加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手动能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严重手功能障碍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除使用常规的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外,还采用了点穴治疗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只使用常规的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功能障碍恢复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手功能部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手Ⅷ)和巴氏指数(BI)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手功能障碍恢复的该两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基础上,尽早采用点穴加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传统针灸加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新;白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盘多肽对MDS患者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胎盘多肽对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造血细胞[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 Fas ligand,Fas)和骨髓细胞配体(Bone marrow cell Fas ligand,FasL)]的表达.体外培养使用胎盘多肽,并观察其对两组造血功能以及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DS患者不同病种的Fas表达不同,幼红细胞性顽固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erythroblastic,RAEB)患者明显低于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患者,过量的幼红细胞性顽固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t)患者明显低于RAEB患者,三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患者的CFU-GM和CFU-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入胎盘多肽对对照组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单位(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Generating units,CFU-GM)和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Red cellsColony forming unit,CFU-E)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升高MDS患者的CFU-GM和CFU-E(P<0.05),浓度越大,升高越明显.MDS患者造血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加入胎盘多肽后明显降低MDS患者的细胞凋亡.结论 MDS患者的Fas和FasL的表达异常,胎盘多肽可能通过降低造血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正常造血.

    作者:王清;丁倩;黄竹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发育阶段视神经移植物对横断成年大鼠视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视神经移植物对成年大鼠中枢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发育阶段的视神经移植到成年大鼠视神经的断端,并与其自身的坐骨神经移植物作对照,运用HE染色、镀银染色及神经示踪等方法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的视神经移植物对成年大鼠横断视神经修复的影响.结果 胚胎18天大鼠视神经移植物与坐骨神经移植物一样,在移植到成年大鼠视神经后20天,有大量的轴突穿过了移植区,经HRP伤侧眼球内注射顺行示踪显示,在视神经到达的靶区上丘出现了阳性标记的神经元,但这种现象在出生后大鼠视神经移植物的移植后从未见到,但如果移植物愈早,那么成年大鼠视神经近侧断端长出的纤维就愈多愈长.结论 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膜上可能存在着抑制神经元突起生长的物质,这些物质可抑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再生延长及功能重建.

    作者:何家全;杨忠;蔡文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识别和手术治疗促进颞叶内侧癫痫预后

    颞叶内侧癫痫是常见的部分性癫痫.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颞叶内侧癫痫为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癫痫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颞叶内侧癫痫.癫痫手术治疗是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识别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并行早期手术治疗,将促进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预后.本文就早期识别和手术治疗促进颞叶内侧癫痫预后做一述评,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借鉴.

    作者:周东;鄢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