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机性访谈对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王磊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 Kawase入路, 颅底脑干肿瘤, 心理状况
摘要: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睡眠情况及手术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总分(123.67±2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8±36.84)分,提示观察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改善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睡眠状况及手术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分离培养SD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研究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方法 分离新生24小时内SD大鼠端脑及中脑,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进行NSCs体外扩增培养及传代.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nestin、GFAP、NF 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增殖活性好,6~7天后生长成由上百个细胞组成的大克隆球,nestin呈阳性表达.经诱导分化后,克隆球间存在网络状结构,GFAP和NF 200呈阳性表达.结论 实验中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方向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

    作者:黄学平;郑捍东;叶维霞;吴文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10例,按照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浆中水平分为A组(Hcy<10μmol/L)、B组(10 μmol/L≤Hcy<20 μmol/L)和C组(Hcy≥20μmol/L).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生活能力量表(ADL)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B、C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A组均降低,且C组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而B、C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较A组均升高,且C组评分较B组显著升高.结论 老年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且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Hcy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刘薇;马鑫;刘楠;李冰;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机性访谈对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睡眠情况及手术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总分(123.67±2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8±36.84)分,提示观察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改善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睡眠状况及手术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干预

    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生存率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及患病会在未来几十年明显增多.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监管机构批准的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在血管性痴呆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前景,但对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仍存在争议,且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及高昂费用阻碍这些药物的广泛临床引用;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阻止卒中后认知功能减退;目前为止,没有充分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干预,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前瞻性级向随访去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及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正确诊断原则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入院时被误诊为垂体腺瘤的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结果及磁共振(MRI)表现.结果 垂体腺瘤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垂体增生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如甲减相关症状、周围器官受压致视力障碍等症状,MRI示垂体明显增大等,在临床工作中不易区分.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所致垂体增生易误诊为垂体腺瘤,但是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和规范的诊治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莫永彪;霍钢;杨刚;王晓澍;郑履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识别和手术治疗促进颞叶内侧癫痫预后

    颞叶内侧癫痫是常见的部分性癫痫.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颞叶内侧癫痫为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癫痫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颞叶内侧癫痫.癫痫手术治疗是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识别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并行早期手术治疗,将促进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预后.本文就早期识别和手术治疗促进颞叶内侧癫痫预后做一述评,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借鉴.

    作者:周东;鄢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26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破裂组(n=200)和未破裂组(n=6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相关特征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较高的危险因素有动脉瘤家族史(OR=14.335,95%CI=3.172~64.785)、吸烟史(OR=18.225,95%CI=4.42,8~75.034)、后交通动脉瘤(OR=4.264,95%CI=1.642~11.071)和中等动脉瘤(OR=5.640,95%CI=2.331~213.640).结论 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瘤家族史、中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和吸烟史.

    作者:邓志刚;张秋生;何毅;伍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予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补体水平、A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病理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前一时间点,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x2=3.9683,P=0.0464<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相比于传统的环磷酰胺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芬;李涛;郭永力;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为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我院2010~2012年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药物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结果 2010~2012年我院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0.30%.3年来伏立康唑销售金额逐渐取代伊曲康唑位居第一位;而伊曲康唑的用药频度一直占据榜首.结论 2010~2012年我院抗真菌药物销售金额呈稳步增长趋势,抗真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随着药物发展,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已在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王芳;邸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层级护理方案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

    目的 探讨ICU层级护理对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为临床防控ICU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综合ICU住院的1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感染控制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感染症状评分及感染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症状中,除皮肤及其他感染外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为3.49%(3/86例),低于对照组的11.76%(10/8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ICU层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明玉;邓敏;魏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80岁的帕金森病患者与同期69例<70岁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及受损程度、非运动症状、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和非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龄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较对照组重,震颤症状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龄组患者运动障碍受损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患者情感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帕金森病患者对美多巴试验反应性、药物疗效均较对照组差(均P<0.05),药物治疗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帕金森病患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高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症状不典型,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较明显,重度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非运动障碍症状发生率高;药物治疗反应性较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诊疗中应注意上述特征,做到及时准确、个体化、合理化治疗.

    作者:陈文广;郭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11月入住的76例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奥扎格雷治疗组各3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患者体内CD63及CD62p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7和14天时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63和CD62p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CD63和CD62p水平均显著低于奥扎格雷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奥扎格雷组(均P<0.01或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均能显著抑制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控制血小板表达CD62p和CD63,但奥扎格雷的疗效更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钰;周波;付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发育阶段视神经移植物对横断成年大鼠视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视神经移植物对成年大鼠中枢神经损伤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发育阶段的视神经移植到成年大鼠视神经的断端,并与其自身的坐骨神经移植物作对照,运用HE染色、镀银染色及神经示踪等方法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的视神经移植物对成年大鼠横断视神经修复的影响.结果 胚胎18天大鼠视神经移植物与坐骨神经移植物一样,在移植到成年大鼠视神经后20天,有大量的轴突穿过了移植区,经HRP伤侧眼球内注射顺行示踪显示,在视神经到达的靶区上丘出现了阳性标记的神经元,但这种现象在出生后大鼠视神经移植物的移植后从未见到,但如果移植物愈早,那么成年大鼠视神经近侧断端长出的纤维就愈多愈长.结论 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膜上可能存在着抑制神经元突起生长的物质,这些物质可抑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再生延长及功能重建.

    作者:何家全;杨忠;蔡文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CISS分型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不同病因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与CISS分型的关系.方法 测定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2小时内的308例脑梗死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CISS分型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心源性脑梗死(CE)组、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PAO)组、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组和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AA及PAO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可能是LAA、PAO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CISS分型的提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蓓;周东;何兰英;李怀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对重度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治疗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血压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单给贝尼地平片3mg/次,1次/d;联合组在服用贝尼地平片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片6.25mg/次,2次/d,连续服药8周,并每日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在降低收缩压上的效果更为明显(t=2.286,P<0.05),两组在舒张压方面的控制效果无明显差异(t=-0.672,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及84.2% (x2=5.29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及7.8%(x2 =0.122,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贝尼地平对重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较为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沫轩;王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血压及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血压及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1月接受诊疗的123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抑郁症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合并抑郁者56例,对照组不合并抑郁者67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59士89.40)vs (219.51±89.41),t=2.970,P=0.004].观察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21±12.53) vs(138.57士9.94),t=3.277,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ngⅡ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506,P<0.001),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亦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平均收缩压显著增高,且AngⅡ水平与抑郁症状呈现正相关.

    作者:柳江海;王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点穴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梗塞手功能障碍

    目的 观察在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基础上,尽早采用点穴加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手动能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严重手功能障碍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除使用常规的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外,还采用了点穴治疗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只使用常规的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功能障碍恢复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手功能部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手Ⅷ)和巴氏指数(BI)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的手功能障碍恢复的该两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针灸治疗加康复训练基础上,尽早采用点穴加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传统针灸加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新;白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伴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25例患者作为精神创伤组,其余55例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诺丁汉健康量袁(NHP)第一部分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创伤组患者SCL-90各项目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组GSES评分为(21.56±3.24)分,观察组为(24.93±4.27)分,两组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创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创伤组NH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疼痛外,其他5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安轩;王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进行治疗的15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简单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重度子痫前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育儿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1周及2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育儿自我效能感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娅娟;熊丽;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12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根据CCMD-3精神分裂症确定标准,将首次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均接受统一的基础治疗方案,实验组30例病人给予喹硫平,首次服用100 mg/d,随后根据患者病情计量递增;对照组26例病人给予氯丙嗪,首次服用100 mg/d,随后根据病情加量.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治疗.治疗后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实验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2%;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实验组11例发生副作用,发生率36.7%,对照组17例发生副作用,发生率65.4%,实验组副作用出现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少,值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志;迟强;栾中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