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儿童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差异的影响因素

黄燕;王玉琼

关键词: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知识, 态度行为
摘要:目的 寻求有效的方法以增长妇产儿童中心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其职业防护行为.方法 通过对成都市妇产儿童中心医院的679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以了解679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医院级别、教育背景、科室和职务是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均P<0.05).②医院级别是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③不同级别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④用LSD法两两比较显示,部级医院和市级医院、部级医院和区级医院,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及省级医院和区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30,P=0.016).⑤不同教育背景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本科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和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0,P=0.000),随着学历增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也增高.⑥护士长较普通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得分高(P=0.000).结论 应加强对市区级医院和低学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态度,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VEGF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近期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对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常规三维适形照射(3D-CRT)及调强照射(IMRT).用ELISA法检测患者放疗前1天、放疗开始后7天及1个月时的血清VEGF含量.按近期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比较近期疗效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放疗6~7周,共30~33次,总治疗剂量为60~66Gy.近期疗效评价:46例患者中CR 2例,PR 28例,NC 10例,PD 6例,有效率(CR+PR)为65.2%,无效率(NC+PD)为34.8%.有效组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开始后1周VEGF水平与放疗前相当,而放疗1个月时VEGF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是一个有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放疗敏感性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瑾璐;金龙;韩苏夏;郭希婧;何晨琛;田美丽;吴宁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 ACS)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90例高危NSTE 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心血管不良事件、TIMI血流分级及并发症上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血管远端堵塞、治疗中无返流、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和治疗后的TIMI血流分级中的2级、3级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出血并发症、治疗前的TIMI血流分级和治疗后的TIMI血流分级0级和1级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NSTE ACS安全有效,可改善TIMI血流分级,增加组织灌注,降低并发症.

    作者:王德荣;魏朝阳;余巍;邓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板间入路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4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后路椎板间入路12例及侧后方椎间孔入路12例,并进行0.5~2年的临床随访,以评价不同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与临床价值.结果 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经椎板间组较经椎间孔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C臂照射次数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分:经椎板间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83.3%,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1.7%,经椎间孔组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91.7%,末次随访优良率为9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后路椎板间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案.后路椎板间入路较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更加简单,且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毅;丁晓川;侯伟光;刘煊文;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Hoehn-Yahr分期评定、UPDRS评分和Webster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oehn-Yahr分期评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ehn-Yahr分期评定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oehn-Yahr分期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UPDRS评定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评定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Hoehn-Yahr、UPDRS评价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皓春;刘春平;税丽娟;刘小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机性访谈对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对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入院后进行4次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睡眠情况及手术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总分(123.67±22.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38±36.84)分,提示观察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配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改善经Kawase入路颅底脑干肿瘤切除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睡眠状况及手术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LA-A-B-DRB1单倍型与抗癫痫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HLA-A,-B,-DRB1单倍型与抗癫痫药物(AEDs)引发皮肤不良反应(cADRs)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一共纳入74例cADRs[包括13例患有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癫痫患者、70例对AEDs耐受的癫痫患者和71名健康对照者.HLA基因分型采用的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sequence-based-typing(SBT)法.结果 通过基因分型检测,一共发现27个HLA-A、46个HLA-B和33个HLA-DRB1等位基因.4个高频出现的单倍型为:HLA-A* 3303-B* 5801-DRB1* 0301,HLA-A* 0207-B* 4601-DRB1* 0901,HLA-A* 3001-B* 1302-DRB1* 0701和HLA-A* 1101-B* 1502-DRB1* 1202.基于整个人群分析,单倍型HLA-A*3303-B* 5801-DRB1* 0301在耐受AEDs的癫痫患者中出现的频率(10/70)高于在AEDs诱发皮疹的癫痫患者中出现的频率(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耐受AEDs的患者携带了单倍型HLA-A* 1101-B* 1502-DRB1*1202.健康对照与AEDs诱发皮疹的癫痫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EDs引发的重症皮疹(SJS和/或TEN)患者中,有7例患者携带单倍型HLA-A* 1101-B* 1502-DRB1*1202和HLA-A* 1101-B* 1502-DRB1*1501,并且这7例患者均服用卡马西平(CBZ).CBZ-cADRs的患者与CBZ耐受及健康对照组相比,上述两个单倍型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体型HLA-A* 3303-B* 5801-DRB1* 0301可能是保护性基因因素之一.在中国大陆癫痫患者中,单倍型HLA-A* 1101-B* 1502-DRB1*1202和HLA-A* 1101-B* 1502-DRB1*1501与AEDs诱发皮疹的发生有极大的关系.

    作者:吴欣桐;胡发云;周东;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注射用磷酸川芎嗪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磷酸川芎嗪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脂的干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即合理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清除氧自由基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川芎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脂(TC、TG、HDL、LDL)和神经功能(NIHSS评分、mR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8);治疗后观察组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不断改善趋势,但观察组NIHSS评分自治疗1周起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RS评分自治疗2周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磷酸川芎嗪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神经功能,对改善脑梗死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红霞;蒋林伟;郑秀琴;金犇;于苏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干预

    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生存率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及患病会在未来几十年明显增多.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监管机构批准的药物来预防或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在血管性痴呆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前景,但对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仍存在争议,且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及高昂费用阻碍这些药物的广泛临床引用;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阻止卒中后认知功能减退;目前为止,没有充分证据支持阿司匹林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干预,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前瞻性级向随访去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及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Ⅰa C807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血小板膜糖蛋白(GP)基因C807T变异和缺血性脑卒中(IS)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广泛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每个研究提取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NOS量表评估.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比值比(OR),使用Q检验检测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运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异质性的可能来源,Egger's(埃格)测试和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总共15个研究纳入Meta分析.发现GP Ⅰa C807T多态性T等位基因或TT基因型增加了亚洲人对IS的易感性(807T等位基因:OR 1.31,95%CI为1.15~1.50,P<0.0001;807TT基因型:OR1.44,95%CI为1.09~1.88,P=0.009).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GPⅠa-807 T等位基因或TT基因型增加了IS的发病风险.但该结论仍需大样本研究在不同人种中进一步验证,也应分析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作者:周立;邱亚;柳华;刘伟;熊利;杜鑫;何志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入院的15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78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2±24.4)ml,住院时间为(7±2.8)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88±57.9)ml,住院时间为(13±6.2)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1.03%和77.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强;何和平;沈泽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对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11月入住的76例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奥扎格雷治疗组各38例.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患者体内CD63及CD62p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7和14天时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D63和CD62p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CD63和CD62p水平均显著低于奥扎格雷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时段氯吡格雷组患者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奥扎格雷组(均P<0.01或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均能显著抑制进展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功能,控制血小板表达CD62p和CD63,但奥扎格雷的疗效更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钰;周波;付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缺损后依靠自身修复的能力很低.基因治疗为软骨退行性变的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方向,基因转染技术能使靶细胞大量表达软骨生长调控因子,有效地促进软骨生长和基质合成,达到修复软骨的目的.本文就基因治疗技术中的目的基因、基因运载体及其在软骨退变缺损区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邓尚;陈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路径表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路径表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90例断指再植患者中随机抽取45例作为实验组,4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加用优质护理路径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路径表后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此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值得在断肢再植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杨;秦花;覃岭;梁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及β-AP Tau蛋白的变化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的变化.方法 筛选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3月行脑脊液检查的患者67例,按是否为急性脊髓炎将患者分为疾病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行血清及脑脊液微量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β-AP、Tau蛋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患者SAlb无明显差异(P>0.05);CAlb和QAlb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gG、CIgG、IgG指数和IgG-syn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F-OCB阳性患者9例,阳性率为28.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AP、脑脊液β-AP、血清Tau蛋白和脑脊液Tau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就已经出现血脑屏障损害,SAlb、CAlb及QAlb能作为判断血脑屏障损害的指标,并用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非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异常,提示其疾病的发生和自身免疫相关;急性脊髓炎患者早期β-AP及Tau蛋白未出现明显异常,提示早期急性脊髓炎尚未出现神经功能的损害,对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玉兰;叶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环孢霉素A在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氧代谢中的效果

    目的 评价环孢霉素A在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神经功能及氧代谢中的效果.方法 将5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分别于治疗1、3、7、14d采集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检测糖分解烯醇酶(2-phospho-D-glycerate hydrolase,NSE)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比较两组NSE及MBP水平,观察CsA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并于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CaO2、CERO2、CjvO2及SjvO2,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观察CsA对患者氧代谢的影响;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CsA治疗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和MB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氧代谢指标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GCS和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应用于DAI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氧代谢,并可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成明;范双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伴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25例患者作为精神创伤组,其余55例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诺丁汉健康量袁(NHP)第一部分对两组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创伤组患者SCL-90各项目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组GSES评分为(21.56±3.24)分,观察组为(24.93±4.27)分,两组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创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创伤组NH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疼痛外,其他5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精神创伤对癌症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安轩;王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经肾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予静脉滴注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补体水平、ANA、ds-DN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病理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前一时间点,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血白蛋白、C3、C4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实验组治疗1、3个月后的ANA、ds-DNA和SLEDAI及AI、C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x2=3.9683,P=0.0464<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相比于传统的环磷酰胺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彦芬;李涛;郭永力;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铁缺乏对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铁缺乏时对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用低铁饲料喂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每周行内眦静脉采血,检测血液学参数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IGF-1并称重.结果 ①4周后实验组大鼠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浓度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②两组大鼠体重均有增加,实验组增幅较小;实验组血清IGF-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缺乏可以抑制大鼠IGF-1的分泌,从而导致大鼠生长发育缓慢.

    作者:秦楠;呼延武;马雅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和内镜下血肿清除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和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组各44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占比略低于内镜血肿清除组,而术后发生再出血患者及脑脊液漏患者占比略高于内镜血肿清除组,但两组间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均P>0.05).②小骨窗血肿清除组患者的残余血肿量与内镜血肿清除组比较明显偏高,而血肿清除率明显较低,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③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的占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术后3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患者差异较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将会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双豹;赵伟然;邓一洁;汪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对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80例,A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B组给予喹硫平治疗,C组给予利培酮治疗,8用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42.50%,低于B、C组的58.75%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6、12个月时,B、C组GLU、2hPBG、TG、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前后GLU、2hPBG、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较慢,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适宜于伴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用.

    作者:侯云跃;陈黎明;范林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