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通;张静;张美玲
目的 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痰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 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文波;苏永智;张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格拉司琼及加强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均接受术前术后抗生素治疗及相关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麻醉插管前3mg格拉司琼静脉注射、对照组则给予5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对照组为40.8%,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18.3±5.3)h、肠蠕动恢复时间(10.5±2.8)h均短于对照组(23.7±5.9)h和(13.7±3.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周和5周生活质量评分为(110.1±7.2)分和(120.7±7.6)分,均高于对照组(107.6±7.5)分和(117.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格拉司琼及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毅;孙婉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需行再次剖宫产的孕妇122被按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具新式剖宫产术史,观察组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两组均按原术式再次进行剖宫产术,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行再次剖宫产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进腹时间、总手术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疤痕宽度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腔总粘连率分别为68.8%和82.0%,观察组总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粘连和轻度粘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粘连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较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小,可作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首选术式.
作者:罗思通;张静;张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获得1年以上随访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B组42例采用克氏针联合支架进行外固定术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愈合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肢缩短均达到解剖复住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功能恢复:C1、C2型骨折患者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患者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C1、C2型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都可作为一种选择,无优劣之分;C3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比锁定加压钢板效果好,可作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吴文侠;安智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南充市中心医院151例MHD患者(研究组)作自评量表式调查,计算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与四川常模(四川组)、上海MHD患者(上海组)比较;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控制指标并作单因素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四川常模(P<0.01);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活力四维度的值明显低于上海组患者(P<0.01),其余四维度得分除生理功能外,均低于上海MHD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透患者生理健康总分的变量有年龄、Kt/v、营养状况、婚姻;影响心理健康总分的变量有血压、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Kt/v.结论 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下,生活相对贫困,文化程度偏低,收入相对偏少,并发症控制相对较差这些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祖君;冯胜刚;谢席胜;夏梦迪;林昌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减少肺结核复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3年1~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复治肺结核10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10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盗汗、胸闷、气紧、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107例患者中初治化疗方案不合理40例,不规律用药60例,前两者总和为100例,占93.5%,初治化疗方案合理、规律用药且满疗程复发病例为7例,占6.5%.107例患者中来自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39例,占36.4%,78例患者初次就诊于县医院及县以下乡镇医院,占72.9%,41例为板式免费抗痨药抗痨治疗,占38.32%.107例复治患者中显效者73例,有效者26例,总有效率为92.5%,无效8例,占7.5%.结论 造成肺结核复治的主要原因是初始治疗方案不合理或不规律用药.规范化的治疗是减少肺结核复治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建;梁宗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热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肿瘤科在初始阶段拒绝高频热疗的患者70例,采用一对一访谈调查其拒绝原因,知情访谈后拟将同意进行热疗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劝导;干预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使70例患者全部接受高频热疗,但两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结果 认知缺陷、心理问题、家庭经济负担等是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访谈人次的75.71%、72.86%和38.57%.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干预组患者疗效总体满意为33例(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48.6%),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当肿瘤患者对高频热疗有拒绝心理时,热疗师应积极参与就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曾拒绝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接受该辅助治疗并提高其疗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郑胡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与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治疗组(观察组)36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17±0.54)、(3.48±1.27)、(3.37±1.25)、(2.38±1.04)天,均低于对照组(1.78±0.74)、(4.21±1.77)、(4.28±1.61)、(3.11±1.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LP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炎性介质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缩短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祥峰;杨日高;吴国庆;谭云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及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38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分为MRCP组和非MRCP组各690例.结果 术前行MRCP检查较非MRCP检查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腹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患者行LC术前行MRCP检查是必要的,可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祁军安;江奎;李宗芳;朱海林;卢振华;梁容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47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13例和干预组234例.对照组按高血压常规治疗并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干预组患者除按对照组治疗外,还定期参加以高血压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培训.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服药依从性、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完成试验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文武;黄立;汪代杰;胡慧;高毅滨;王玉兰;王斌;袁云华;尹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82例成人急性会厌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例均静脉内给予足量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治疗,同时行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82例中气管切开术2例,会厌切开4例.平均治疗6天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治疗成人急性会厌炎的重点是抗感染、消除水肿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并发会厌脓肿者应酌情切开脓肿.
作者:佘国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9倒不能手术或不同意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希罗达化疗: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2次/天,连用14天后停药7天,21天为1周期,共2周期.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60~66 GY/30~33/6~7W.治疗结束4周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两组的1、2、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5.7%和64.7%(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55.9% (P<0.05),2年生存率分别51.4%和37.1%(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31.4%和23.5%(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消化道症状、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副反应轻,但对2、3年生存率无影响.
作者:张欣平;李光明;郭翠华;文世民;付曦;胡欣;冯玲燕;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维持性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以持续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营养指导患者,共随访6个月,对患者在一体化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同时对管理当天、管理后6个月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者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和SGA评分及自我管理测评分值较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春;龚蓉;朱瑞蓉;刘敏;张道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具有复杂分子发病机制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早期主要由病毒感染、毒素(如酒精、黄曲霉素等)或代谢等因素引起肝脏机能发生一系列异常变化,以及单个或多个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突变造成.但这些都与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改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关键信号通路的开发,对于肿瘤的治疗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人们致力于通过对肿瘤作用机理及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来研发相关的肿瘤靶向药物,而且主要瞄准这些通路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特征及异常变化所导致的结果等方面.目前,多靶点、多抑制剂药物的开发已成为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这对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开创了肝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对一些与肝癌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做一述评.还就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物做一概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阅与借鉴.
作者:李汛;白仲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低血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1例)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乙组(22例)经外周静脉补钾.结果 不同时段相同时间甲组患者血气分析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救治低血钾症较经外周静脉补钾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颖;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时临时心脏起搏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8例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例患儿病程短,呈暴发趋势,入院后迅速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临床症状好转,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放弃治疗,6例预后良好.结论 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方法简单、起效迅速、效果稳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抢救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生命的有效方法.
作者:汤磊;刘成军;朱叶芳;郭汉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为明显.结论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劝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癌因性疲乏(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癌症,且评估存在CRF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简明量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生命质量量表测定.经MI技术2次干预后,再进行重测.结果 MI实施前后,患者疲乏程度、抑郁焦虑水平、生命质量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I在CRF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探索与应用.
作者:张坤;金家贵;曹东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ERCP联合腹腔镜对于预防困难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作用.方法 分析收治的579例困难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两镜联合治疗组282例(联合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297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发生率、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镜联合治疗组280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联合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5.7±26.5)ml和(142.1±22.6)min(P<0.001)、术中出血量为(35.2±11.6)ml和(81.5±19.2)min(P<0.001)、住院时间为(6.5±1.2)d和(10.2±2.8)d(P<0.001)、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9±2.1)d和(5.2±2.7)d(P<0.001),联合组术后无胆瘘发生.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可以减少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波;李汛;周文策;孟文勃;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肺外结核因存在标本难获得、标本量少、标本舍菌量少以及结核菌分布不均等自身特点,使传统诊断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诊断目标.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用于肺外结核诊断较为新颖的方法,以其简便、快捷,且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等优点,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就二者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以供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杨祎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