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临床效果观察

侯颖;李雪梅

关键词:低血钾症, 肌力, 床旁心电图, 血气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低血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1例)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乙组(22例)经外周静脉补钾.结果 不同时段相同时间甲组患者血气分析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救治低血钾症较经外周静脉补钾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机性访谈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癌因性疲乏(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癌症,且评估存在CRF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简明量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生命质量量表测定.经MI技术2次干预后,再进行重测.结果 MI实施前后,患者疲乏程度、抑郁焦虑水平、生命质量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I在CRF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探索与应用.

    作者:张坤;金家贵;曹东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管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47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13例和干预组234例.对照组按高血压常规治疗并根据血压调整用药.干预组患者除按对照组治疗外,还定期参加以高血压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培训.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服药依从性、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完成试验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治疗率、血压控制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文武;黄立;汪代杰;胡慧;高毅滨;王玉兰;王斌;袁云华;尹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低血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1例)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乙组(22例)经外周静脉补钾.结果 不同时段相同时间甲组患者血气分析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救治低血钾症较经外周静脉补钾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颖;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应用价值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以控制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cda C18(250mm×4.6mm,5μm),以1.0%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 =1439.85+ 15092.691C r=0.9994其中:A为平均峰面积,C为样品浓度.相关系数r=0.9994,可见在1.416μg/ml~3.304μg/ml的浓度之间,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盐酸法舒地尔低检测限为3.15ng.结论 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春艳;谢学渊;任婷麟;邢焕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痰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 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文波;苏永智;张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女性X线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乳腺X线片上乳腺密度及女性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探讨女性X线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700例(其中门诊1020例,体检680例)女性进行乳腺X线摄影和问卷调查,按X线片上乳腺密度分型后纳入高、低密度组,探讨乳腺密度及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殖生育情况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初潮年龄(P=0.000)、产次(P=0.000)、流产次数(P=0.000)、婚姻状况(P=0.005)、心理素质(P=0.000)、饮酒情况(P=0.008)及是否发生过性关系(P=0.034)、生产(P=0.002)、绝经(P=0.000)、服用过避孕药(P=0.046)、职业(P=0.000)、文化程度(P=0.000)及性格特点(P=0.016).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产次(P=0.073)、流产次数(P=0.000)、职业(P=0.042)、心理素质(P=0.013)、绝经情况(P=0.000).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初潮年龄、产次、流产次数、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素质、性格特点、饮酒习惯、性生活关系、生产、绝经、避孕药服用情况是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对高密度人群诊断时应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乳腺癌的筛查,寻找可靠的量化评估乳腺密度的方法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徐卫云;赵洁玉;张靖;赵丽娟;林华;陈湘;李科;杨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LC术前MRCP检查在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及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38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分为MRCP组和非MRCP组各690例.结果 术前行MRCP检查较非MRCP检查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腹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患者行LC术前行MRCP检查是必要的,可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祁军安;江奎;李宗芳;朱海林;卢振华;梁容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白介素-18、-10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16例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116例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1或P<0.05).结论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IL-18升高,IL-18与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调,可能加重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

    作者:蒋倩;王强;杨大春;孙梅芹;马双陶;张彦;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与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与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普外科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治疗组(观察组)36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17±0.54)、(3.48±1.27)、(3.37±1.25)、(2.38±1.04)天,均低于对照组(1.78±0.74)、(4.21±1.77)、(4.28±1.61)、(3.11±1.1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LPS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优于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炎性介质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缩短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祥峰;杨日高;吴国庆;谭云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外结核的免疫及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

    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肺外结核因存在标本难获得、标本量少、标本舍菌量少以及结核菌分布不均等自身特点,使传统诊断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诊断目标.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用于肺外结核诊断较为新颖的方法,以其简便、快捷,且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等优点,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就二者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以供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作者:杨祎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行胃肠外科手术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3、4、5周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术后5周,研究组甲级愈合显著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6.55%),显著低于对照组13例(21.31%)(P<0.05).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春萍;何玉霞;李小斌;任小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ERCP联合腹腔镜对困难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ERCP联合腹腔镜对于预防困难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作用.方法 分析收治的579例困难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两镜联合治疗组282例(联合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297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发生率、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镜联合治疗组280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联合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5.7±26.5)ml和(142.1±22.6)min(P<0.001)、术中出血量为(35.2±11.6)ml和(81.5±19.2)min(P<0.001)、住院时间为(6.5±1.2)d和(10.2±2.8)d(P<0.001)、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9±2.1)d和(5.2±2.7)d(P<0.001),联合组术后无胆瘘发生.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可以减少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波;李汛;周文策;孟文勃;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结肠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内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22例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70±16.24)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40±2.12)m1;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小时,平均(26±2.68)小时;住院5~8天,平均(7±0.44)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电子肠镜联合手术完成结肠镜无法治疗的结肠息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建国;刘江山;黄龙;周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片对Ⅱ型糖尿病并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并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上,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曲美布汀片200mg 3次/日、黛力新1片1次/日;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片20 mg 3次/日口服.结果 治疗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片能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并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王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持续一体化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探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维持性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以持续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营养指导患者,共随访6个月,对患者在一体化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同时对管理当天、管理后6个月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者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和SGA评分及自我管理测评分值较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春;龚蓉;朱瑞蓉;刘敏;张道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DWI结合flair对脑梗塞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flair对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9月578例资料完整的脑梗塞病例,计算MRI各序列对超急性期、急性期、慢性期脑梗塞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对超急性期<6小时及慢性期≥11天脑梗塞,DWI序列及DWI结合flair的检出率均明显比T1WI、T2WI、Flair序列高,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期(>6小时~10天以内)脑梗塞,T1WI、T2WI、Flair序列的检出率与DWI序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序列影像诊断与临床符合率高的是DWI,而DWI结合flair得出的诊断与临床符合率更高.结论 DWI结合flair是脑梗塞分期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脑梗塞不能只作常规的T1WI和T2WI,还应加作flair、DWI,这对鉴别新、旧脑梗塞尤其重要.

    作者:余帮龙;母其文;陈华平;张福洲;祝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

    目的 探讨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同一治疗小组完成20例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情况等.结果 2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2.05±13.90)min,术中出血量(125.50±28.9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70±1.26)个,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0±0.64)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8.7天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新“肚脐”形态良好.结论 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不复杂,安全性高,腹部美容效果明显,肿瘤根治性可靠.

    作者:邓亨怡;黄雄;沈健;解小宏;李念;何山;卜君;张远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的肝癌经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近10年对35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查增强CT、MRI,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未出现胆瘘、胃、肠道瘘及膈肌损伤、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MRI、甲胎蛋白,肿瘤完全消融患者32例(91.4%),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61.6%、53.6%.结论 特殊部位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射频消融的效果,同时也为合并肝硬化、肝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辉;徐新保;刘承利;何晓军;张洪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 T4、TS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T4及TSH等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来院就诊的110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依据患者的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62例及中青组(年龄<60岁)48例;依据患者术前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分为较低组(TSH≤1.6mIU/L)67例及较高组(TSH> 1.6mIU/L)4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T3、T4、fT3、fT4水平.结果 治疗前各组指标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老年组患者的fT4较中青组明显下降(P<0.05);较高组患者的T3、T4、fT3、fT4水平比较低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患者的残存健侧腺叶可在一定程度上代偿甲状腺的功能,但老年患者及基础TSH较高患者的代偿能力较差,一般需要给予药物替代治疗.

    作者:柯章明;汤彪;孙圣荣;叶财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初始拒绝高频热疗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热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肿瘤科在初始阶段拒绝高频热疗的患者70例,采用一对一访谈调查其拒绝原因,知情访谈后拟将同意进行热疗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劝导;干预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使70例患者全部接受高频热疗,但两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结果 认知缺陷、心理问题、家庭经济负担等是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访谈人次的75.71%、72.86%和38.57%.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干预组患者疗效总体满意为33例(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48.6%),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当肿瘤患者对高频热疗有拒绝心理时,热疗师应积极参与就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曾拒绝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接受该辅助治疗并提高其疗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郑胡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