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C术前MRCP检查在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研究

祁军安;江奎;李宗芳;朱海林;卢振华;梁容瑞

关键词:MRCP检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及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38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分为MRCP组和非MRCP组各690例.结果 术前行MRCP检查较非MRCP检查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腹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患者行LC术前行MRCP检查是必要的,可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椎体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放疗组23例,采用6MV X射线外照射,3Gy/次,5次/周,总剂量30Gy;联合组22例,首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稳定椎体,随后给予局部放疗,方法同放疗组.采用VRS/NRS法对疼痛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疼痛缓解程度,采用ECOG体力状况评分标准评价行为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其中放疗组疼痛缓解率73.9%(17/23),行为状态改善率78.3%(18/23);联合组疼痛缓解率95.5%(21/22),行为状态改善率90.9%(20/2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骨转移癌较单独放疗疼痛缓解率明显增强,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迎春;王卓敏;任丽;张文华;张小玉;余娟;陈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初始拒绝高频热疗肿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热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肿瘤科在初始阶段拒绝高频热疗的患者70例,采用一对一访谈调查其拒绝原因,知情访谈后拟将同意进行热疗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劝导;干预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使70例患者全部接受高频热疗,但两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结果 认知缺陷、心理问题、家庭经济负担等是患者拒绝高频热疗的主要原因,分别占访谈人次的75.71%、72.86%和38.57%.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热疗效果;干预组患者疗效总体满意为33例(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例(48.6%),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当肿瘤患者对高频热疗有拒绝心理时,热疗师应积极参与就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曾拒绝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接受该辅助治疗并提高其疗效,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郑胡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

    目的 探讨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同一治疗小组完成20例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情况等.结果 2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2.05±13.90)min,术中出血量(125.50±28.9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70±1.26)个,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0±0.64)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8.7天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新“肚脐”形态良好.结论 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不复杂,安全性高,腹部美容效果明显,肿瘤根治性可靠.

    作者:邓亨怡;黄雄;沈健;解小宏;李念;何山;卜君;张远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持续一体化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探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维持性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以持续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营养指导患者,共随访6个月,对患者在一体化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同时对管理当天、管理后6个月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者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和SGA评分及自我管理测评分值较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春;龚蓉;朱瑞蓉;刘敏;张道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压力气枪使用中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医用压力气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以及防护后的效果评价.方法 准备好实验用的压力气抢、噪音监测仪以及有机玻璃防护箱,选用相同的待干燥的物品,对比使用防护箱前后在0.2m、3m、5m、10m距离时噪音数据,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对不同时段的噪音数据进行研究,观察操作者的舒适度状态.结果 噪音的分贝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实施防护之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噪音量下降了15%;操作者的满意度从70%上升到95%,达到医院优质服务满意度90%的标准.结论 噪音污染的危害十分严重,管理者和操作者都有责任致力于职业防护工作.职业防护的过程充满挑战,也伴随了成就感.完善中国噪音污染防治立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陈慧;兰亚佳;黄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型选择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3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分型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34例腹股沟疝按Gilbert和Rutkow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34例,Ⅲ型40例,Ⅳ-Ⅴ型30例,Ⅵ型2例,Ⅶ型6例.将Ⅰ型、Ⅱ型划为A组(56例),Ⅲ型划为B组(40例),Ⅳ-Ⅶ型划为C组(38例).三组分别采用Lichtenstein手术、Rutkow手术和腹膜前修补手术.比较三组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134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三组间A组采用Lichtenstin手术,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应根据术中分型来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可避免盲选术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全勇;何山;朱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结节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 T4、TS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T3、T4及TSH等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来院就诊的110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依据患者的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62例及中青组(年龄<60岁)48例;依据患者术前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分为较低组(TSH≤1.6mIU/L)67例及较高组(TSH> 1.6mIU/L)4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T3、T4、fT3、fT4水平.结果 治疗前各组指标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老年组患者的fT4较中青组明显下降(P<0.05);较高组患者的T3、T4、fT3、fT4水平比较低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患者的残存健侧腺叶可在一定程度上代偿甲状腺的功能,但老年患者及基础TSH较高患者的代偿能力较差,一般需要给予药物替代治疗.

    作者:柯章明;汤彪;孙圣荣;叶财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普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超普疝装置(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患者共55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愈后等信息.录入电脑,采用x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切口浆液肿发生率、异物感、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渚留发生率、阴囊水肿及血肿发生率、术后疼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作者:聂彬;彭珂;王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对比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获得1年以上随访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B组42例采用克氏针联合支架进行外固定术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愈合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肢缩短均达到解剖复住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功能恢复:C1、C2型骨折患者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患者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C1、C2型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都可作为一种选择,无优劣之分;C3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比锁定加压钢板效果好,可作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吴文侠;安智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iRNA-45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miRNA-451(miR-451)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影响,探讨miRNA-451时结肠癌细胞侵袭力的作用价值.方法 化学合成miR-451 mimics,脂质体包裹转染SW480细胞,分为miR-451转染组、无关序列转染组及对照组(未处理),荧光染料标记法检测转染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分析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及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能力情况.结果 miRNA-451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能力和凋亡情况无显著影响,但是对其侵袭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451mimics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具有抑制作用,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力具有抑制效果,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刘劲松;房修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6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为明显.结论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劝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深静脉微泵泵钾治疗低血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低血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1例)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乙组(22例)经外周静脉补钾.结果 不同时段相同时间甲组患者血气分析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床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深静脉利用微泵补钾救治低血钾症较经外周静脉补钾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颖;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西部人群K-ras基因SNP位点多态性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探讨检测K-ras基因突变对胰腺癌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70例健康良性对照与66例病理证实胰腺癌患者,提取石蜡组织基因组DNA,使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进行K-ras基因突变分析.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胰腺组织未检出阳性;66例胰腺癌组织中,8例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位点位于K-ras 12c1G)突变,通过Fish-er's精确检验统计分析,x2值为21.329(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实验检测的其余两个位点K-ras12c2、K-ras 13未见突变.结论 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K-ras 12c1G)突变可能是胰腺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和信号.

    作者:李汛;芮少珍;严俊;何雯婷;周文策;张磊;孟文勃;白仲添;朱克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白介素-18、-10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116例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116例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18、IL-10等浓度变化.结果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IL-18、IL-10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老年非肥胖高血压患者(P<0.01或P<0.05).结论 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浆IL-18升高,IL-18与抗炎因子IL-10比例失调,可能加重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

    作者:蒋倩;王强;杨大春;孙梅芹;马双陶;张彦;杨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ERCP联合腹腔镜对困难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ERCP联合腹腔镜对于预防困难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作用.方法 分析收治的579例困难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两镜联合治疗组282例(联合组)和常规开腹手术组297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发生率、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镜联合治疗组280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联合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5.7±26.5)ml和(142.1±22.6)min(P<0.001)、术中出血量为(35.2±11.6)ml和(81.5±19.2)min(P<0.001)、住院时间为(6.5±1.2)d和(10.2±2.8)d(P<0.001)、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9±2.1)d和(5.2±2.7)d(P<0.001),联合组术后无胆瘘发生.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可以减少困难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波;李汛;周文策;孟文勃;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女性X线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乳腺X线片上乳腺密度及女性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探讨女性X线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700例(其中门诊1020例,体检680例)女性进行乳腺X线摄影和问卷调查,按X线片上乳腺密度分型后纳入高、低密度组,探讨乳腺密度及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殖生育情况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初潮年龄(P=0.000)、产次(P=0.000)、流产次数(P=0.000)、婚姻状况(P=0.005)、心理素质(P=0.000)、饮酒情况(P=0.008)及是否发生过性关系(P=0.034)、生产(P=0.002)、绝经(P=0.000)、服用过避孕药(P=0.046)、职业(P=0.000)、文化程度(P=0.000)及性格特点(P=0.016).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产次(P=0.073)、流产次数(P=0.000)、职业(P=0.042)、心理素质(P=0.013)、绝经情况(P=0.000).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初潮年龄、产次、流产次数、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素质、性格特点、饮酒习惯、性生活关系、生产、绝经、避孕药服用情况是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对高密度人群诊断时应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乳腺癌的筛查,寻找可靠的量化评估乳腺密度的方法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徐卫云;赵洁玉;张靖;赵丽娟;林华;陈湘;李科;杨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靶向分子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具有复杂分子发病机制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早期主要由病毒感染、毒素(如酒精、黄曲霉素等)或代谢等因素引起肝脏机能发生一系列异常变化,以及单个或多个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突变造成.但这些都与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改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关键信号通路的开发,对于肿瘤的治疗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人们致力于通过对肿瘤作用机理及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来研发相关的肿瘤靶向药物,而且主要瞄准这些通路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特征及异常变化所导致的结果等方面.目前,多靶点、多抑制剂药物的开发已成为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这对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开创了肝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对一些与肝癌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做一述评.还就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物做一概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阅与借鉴.

    作者:李汛;白仲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南充市中心医院151例MHD患者(研究组)作自评量表式调查,计算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与四川常模(四川组)、上海MHD患者(上海组)比较;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并发症控制指标并作单因素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四川常模(P<0.01);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活力四维度的值明显低于上海组患者(P<0.01),其余四维度得分除生理功能外,均低于上海MHD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透患者生理健康总分的变量有年龄、Kt/v、营养状况、婚姻;影响心理健康总分的变量有血压、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Kt/v.结论 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下,生活相对贫困,文化程度偏低,收入相对偏少,并发症控制相对较差这些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祖君;冯胜刚;谢席胜;夏梦迪;林昌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安全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安全文化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前(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057例患儿与开展优质护理后(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3428例患儿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前后两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通过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0.36%降低为0.12%,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由93.42%上升到95.5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优质护理活动中,通过护理安全文化的普及,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同时,护士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满意度,在儿科病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伍心莲;乔玉香;杨佳红;文爱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应用价值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以控制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cda C18(250mm×4.6mm,5μm),以1.0%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 =1439.85+ 15092.691C r=0.9994其中:A为平均峰面积,C为样品浓度.相关系数r=0.9994,可见在1.416μg/ml~3.304μg/ml的浓度之间,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盐酸法舒地尔低检测限为3.15ng.结论 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春艳;谢学渊;任婷麟;邢焕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