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松;房修椢
目的 探讨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同一治疗小组完成20例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根治情况等.结果 20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2.05±13.90)min,术中出血量(125.50±28.9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3.70±1.26)个,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0±0.64)d;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平均8.7天出院.手术切口瘢痕隐蔽不易察觉,新“肚脐”形态良好.结论 经脐腹腔镜乙状结肠肿瘤切除并脐再造术创伤小,恢复快,操作不复杂,安全性高,腹部美容效果明显,肿瘤根治性可靠.
作者:邓亨怡;黄雄;沈健;解小宏;李念;何山;卜君;张远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9倒不能手术或不同意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调强放疗同步希罗达化疗: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2次/天,连用14天后停药7天,21天为1周期,共2周期.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两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DT60~66 GY/30~33/6~7W.治疗结束4周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随访两组的1、2、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5.7%和64.7%(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55.9% (P<0.05),2年生存率分别51.4%和37.1%(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31.4%和23.5%(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消化道症状、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希罗达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副反应轻,但对2、3年生存率无影响.
作者:张欣平;李光明;郭翠华;文世民;付曦;胡欣;冯玲燕;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为明显.结论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劝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以控制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cda C18(250mm×4.6mm,5μm),以1.0%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 =1439.85+ 15092.691C r=0.9994其中:A为平均峰面积,C为样品浓度.相关系数r=0.9994,可见在1.416μg/ml~3.304μg/ml的浓度之间,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盐酸法舒地尔低检测限为3.15ng.结论 HPLC法测定盐酸法舒地尔有关物质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用于盐酸法舒地尔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春艳;谢学渊;任婷麟;邢焕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获得1年以上随访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B组42例采用克氏针联合支架进行外固定术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愈合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惠肢缩短均达到解剖复住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功能恢复:C1、C2型骨折患者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患者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C1、C2型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都可作为一种选择,无优劣之分;C3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比锁定加压钢板效果好,可作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吴文侠;安智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痰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 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文波;苏永智;张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探讨检测K-ras基因突变对胰腺癌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70例健康良性对照与66例病理证实胰腺癌患者,提取石蜡组织基因组DNA,使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进行K-ras基因突变分析.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胰腺组织未检出阳性;66例胰腺癌组织中,8例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位点位于K-ras 12c1G)突变,通过Fish-er's精确检验统计分析,x2值为21.329(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实验检测的其余两个位点K-ras12c2、K-ras 13未见突变.结论 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K-ras 12c1G)突变可能是胰腺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和信号.
作者:李汛;芮少珍;严俊;何雯婷;周文策;张磊;孟文勃;白仲添;朱克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内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22例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70±16.24)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40±2.12)m1;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小时,平均(26±2.68)小时;住院5~8天,平均(7±0.44)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电子肠镜联合手术完成结肠镜无法治疗的结肠息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建国;刘江山;黄龙;周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2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临床及MSCT资料,总结胃肠道穿孔的MSCT检出率及MSCT表现特征.结果 在32例患者中,胃窦穿孔8例,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12例,空肠3例,回肠6例,阑尾2例,乙状结肠1例.32例中腹腔游离气体31例,腹腔积液包括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21例,胃肠壁局限节段性或肿块状增厚12例,网膜或系膜脂肪密度增高17例.32例中MSCT检出31例,检出率为96.9%.结论 腹腔游离气体是诊断胃肠道穿孔特征性表现,MS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对发现腹腔游离气体、积液及其他相关征象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兵文;李安松;何发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经脐入路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且具有手术指征并征得患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17例胆囊结石、5例胆囊息肉共22例患者,应用3D腹腔镜经脐入路行胆囊切除术并对手术结果、安全性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15~58min,平均38min,术中出血3~11ml,平均6ml;未放引流管,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无不适,腹部瘢痕不明显.结论 3D腹腔镜经脐入路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较2D腹腔镜易操作,更直观、更具微创、精准、美容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健;罗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具有复杂分子发病机制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早期主要由病毒感染、毒素(如酒精、黄曲霉素等)或代谢等因素引起肝脏机能发生一系列异常变化,以及单个或多个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突变造成.但这些都与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改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关键信号通路的开发,对于肿瘤的治疗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人们致力于通过对肿瘤作用机理及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来研发相关的肿瘤靶向药物,而且主要瞄准这些通路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特征及异常变化所导致的结果等方面.目前,多靶点、多抑制剂药物的开发已成为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这对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开创了肝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对一些与肝癌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做一述评.还就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物做一概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阅与借鉴.
作者:李汛;白仲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8例胶质瘤中HIF-1α与MMP-2、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IF-1α与MMP-2、MMP-9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HIF-1α与MMP-9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HIF-1α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MMP-2和MMP-9过表达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定指标.
作者:黄江梅;陈艳昕;王艳梅;张辉;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联合格拉司琼及加强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均接受术前术后抗生素治疗及相关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麻醉插管前3mg格拉司琼静脉注射、对照组则给予5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对照组为40.8%,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18.3±5.3)h、肠蠕动恢复时间(10.5±2.8)h均短于对照组(23.7±5.9)h和(13.7±3.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周和5周生活质量评分为(110.1±7.2)分和(120.7±7.6)分,均高于对照组(107.6±7.5)分和(117.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格拉司琼及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毅;孙婉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的必要性及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380例复杂胆囊行LC术的临床资料,分为MRCP组和非MRCP组各690例.结果 术前行MRCP检查较非MRCP检查LC术中胆道损伤发生率、中转开腹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患者行LC术前行MRCP检查是必要的,可有效预防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
作者:祁军安;江奎;李宗芳;朱海林;卢振华;梁容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分型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34例腹股沟疝按Gilbert和Rutkow分型标准分为:Ⅰ型22例,Ⅱ型34例,Ⅲ型40例,Ⅳ-Ⅴ型30例,Ⅵ型2例,Ⅶ型6例.将Ⅰ型、Ⅱ型划为A组(56例),Ⅲ型划为B组(40例),Ⅳ-Ⅶ型划为C组(38例).三组分别采用Lichtenstein手术、Rutkow手术和腹膜前修补手术.比较三组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 134例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三组间A组采用Lichtenstin手术,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应根据术中分型来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可避免盲选术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全勇;何山;朱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乳腺X线片上乳腺密度及女性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探讨女性X线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1700例(其中门诊1020例,体检680例)女性进行乳腺X线摄影和问卷调查,按X线片上乳腺密度分型后纳入高、低密度组,探讨乳腺密度及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殖生育情况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初潮年龄(P=0.000)、产次(P=0.000)、流产次数(P=0.000)、婚姻状况(P=0.005)、心理素质(P=0.000)、饮酒情况(P=0.008)及是否发生过性关系(P=0.034)、生产(P=0.002)、绝经(P=0.000)、服用过避孕药(P=0.046)、职业(P=0.000)、文化程度(P=0.000)及性格特点(P=0.016).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密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P=0..000)、体质量指数(P=0.000)、产次(P=0.073)、流产次数(P=0.000)、职业(P=0.042)、心理素质(P=0.013)、绝经情况(P=0.000).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初潮年龄、产次、流产次数、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素质、性格特点、饮酒习惯、性生活关系、生产、绝经、避孕药服用情况是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对高密度人群诊断时应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乳腺癌的筛查,寻找可靠的量化评估乳腺密度的方法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徐卫云;赵洁玉;张靖;赵丽娟;林华;陈湘;李科;杨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匹维溴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黛力新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80例IBS患者,给予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治疗4周,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随机分为继续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常规治疗组和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之间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180例IBS患者,经匹维溴铵、双歧三联活菌治疗4周后,有68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随即进入治疗的第二阶段,其中34例患者继续常规治疗4周后有效率为20.6%;另34例患者加用黛力新联合治疗4周后有效率为70.6%,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常规药物治疗不佳的IBS患者,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双岐三联活菌治疗是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宗汉;王文强;陈杰;陈龙;罗君;周晓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丛生蛋白(Clusterin,CLU)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并表达的糖蛋白,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丛生蛋白(CLU)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卵巢癌的研究中,CLU也被认为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CLU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预后不良有关.CLU也被认为与增加卵巢癌对紫杉醇的耐药有关,因此针对Clusterin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增加对紫杉醇类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本文就CLU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减少肺结核复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3年1~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复治肺结核10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10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盗汗、胸闷、气紧、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107例患者中初治化疗方案不合理40例,不规律用药60例,前两者总和为100例,占93.5%,初治化疗方案合理、规律用药且满疗程复发病例为7例,占6.5%.107例患者中来自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39例,占36.4%,78例患者初次就诊于县医院及县以下乡镇医院,占72.9%,41例为板式免费抗痨药抗痨治疗,占38.32%.107例复治患者中显效者73例,有效者26例,总有效率为92.5%,无效8例,占7.5%.结论 造成肺结核复治的主要原因是初始治疗方案不合理或不规律用药.规范化的治疗是减少肺结核复治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建;梁宗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超普疝装置(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患者共55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愈后等信息.录入电脑,采用x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长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术式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切口浆液肿发生率、异物感、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渚留发生率、阴囊水肿及血肿发生率、术后疼痛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H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作者:聂彬;彭珂;王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