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降低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及意义

张改欣;祖金美;康丽欣;党芬;苌琬梅

关键词:骨外科, 手术, 家属, 焦虑情绪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并分析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时20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作SAS评分,200例家属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分.结果 担心手术、麻醉与预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担心医疗费用,医院的环境因素等是引起家属焦虑的主要因素;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分别为(47.43士3.12)分和(42.17士2.55)分,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4,P<0.05).结论 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通过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珂;秦英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徐州地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株97株,予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予PCR方法检测金属酶耐药基因及OXA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经PCR方法检测所有受试菌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blaIMP、blaVIM、blaSIM和OXA-24碳青霉烯基因,其中85株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为87.6%(85/97株).结论 徐州地区三级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可能是导致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永瑞;刘向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77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5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3例行单纯扩肛肿瘤切除术,1例扩肛局切术后术中病理补充行miles术,8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3例(3.9%)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大直径1~3cm,平均1.5cm;其余74例(96.1%)证实为粘膜下层浸润性腺癌,肿瘤大直径1~11cm,平均4.7cm,两组肿瘤大直径有显著差异(P<0.01).Kappa一致值为0.104,术前术后差异较大,一致性较差.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癌变与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证实为腺癌的74例中已有8例出现肝转移,30例(41.1%)有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直肠肿瘤中(包括1例多原发性肿瘤)有29例(90.6%)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 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患者绝大多数(96.1%)已存在浸润性癌,甚至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肿瘤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结直肠肿瘤直径>3cm者,应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术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者,则应行根治性手术.对于低位直肠肿瘤应当多次内镜活检和(或)扩肛肿块切除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高友福;孙颢;陈佳栋;吴学勇;姜波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围手术期组织与管理

    目的 探讨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组织管理方法,提高重大手术成功率,提升医院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方法 纳入我院2例(均为女婴)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术前医院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术中紧密团结,通力合作;术后积极总结,坚持不懈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结果 2例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实施成功,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加强国手术期组织管理是取得重大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景卉;张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杉醇对黑色素瘤细胞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检测紫杉醇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紫杉醇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紫杉醇对B16-F10细胞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改变,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 4 μM紫杉醇对B16-F10细胞24h的Bcl-2/Bax基因和蛋白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组Bcl-2基因mRNA水平相对量由(0.43士0.09)下降到(0.27士0.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基因mRNA水平相对量由(0.25士0.06)增加到(0.57士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杉醇对B16-F10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这量由(0.64士0.03)下降到(0.35±0.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由(0.41士0.02)增加到(0.73士0.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对可通过改变Bcl-2/ Bax基因和蛋白水平发挥促进凋亡的作用.紫杉醇可能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策略之一.

    作者:赵蓓;张丽霞;陈金;段西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XCR4与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XC类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组织标本、30例转移淋巴结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XCR4、MM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CXCR4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93.33%和20%,MMP-2在NSCLC组织中、转移淋巴结、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43.3%和15%.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MMP-2在正常肺组织、转移淋巴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NSCLC组织中CXCR4、MMP-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XCR4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2与CXCR4之间存在某种机制发生联系促进肿瘤转移.

    作者:王明正;赵大卫;刘佳坤;王秀娟;陈丽会;黄文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膀胱壁间型平滑肌瘤1例

    病例 男,38岁,4天前健康查体时发现膀胱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断遂入我院.患者自诉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化验:血、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2013年1月18日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良好,右侧壁近三角区见椭圆形低回声肿块(图1),大小3.2cm×3.5cm×2.3cm,边界清,向膀胱内、膀胱外隆起,似位于膀胱肌层,膀胱黏膜层、浆膜层连续完整;CDFI:肿块内见稀少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膀胱实性肿块,考虑膀胱平滑肌瘤可能性大.1月20日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层连续、表面光滑,未见明显新生物;术中发现膀胱右侧壁近三角区肌层内一肿瘤,大径约3.5cm,表面光滑,向外突出,完整剥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壁间型平滑肌瘤(图2).

    作者:张桂俊;孙冬梅;王芹芹;赵文;邵世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lncRNA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在膀胱癌中lncRNA可以作为检测指标及预后因子,有望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lnc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lncRNA在调控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金桂花;王丽娟;朱青;白娥;周侠;李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作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符合初发Ⅱ型糖尿病纳入标准病例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给予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得时联合拜唐平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建梅;王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应用

    目的 探讨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在保障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供受血者进行ABO/RhD血型检测以及抗体筛查.患者二次血型鉴定结果一致,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按电子配血规则进行电子配血,同时采用凝聚胺法对供受血者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试验,分析抗体筛查细胞抗原涵盖范围与不规则抗体漏检情况以及对电子配血技术安全应用的影响.结果 22790份患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64例,阳性率0.72%.15740份供血者血样,抗体筛查阳性11例,占0.07%.22540份血样均符合电子配血规则,由计算机实施电子配血未发现ABO/RhD血型不相容.用凝聚胺法进行传统血清学交叉配血平行检测,其中22534份血样配血相容,6份血样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侧不相容,未发现次侧不相容者.6份血样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全为MNS系统抗-Mur,漏检率为0.027%.结论 目前临床所用抗体筛查细胞仅为血清学交叉配血而设计,抗体漏检率相对较高,不能充分保障电子配血技术的安全性.建议尽快制定电子配血技术标准,保障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瑞;王远杰;冯宁;李红梅;冯俊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SCC-Ag、CA125和CYFRA21-1在肺腺癌患者的表达以及吉非替尼治疗前后的表达差异.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53例肺腺癌患者以及27例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血清中5种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5).CEA和SCC-Ag转移部位越多,其表达越高(P<0.05).CEA在Ⅳb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Ⅲ和Ⅳa患者(P>0.05).CYFRA21-1在N2和N3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0和N1患者(P<0.01).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评价为:CR+ PR 11例(40.7%),SD 8例(29.6%),PD 8例(29.6%).CEA和CYFRA21-1在CR+ PR组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CEA在PD组治疗后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CEA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高表达预示分期晚,低表达则对分期参考作用小.CEA和SCC-Ag高浓度应高度警惕有无多部位转移.CEA和CYFRA211的水平变化在吉非替尼疗效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红梅;陈文彰;徐广萍;燕丽香;常中飞;鲍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4月30日在我院门诊、体检中心及社区作乳腺检查的1588例女性作了BI-RADS分级,并对其中1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结果与BI-RADS分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588例女性中,BI-RADS分级:1级3例(0.19%);2级680例(42.82%);3级748例(47.10%);4级132例(8.31%);5级25例(1.57%).手术的111例患者中良性肿块71例,恶性肿块40例,与超声BI-RADS分级密切相关,尤其分级为4级、5级的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6%与96%.结论 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不但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而且还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竞宇;张恩荣;何莲;文强;彭利;罗雪;陈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行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设为治疗组,同期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ICU入住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肺不张、胸廓畸形、死亡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行肺功能检查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行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可以早期评估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并行相应处理,能及时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胡德东;许世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每周5天素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相关疾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肾病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与蔬菜水果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膳食,全天总热卡约1200~1600千卡;对照组自由饮食,每天食物总量和种类参照常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每天总热卡和营养素分配原则,每天都摄入多少不等的动物类食物.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及试验3个月末血糖、血压、血脂及肾病指数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12周后各项观测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12周后与试验前比较,FPG、2hPG、HbA1c和UA/C均有明显下降(P<0.01);TG、TC、SBP和DBP也有下降(P<0.05);BMI有减小趋势.试验12周末,两组间比较,试验组FPG、2hPG、HbA1c和UA/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TC、SBP和DBP也低于对照组(P<0.05);BMI有减小趋势.结论 每周5天全谷物类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素食和2天随意荤素食,可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下降,并可能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高血压,降低血中升高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Ⅱ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

    作者:潘玲;刘晨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两组放疗照射总剂量均为60~70Gy,1次/d,5次/w,连续5~7w.两组均使用化疗配合放疗治疗,紫杉醇30mg+顺铀30mg,1次/w,连续5~ 7w,化疗于放疗第1天开始.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后连续2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9例,无变化2例,疾病进展2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6例,疾病进展8例,总有效率53.3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生存病例20例(66.67%),对照组1年生存病例16例(53.33%);观察组2年生存病例16例(53.33%),对照组2年生存病例10例(3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完成全部治疗,其各时期放射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能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毒性反应与常规放疗相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千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制定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Medline、PubMed、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直肠给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0个试验280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①PEP发生率、轻症PEP发生率及中-重症PEP发生率: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②术后高胰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及术后血胰淀粉酶水平:NSAIDs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均P<0.001).③PEP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病死率及NSAID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NSAIDs直肠给药可以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祥慧;何继东;朱毓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硬化术及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心得安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消失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曲张静脉总消失率、早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晋琼玉;徐泽艳;徐静;肖凌;代永娟;吴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poptin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疗增敏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Apoptin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敏感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表达Apoptin的重组载体pEGFP-Apoptin转染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其中转染pEGFP-Apopti为实验组,转染pEGFP-C2组为阳性对照组,未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组.上述各组经射线干预后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MTT及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EGFP-Apoptin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Apoptin可使p21、p27的表达量上调,使Rad50及Ku80的表达量下调,而对XLF的表达量则无影响.结论 Apoptin可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同源与非同源重组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

    作者:王丽;赵晶;韩苏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认为是继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对肿瘤有明确效果的又一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总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在肿瘤治疗中处于辅助地位.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临床疗效与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大小、输注免疫细胞数量与活性、输入途径以及放化疗等密切相关.本文对以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主的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涛;沈杰;何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主升清理论探讨中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机理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理复杂,是危急重症,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属于中医“阳明腑实证”.我们运用通腑攻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其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功能,疗效确切,但机理不明.SAP存在胰腺细胞坏死,而其坏死方式和程度决定SAP炎症反应与病情严重程度;细胞能量代谢决定细胞坏死方式和程度.SAP是否因腑气壅滞不通、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运化失司不能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而致“胰腺腺泡细胞坏死”?从中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实践,扩展研究中医“脾主升清”理论,探索其确切内涵,中医药能否通过影响胰腺细胞能量代谢来减轻SAP病情,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翰林;李娟;万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