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治琴;龚金玲;卓忠雄;王晓燕;刘晓莹
目的 探讨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目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产妇在遇到困难时护士方给予指导;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4个阶段性的目标健康教育,即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出院后1周内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芳;任小玉;程敏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气腹通常在腹部平片表现为膈下积气.膈下积气总是被看作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结果.然而,在少数情况下,气腹由空腔脏器穿孔以外的腹部、胸部、妇科或不明原因引起;这种情况被称为自发性气腹(spontaneous pneumoperitoneum)、或非外科性气腹(non-surgical pneumoperitoneum)[1,2].
作者:王建东;陈友岱;邓磊;董芸;胡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的关键酶血红素氧合酶-2(heme oxygenase-2,HO-2)在新生大鼠延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新生大鼠延髓神经核团的分布和不同神经核团中神经元的形态,以及新生大鼠延髓是否存在HO-2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舌下神经核、疑核、巨细胞网状核、面神经核等部位均可见H(-2阳性神经元.结论 HO-2阳性神经元存在于新生大鼠延髓呼吸相关神经核团,提示内源性CO可能参与中枢性呼吸活动的调节.
作者:何颖;张洁;郑煜;丁艳;周华;唐玉红;陈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5月间收治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51例共59个创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时间、有无感染、创面恢复情况、治疗费用、预后及并发症等.结果 51例病人中,随访3月以上46例,随访率90.2%,按生存质量评判优良率达89.13%,瘢痕挛缩致功能障碍1例.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容易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李涛;白大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超高倍显微镜在妇科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的1109例妇科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1109份妇科分泌物标本中,霉菌阳性180例(16.2%);滴虫阳性31例(2.8%),支原体阳性154例(13.9%),线索细胞阳性84例(7.6%).结论 超高倍显微镜用于检测妇科分泌物是一种方便、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已经用于前列腺液、咽拭子等各种类型标本的检测.操作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才可进行检测.
作者:李立青;公敏华;史蓉华;刘红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止咳颗粒对实验大鼠的镇咳、祛痰、平喘及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对实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采用氨水引咳法现察止咳颗粒的镇咳作用;大鼠气管酚红排泄法观察止咳颗粒的祛痰作用;组织胺致大鼠喘息法观察止咳颗粒的平喘作用;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大鼠琼脂肉芽肿实验观察止咳颗粒的抗炎作用;运用摄影生物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止咳颗粒能减少大鼠咳嗽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增加大鼠气道酚红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减轻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止咳颗粒能明显延长组织胺所致大鼠喘息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止咳颗粒能不同程度减轻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支气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粘膜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减少气道分泌物.结论 止咳颗粒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平喘及抗炎治疗效果.
作者:彭素岚;敖素华;王俊峰;肖顺汉;陈方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查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外伤所致浅表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本组85例中,损伤后软组织水肿40例,肌肉组织血肿21例,肌腱损伤5例,异物15例,假性动脉瘤4例.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软组织水肿情况、肌肉受损程度、血肿大小并鉴别假性动脉瘤,判断有无异物存在、肌腱是否撕裂.结论 高频超声对探查浅表软组织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安全,快捷,费用低廉,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刘薇;钟毓东;陈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轮状病毒感染性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按年龄、体重服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的止泻时间为55.23h±9.16h,74.24h±10.0h,总病程79.78h±11.35h和106.54h±13.71h缩短,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5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8%,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能较快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玲平;肖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与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对外科治疗的116例高龄(>75岁)原发性肺癌患者,分析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和预后,探讨减少外科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预后的的方法.结果 高龄肺癌患者首发症状多为咳嗽、胸痛、血痰和发热;术前并存症及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进行外科治疗,可提高高龄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正确处理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加强术后监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姜雄;孙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临床治疗中,按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中医辩证分型,对患者实施辨证护理;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15%;实验组中痊愈11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保守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护,体现了整体护理观念,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杨兴华;李芸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左室舒张功能的准确判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导管技术以及相关的生化标志物等都是目前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常见方法,而其中又光以超声心动图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使用方法为普遍.本文就目前各种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李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EEG)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74例患儿的脑电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4例患儿中EEG异常62例(83.8%),其中轻度异常38例(61.3%),中度异常16例(25.8%),重度异常8例(12.9%).结论 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锐;肖林;郭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建立一套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四方满意、渠道畅通、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方法 以东城区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区域内4家综合或专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通过寻求医保等相关政策支持、强化社区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明确医院权利义务、规避转诊双方利益竞争、搭建信息平台支撑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建立一套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新模式.结果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双向转诊管理和考评机制,制定了双向转诊流程和标准,畅通了信息共享和转诊通道.上转有效率为97.2%,下转有效率为100.0%,双向转诊率为72.8%.结论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建立渠道畅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
作者:王建辉;张明;沈蔷;王培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15例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 多种后处理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的内膜.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曾蕾;李胜;陈玉峰;侯明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X线摄片技术因素对肋骨外伤性骨折检出率的相关影响,提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850例胸部外伤致肋骨骨折行常规X线摄片检查,DR-PACS系统及CT三维重建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体位X线撮片方法,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敏感性.结果 肋骨骨折发生于右胸者521例,左侧329例,膈上肋骨骨折724例,膈下肋骨骨折126例,共检出肋骨骨折987处.常规X线摄片初诊检出肋骨骨折734例,漏诊116例,漏检率13.7%,多角度倾斜位改良法X线摄片检出肋骨骨折842例,检出率99.1%.结论 常规X线摄片方法对检出肋骨骨折存在一定局限性,改进摄片体位和角度结合DR-PACS及多相位技术,CT三维重建检查可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郭维知;陈世孝;罗贤斌;李良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麝香壮骨膏治疗甘露醇渗漏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接受甘露醇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人,治疗组在输液过程中将麝香壮骨膏贴于穿刺点上方1~5cm处,每12小时更换1次.对照组用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硫酸镁组、麝香壮骨膏组对甘露醇渗漏性静脉炎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麝香壮骨膏治疗甘露醇渗漏性静脉炎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病例女,24岁,发现双足对称性六趾畸形20余年.双足无红、肿、热痛表现.家族史无特殊,既往体健.患者要求行六趾畸形矫正术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足无压痛,局部皮肤完整.
作者:钞俊;邹文远;李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2例剖宫产术后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腹壁切口各层的连续性,切口部位包块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内部状况及其血流情况.结果 4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术后,超声诊断正确41例(97.6%),误诊1例(2.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间便、安全、可重复性,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尚有误诊病例,因此在诊断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
作者:彭卉;赵婧;汤蓓;项莉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不孕症数字化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 116例中有224(96.6%)条输卵管有不同程度阻塞,加压再通治疗后恢复通畅182条,有效率81.0%.随访中有38例妊娠,妊娠率32.8%;再粘连46条,占19.8%.结论 碘水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治不孕症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兰勇军;杨林;何发清;王小林;郭兵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CT导向下经皮穿刺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原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陈文;周运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