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陈军利;黄宁;邓璐霞;陈善泽;李夏;吴桂霞;曹玥;范波;赵静;韩琴
目的 评价改进摆住法在鼻咽癌颈部电子线放疗中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意义.方法 40例鼻咽癌患者第一阶段(面颈联合野)放疗结束后分为两组,改进组的上颈部和下颈部野的治疗采用与第一阶段相同的体位完成.常规组颈部治疗时体位为侧卧住,机架角为O.,与第一阶段治疗体位不同.两组各取20例、40个野次、80个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放疗前后体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小移动距离为2毫米,大移动距离为12毫米.常规组治疗前后体位移动的平均值均高于改进组,体位移动超过5毫米的射野(78/80野次)多于改进组(3180野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组治疗前后体位移动误差明显小于常规组,符合放射治疗规范.且仰卧住使病人感觉体位舒适,方法 可靠.
作者:彭旭东;叶荣;兰海涛;吴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播散性骨髓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行骨髓活组织检查诊断为骨髓结核的4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35例,咳嗽胸闷17例,腹胀、腹痛5例,腹水16例,胸水17例,肝脾均肿大13例,关节痛3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6例,血清白蛋白降低40例,血常规异常38例,胸部影像学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3例,16例未见其他结核病变.病理检查发现上皮样内芽肿22例,干酪样坏死1例,骨髓活检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12例.27例除有骨髓结棱外,尚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21例经联合抗结核化疗好转出院,6例死亡.结论 骨髓结核是血行播散型结核在骨髓的病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长期高热待诊的病例,应考虑行骨髓活检,骨髓结核-经诊断,应立即行联合抗结核化疗.
作者:钟册俊;杨尧;吕晓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了保障急诊医疗安全,适应新形势下急诊惠者的变化趋势,急诊组织结构的发展应当有效完善,扩大急诊抢救功能、留现功能争突发应急能力.
作者:张涛;王明晓;张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倒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现察其疗效.结果 4例无创通气效果不佳;30例经加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后血压、心率与SaO2等均有明显改善.应用2小时后,上述参数逐步改善,持续应用至病情缓解且穗定持续48小时后,逐步撤除呼吸机.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红;张义春;张翠云;钱韶红;张敏;许艳英;海建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分析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的因素,从生理因素、医源性感染、化学、物理、环境、心理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时策,以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自我健康.
作者:宋玉梅;刘灵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口服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7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口服泛影葡胺后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在注入泛影萄胺后12~24h内症状缓解或消失,8例在24~36h症状缓解或消失,15例在24~36h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10倒于36~48h接受手术.结论 口服泛影葡胺对梗阻部位、性质的诊断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梗阻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罗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组合指标法组合指标法是在m项指标中,至少有j(一般j≥2)项指标异常时才能判断受试者某功能或某器官状态异常;而小于j项指标异常时试者某功能或某器官状态可疑异常.
作者:陈彬;林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现察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现察组用抗生素、中药灌肠及微波治疗,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6.O%,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分别为33.3%、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P
作者:梅朝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茵性腹膜炎(SBP)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276例肝硬化患者中,时SBP的发生率与其相关影响因素SBP病史、腹水总蛋白、消化道出血、Child-Pugh分级、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胃镜检查及腹腔穿刺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既往有或者无SBP病史,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73.5%和23.1%;腹水总蛋白≤10 g/L或者>10 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8.6%(P<0.05)Child-pugh C级或者A、B级.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41.O%和20.1%,有或者无消化道出血,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7.4%和23.6%;血清白蛋白≤28 g/L或者>28 g/L,其SBP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22.6%.结论 肝硬化SBP发生率与SBP病史、腹水总蛋白≤10 g/L、消化道出血、Child-Pugh C级、血清白蛋白≤28 g/L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胃镜检查和腹腔穿刺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易;韩盛玺;齐建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椒目油(zanthoxylum seed oil,ZSO)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血清中总IgE、II-13水平及肺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椒目油治疗哮喘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椒目油治疗组,每组各15只.以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IgE和IL-13的含量;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肺组织中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椒目油和地塞米松均能降低哮喘肺组织BALFF中白细胞、嗜酸性粗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组相比,椒目油和地塞米松均能显著下调哮喘大鼠血清中总IgE和IL-13的含量(P
作者:王小翠;刘一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合成的B7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B7特异性siRNA,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粢树突状细胞,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7-1、B7-2蛋白的表达,用ELISPOT检测D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T细胞分泌IFN-γ,用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CTL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转染72h后,siRNA1对B7-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80.9士5.23)%,siRNA2对B7-2蛋白衰达的抑制率为(74.7士4.63)%.经转粢B7-1、B7-2分子特异性siRNA的DC激活后,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分别为(84.6士23.1)102U/L和(76.7士19.7)10.3U/L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士46.2)102U/L1各组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I)分别为1.73士0.32和1.53士0.25.也低于对照组4.23士0.74.CTL杀伤实验结果 表明:对照组的特异性杀伤率为(76.4士7.6)%,siRNA1和siRNA2组的特异性杀伤率分别为(14.4士3.6)%和(18.6士4.7)%,低于对照组.结论 B7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树突细胞B7基因的表达,并可降低DC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和CTL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研究siRNA诱导免疫耐受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
作者:袁成良;魏世刚;刘定海;刘利洪;邹自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发展过程.SIRS的发生和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对近来SIRS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邱春兰;王兴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病程早期的静脉血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氧酸氨基转换酶(ALT)与肝脓肿形成阶段有差异(P
作者:陈军;刘斌;甘华葵;孙毅;丁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86例腰椎问盘突出症介入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一过性排尿障碍、腰痛、皮下血肿、腰椎问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3.8%、2.6%、2.1%、0.5%,一过性排尿障碍发生率较高,组织粘连较低,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得以痊愈.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并发症恢复快,效果满意.
作者:陈金华;唐泽琴;唐晨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衰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37例胸腔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衰引起的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占同期心衰病人的34.1%,误诊率为25.5%,心囊引起的胸腔积液的特点是以双例多见,右侧量大者多,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抗心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减少误诊的关键是认识心衰引起的胸腔积液临床特点,综合的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肖志华;周立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河北省承德地区健康中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BMD)的年龄变化规律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惠病率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的enCORE 2007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61名健康中老年妇女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 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值从40~44岁组的1.178 g/cm2下降到75岁以上组的0.795 g/cm2.40岁以上开始出现骨量减少,50岁以上开始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从50~75岁平均约为10.27%.结论 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检测可早期诊断无症状的骨质疏松症.
作者:闫晶;张莹;闫石;付丽敏;贾晓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头翁醇提取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谤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炙效果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方法 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白头翁组(n=10),模型组(n=10),对照组(n=-8),白头翁组(n=10)和模型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白头翁组和模型组大鼠,用舍30mg TNBS的TNBS 50%乙醇溶液0.85ml灌肠,对照组蛤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遣模后白头翁组大鼠用白头翁醇提物灌肠,每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适模后第8天断颈处死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测定嫱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学法检测结肠及脾脏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白头翁组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较模型组低(P<0.01).结肠组织TNF-α、IL-6水平白头翁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白头翁组结肠组织CD4+T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P
作者:张文远;卢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抗结核药治疗结核病引起皮疹的认识及鉴别处理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应用抗结核药治疗过程中引起皮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倒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抗结核药致皮疹为常见症状,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淑霞;文晓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茵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住院患者送检样本中对培养分离出的82株鲍曼不动杆茼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外科和呼吸科,主要来自痰标本(8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2.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4.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5.0%)次之,时其他17种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茼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现有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严重,提示临床医生必须对该茵所致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关注易感人群,加强对该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杨思芸;王龙飞;谭光林;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腔镜手术量的日益攀升,内镜器械越来越多,内镜器械结构复杂,工艺精细,价格昂贵,因此内镜器械清洗、保养及专职人员的培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专业化的清洗、保养和专职人员的培训管理,器械保养好,使用寿命延长,医生对器械质量满意度升高,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益,值得同行借鉴.
作者:黄浩;周晓丽;易小梅;赵自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