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屈艺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小儿病毒性现炎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用病毒唑和一种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1~2ml/kg,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罗远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急诊输尿管镜术对肾绞痛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对80例肾绞痛患者行急诊输尿管镜术.结果 68例结石患者行取、套石及碎石治疗成功,12例找出相关病因,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肾绞痛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勇;阎洪涛;黄翔;陈照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30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病原微生物的变化,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典型,误诊或漏诊常由此而引起.本文就12例误诊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袁月;黄永松;肖思洁;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发生及其预防的措施.方法分析220例腹腔镜手术中患者体位安置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220例腹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有6例(2.73%)妇科腹腔镜手术出现术后肩部疼痛,214例(97.27%)手术由于采取预防措施,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而导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术中合理安置腹腔镜手术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果,而且可以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萍;李振花;蔡友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持续性腹泻(PD)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而国内儿科学界尚缺乏对PD的深入研究.本文就PD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于下.
作者:张一举;张炬倩;李晨;薛德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胃肠炎是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现将我科2000~2004年收治的3例老年男性急性胃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侯任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效果.方法本组12例,内踝骨折患者均采用不同长度取左旋乳酸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随访11个月,优10例,良2例.结论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庆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中央处作一对外露可拆除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1毫米.结果 40例术后无1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通过调整可拆除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控制在21毫米汞柱以下.结论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应用有效调节眼压,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罗莉丽;曾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硝酸盐、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斯匹林、它汀类治疗的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小时1次,连续7~10 d,用药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含药量.结果用药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含药量减少.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防止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
作者:杨萍;何运昉;王天勋;喻明书;王姝;叶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石症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方法对40例60岁以上胆石症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7例治愈好转,3例死亡.结论老年胆石症并感染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症和伴随病多等特点,早诊早治及加强对并发症、伴随病的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黄建军;何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及剂量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18例妇女随机分为口服米索前列醇(Ⅰ)组75例和阴道给药0.6mg(Ⅱ)组72例、阴道给药0.2mg(Ⅲ)组71例,并对3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病例之宫颈软化、取器效果、取器术中不良反应程度相似(P>0.05).结论两种给药途径及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均能使绝经后宫颈变软、宫颈口松弛,达到药物扩张宫口的目的,尤以小剂量阴道给药方式安全、有效、经济,且副作用轻,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维华;王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采用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7例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随访1年,Ⅱ期优良率100%,Ⅲ期早期优良率65%.结论本法具有创伤小、花费低、术后恢复快,髋关节活动功能不受影响,可预防骨塌陷,降低病残率,延长自体关节使用寿命,延缓关节置换时间等优点.因此,本疗法不失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较好的治疗疗法.
作者:张银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苦生素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方法 18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予苦生素注射液600mg,1次/d静滴,1个月后改为苦生素胶囊2粒,3次/d口服;对照组予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47.1和29.89%;对照组为8.0和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组肝功能和肝纤维指标明显改善,无论与治疗前比较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生素具有抗乙肝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龙鑫;卢天虎;罗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ACE1/ARb、利尿剂、地戈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d及QTcd,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QTd、QTcd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QTd、QTcd有显著缩小(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LVEF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使CHF患者QT离散度缩小,可能是卡维地洛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东伟;李纲;韩学华;李玉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抗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经辨证分别予参附针、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4周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4.2%,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83.3%,两组疗效相似(P=0.156).但治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与单纯西医治疗相似,但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止病情反复上有优越性,且无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作者:张立;唐茂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X线征象,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5例乳腺肿瘤钼靶X线表现特征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11例,良性24例.结果毛刺状肿块及成簇钙化是乳腺恶性肿瘤特异性X线征象,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0和82.0%.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首选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刘文莉;吴树材;张文权;赵春刚;陈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验证中药新制剂地榆升白片对白细胞下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0例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利血生加鲨肝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药物对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患者,均有升高作用,且其疗效相近(P>0.05);但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对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患者,确有升高其白细胞的作用,其疗效与利血生和鲨肝醇相近,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其疗效则优于对照组.
作者:阴亮;亢晓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心电图、运动平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症状疑诊冠心病的病例60例,每例患者均在2个月内做心电图、运动平板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对照.结果在心电图阳性1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8例,心电图阴性45例中冠脉造影阳性22例;在运动平板试验阳性38例中冠脉造影阳性31例.冠脉3支以上严重病变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较1、2支病变和非冠心病小,运动达阳性时平均心率低.结论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低,运动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阳性率高,其运动时间、运动量和大心率值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作者:陈勇;陈世蓉;赵超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原菌发生率及耐药情况.方法应用BBLcrystal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Kirby-Bauer(K-B)法测定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在1354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标本469份(34.6%).469份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493株细菌(包括混合菌),其中G+C127株(26.0%),G-b304株(61.5%),真菌40株(8.0%),其它22株(4.5%).127株G+c中,表皮及其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株,占G+c的34.6%;304株G-b中,大肠埃希氏菌98株,占G-b的32.0%.304株G-b敏感率平均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泰能)96.0%,低的是氨苄西林4.2%,复方新诺明10.6%和庆大霉素26.8%;127株G+c均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100.0%,低的是青霉素7.2%和阿莫西林8.8%.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对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监测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庞君容;谯娟;范春松;赵兵;赵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应用现状,危险分类,需明确的有关概念,主要作用机制,安全性,肌毒性机制,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和处理等问题作一述评.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