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干扰及护理措施

黄丽

关键词:ICU, 监护设备, 护理措施
摘要:医院监护室(ICU)是收治全院危急重症、大手术病人的科室,我院自2002年ICU成立以来,共收治1678例监护病人,现将监护设备常见的临床干扰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几类重要的耐药菌感染及其防治

    自从1935年第一个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应用于临床和1941年青霉素问世后,抗菌药物得以迅速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已研发出19类1600多个品种.目前,经常应用于临床的也有10余类近200个品种.抗菌药物使人类在对付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感染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治疗36例病人,采用额颞顶大骨瓣开颅切口,清除血肿,行脑疝复位、止血后减张缝合硬脑膜,去除骨瓣,若脑组织肿胀不明显、脑波动良好的也可行骨瓣复位.结果治愈22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25%.结论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较好方法,止血彻底,减轻脑膨出,并可直接行脑疝复位,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伦贤;任红兵;张祖权;吴成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50例采用传统法中药保留灌肠,两组所用的保留灌肠中药、内服药与物理疗法均相同.均为每天2次,10次为1疗程,两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改进法保留时间为M=5.37h,传统法保留时间为M<4h,两法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精确概率法,P=0.015).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延长了保留时间,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邓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37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以肠肿瘤及腹外疝居多,有他种疾病并存者多(48.6%),手术治疗痊愈35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全身情况差,治疗上应及时纠正全身情况及处理并存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为了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我们配合医院感染办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新;徐达秀;蔡芳一;周彩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血储存期间K+、Na+、Cl-离子浓度的变化

    目的了解库存全血储存期间K+、Na+、Cl-离子浓度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库存全血20袋(100ml/袋,ACDP-1保养液)于采集后2小时及库存后1、3、7、10、14、21、28和33天9个时间点采血样测定K+、Na+、Cl-离子浓度.结果血液库存3天后其血浆钾离子浓度达(6.84±1.48)mmol/L,3周时达(19.70±3.27)mmol/L,储存期间Na+、Cl-离子浓度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库存全血K+离子浓度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而Na+、Cl-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临床上对心肾肝功能不全及大剂量输血病人宜考虑输注成分血或新鲜血液.

    作者:李贵来;石玉梅;杨江存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给药方法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给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51例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静脉推注50万U尿激酶后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00万U;B组22例,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50万U.在治疗开始后30min,1、3、6、12h记录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ST段下降、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A组再通率高于B组,并且再通提前出现,两组均无大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尿激酶静脉推注结合静脉点滴较单纯静脉点滴临床再通指标提前出现,并且安全.

    作者:颜昌福;杜志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持续高热38天1例

    病例女,藏族,23岁,因腹痛、腹胀、发热1月余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饮食不当出现腹痛,以下腹、脐周为甚,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午后发热,盗汗,身软,乏力,腹胀,腹泻绿色稀便,无返酸、嗳气,无黄疸,无里急后重感.

    作者:徐立彦;詹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0.1%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00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们观察了自制0.1%维A酸霜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80例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李颖;余志请;郑红;何威;黄海;何德春;唐天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翼点切口锁孔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中重度基底节区脑出血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中重度基底节区脑出血12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强;秦志勇;王建国;王和功;艾合买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腹腔镜手术清醒镇静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REM)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清醒镇静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5例,行椎管穿刺插管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后,给予瑞芬太尼首剂量1-2μg/kg,继以14-18ml/hr(瑞芬太尼1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微泵输注,胆囊切除后停用瑞芬太尼.选择首剂量后1分钟、气腹前瞬间、气腹达到预计压力时、牵拉暴露胆囊时、气腹下分离切除胆囊时、术毕时6个时刻点进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记录停用瑞芬太尼后完全清醒时间及副作用等.结果首剂量后1分钟、气腹前瞬间、气腹达到预计压力时、牵拉暴露胆囊时4个时刻点OAA/S为Ⅴ-Ⅳ,气腹下分离切除胆囊时OAA/S为Ⅲ-Ⅳ,术毕时OAA/S为Ⅳ-Ⅴ.VAS 6个时刻点均小于3分.首剂量后1分钟、气腹下牵拉暴露胆囊和分离切除胆囊时BP、HR波动大.RR减少明显,少只有6次/分钟.其它监测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瑞芬太尼在严密监测下14-18ml/h(0.002%)静脉输注,用于麻醉中清醒镇静是可行的,在硬膜外麻醉时使用要注意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和防止呼吸抑制导致缺氧.

    作者:邹文军;税文运;黄利冲;张友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2例真菌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感染性疾病,而抗菌药物滥用、各种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更使得本不常见的真菌性心内膜炎(Fungal Endocarditis,FE)逐年增加.作者对我院1999年至2004年间收治并确诊的12例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焱斌;叶慧;卢家桀;宗志勇;刘凯;卢家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液体出入量的监测意义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液体出入量的监测意义.方法对230例前列腺增生行汽化电切术的老年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灌洗液出入量、电解质、血常规和渗透压.结果 CVP上升了(4.21±0.85)cmH2O,血压上升了(3.54±1.92)mmHg,电解质、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渗透压均明显下降.灌洗液入量(16742.37±8411.35)ml,出量(16077.41±8262.68)ml.吸收量平均为(10.64±3.74)ml/min.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时灌洗液中液体出入量的监测对预防和处理电切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渊;江福斌;郑尚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冲击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天,继以5mg静脉滴注连续3天,然后停药观察;2.5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天,然后改为强的松40 mg口服并酌情递减至停用.对照组除一般保肝治疗外,不采用特殊退黄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41.5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24.187,P=0.000).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冲击疗法对淤胆型肝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高志文;罗玉;白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典型肺结核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平片、CT表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以减少、避免误诊.方法 分析5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上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结果 55例不典型肺结核中,叶或段实变或不张11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26例,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肺内结节6例.结论 发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不典型,为不典型肺结核的特点,应根据多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方可减少、避免误诊.

    作者:向敬池;杨虹;范芦芳;张福洲;何孔明;蒋世明;贾培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易启康与制霉菌素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了解易启康与制霉菌素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易启康(伊曲康唑胶囊)组:口服易启康200mg,每日1次,连续7天为1疗程;制霉菌素组:每晚清水洗净阴部,取制霉菌素栓1枚(含制霉菌素20万U)放入阴道内,连续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7天,易启康组有效率为92.8%,制霉菌素组有效率为88.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8天,易启康组有39例复诊,复诊率为92.8%,痊愈率为92.3%.制霉菌素组有38例复诊,复诊率为90.4%,痊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药7天后,易启康口服制剂与制霉菌素栓剂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均有良好疗效.但治疗后28天,易启康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提示易启康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纳洛酮用于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对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将93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对照组首剂0.01mg/kg,观察组0.05mg/kg,然后均按10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惊厥停止,呼吸平稳,面色红润,肌张力正常停药.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惊厥停止时间、神志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肌张力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后遗症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首剂大剂量(0.05mg/kg)使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疗效,对降低致残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俊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探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肾小球病变的肺癌病理类型依次为腺癌、鳞癌及未定型类.39例患者全部有蛋白尿,35.9%的患者有血尿.大多数患者未针对肾小球病变采取治疗.结论肺癌患者早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对保护肺、肾功能有重要作用.肺癌合并肾小球损害者,部分可以随着肿瘤的有效治疗而缓解,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要.

    作者:何联勇;李静;马行一;柳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2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王晖;成幼林;王兆欣;胡招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骶神经根囊肿1例

    病例患者,女性,69岁,因左侧坐骨神经痛半个月入院.查体:左下肢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侧膝反射、踝反射消失,左小腿感觉异常;CT示:L5S1左侧坐骨神经根粗大,MRI示:L5S1水平左侧神经根囊肿.入院后经手术行骶板减压,S1左侧神经根囊肿切除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经抗炎、止血及卧床休息,术后12天痊愈出院.

    作者:巩万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