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福;杜志林
药物性肝病(DILD)是药物经不同途径进入体内,因其毒性作用或机体的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伤.近年来,DILD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为探讨有关DILD的致病药物、临床表现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在我院住院的DILD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
作者:李书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盘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胶原酶溶盘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E组于术后24小时内行硬膜外阻滞,以后每7天1次,正规行1疗程(共4次)治疗.C组不行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疼痛程度E组较C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P<0.05;术后7、14和21天,P<0.01).E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远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组疗效增加.结论胶原酶溶盘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作者:王志力;吴云松;陈松;王庆涛;钟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肝癌患者使用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动脉栓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9例单发巨块型肿瘤伴外周血象降低者,单纯使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1例Ⅲ期肝癌、肝功Child C级患者仅行导管化疗灌注,3例栓塞后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近期有效率52%,8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发热,3例脱发,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为主的方案毒副作用较低.结论对血浆异常而血供较好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单纯采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疗效满意,可避免多种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崔建蓉;刘川;罗成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经验.方法对24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平均住院4-6天,24小时后能下床活动者占92%;48小时内开始进食者占88%;切口甲级愈合233例(94%);乙级愈合15例(6%);术中延长切口5例(2%);全组无术后出血、漏胆及胆管损伤.结论 MC创伤少,痛苦小,费用低,恢复快,深受患者青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誉勇;李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院监护室(ICU)是收治全院危急重症、大手术病人的科室,我院自2002年ICU成立以来,共收治1678例监护病人,现将监护设备常见的临床干扰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中毒性肝损害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三氯乙烯中毒肝损害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17例三氯乙烯中毒患者经积极救治,有效护理,15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对三氯乙烯中毒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洪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无痛性阴道流血,临床疑诊前置胎盘的患者67例,先经腹超声检查,再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经腹与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分别为70%和96%,两者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能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小军;金正平;谢文杰;刘彦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安兰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经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治疗3~5天仍未好转的CHF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应用安兰舒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25~120μg/min,平均85μg/min,每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全部病例排除其他内科严重疾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态观察血压、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56例中显效18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87.5%(78.84%~96.16%).结论安兰舒治疗CHF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文良;林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足(b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科1998年3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DF 87例,在临床治疗中加强综合、整体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手足口病(HFMD)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泡性口腔炎,可发生于四季,夏秋季易流行.现将我院2004年夏秋季诊治的35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邱雪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病例患者,女性,69岁,因左侧坐骨神经痛半个月入院.查体:左下肢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侧膝反射、踝反射消失,左小腿感觉异常;CT示:L5S1左侧坐骨神经根粗大,MRI示:L5S1水平左侧神经根囊肿.入院后经手术行骶板减压,S1左侧神经根囊肿切除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经抗炎、止血及卧床休息,术后12天痊愈出院.
作者:巩万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约20%门脉高压病人有胃静脉曲张(GV),发生率较食道静脉曲张(EV)低,但治疗更为困难.原因:(1)目前没有GV佳治疗的一致意见,治疗上以经验性处理为多.(2)GV不是单一病种,分型对治疗极具指导价值.(3)虽然GV出血少见但更为严重,死亡率也更高.(4)GV有很高的再出血率(34%-89%).(5)GV治疗需要各科的协作,尤其是消化科和放射介入.近年来,随着对GV认识的深入及治疗手段的进展,GV的治疗取得进展.
作者:徐维国;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年至2003年使用变形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宏达;李伟胜;汤志辉;王良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999年以来,我院放射科对38例不孕症患者施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介入再通术(FTR),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清辉;曹敏;张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脉压(PP),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分析动态PP与Hs-CRP的关系.结果随着PP水平的增加,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水平明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PP与年龄、高血压病程、TC、LDL-c等临床变量呈正相关,与炎症因子Hs-CRP密切相关.结论 PP与炎症因子Hs-CRP密切相关.
作者:熊焰;吴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以肠肿瘤及腹外疝居多,有他种疾病并存者多(48.6%),手术治疗痊愈35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全身情况差,治疗上应及时纠正全身情况及处理并存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冲击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天,继以5mg静脉滴注连续3天,然后停药观察;2.5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2天,然后改为强的松40 mg口服并酌情递减至停用.对照组除一般保肝治疗外,不采用特殊退黄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为41.5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24.187,P=0.000).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冲击疗法对淤胆型肝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高志文;罗玉;白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且治疗困难的外科急腹症.我院外科从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加强重症监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小彬;耿远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服毒自杀者250例,笔者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拟定个性及共性调治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华;汪代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库存全血储存期间K+、Na+、Cl-离子浓度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库存全血20袋(100ml/袋,ACDP-1保养液)于采集后2小时及库存后1、3、7、10、14、21、28和33天9个时间点采血样测定K+、Na+、Cl-离子浓度.结果血液库存3天后其血浆钾离子浓度达(6.84±1.48)mmol/L,3周时达(19.70±3.27)mmol/L,储存期间Na+、Cl-离子浓度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库存全血K+离子浓度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而Na+、Cl-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临床上对心肾肝功能不全及大剂量输血病人宜考虑输注成分血或新鲜血液.
作者:李贵来;石玉梅;杨江存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