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杨姣;陈联娜;何兴华;马果丰;刘学彬;袁莉;郑庆玲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肢静脉血栓, 诊断准确率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特征、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并与静脉造影及25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DFI诊断正确者84例(97.7%),有2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阴性,CDFI误诊率2.3%.结论 CDFI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在动态观察多血管多部位血栓以及治疗效果随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持续高热38天1例

    病例女,藏族,23岁,因腹痛、腹胀、发热1月余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饮食不当出现腹痛,以下腹、脐周为甚,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午后发热,盗汗,身软,乏力,腹胀,腹泻绿色稀便,无返酸、嗳气,无黄疸,无里急后重感.

    作者:徐立彦;詹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探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肺癌合并肾小球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肾小球病变的肺癌病理类型依次为腺癌、鳞癌及未定型类.39例患者全部有蛋白尿,35.9%的患者有血尿.大多数患者未针对肾小球病变采取治疗.结论肺癌患者早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对保护肺、肾功能有重要作用.肺癌合并肾小球损害者,部分可以随着肿瘤的有效治疗而缓解,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要.

    作者:何联勇;李静;马行一;柳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2例散发单纯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在每年的200万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HE)感染占17.2%-20%[1].其临床发病特点较甲型肝炎有明显区别.作者对我院52例收住院及门诊散发单纯HE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蒋玉凤;王明勇;吴世韬;邓存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1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脉压(PP),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分析动态PP与Hs-CRP的关系.结果随着PP水平的增加,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水平明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PP与年龄、高血压病程、TC、LDL-c等临床变量呈正相关,与炎症因子Hs-CRP密切相关.结论 PP与炎症因子Hs-CRP密切相关.

    作者:熊焰;吴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37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以肠肿瘤及腹外疝居多,有他种疾病并存者多(48.6%),手术治疗痊愈35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结论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全身情况差,治疗上应及时纠正全身情况及处理并存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引导下清除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三维超声引导下清除宫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1例经临床、超声明确诊断有宫内残留物者,常规充盈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三维超声监视下进行宫腔残留物清除术,当观察到宫内异常回声消失,出现连续而清晰的宫腔内膜回声线时结束.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5.06%(77/81),未发生子宫穿孔、清宫不全、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三维超声引导下清除宫内残留物,大大提高了术者的操作质量和准确性,对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开银;周孝琳;罗孝勇;邓萍;李德惠;何厚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2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王晖;成幼林;王兆欣;胡招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对肺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正常体检者、35例肺炎患者和70例NSCLC患者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浓度.结果 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组(P<0.01),肺炎患者血清VEGF浓度虽也有一定的升高,但较之肺癌组低,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及原发肿瘤大小有关.血清VEGF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生存>6个月患者血清VEGF明显高于<6个月者(P<0.05).结论血清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程进展及生存期相关,是一种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作者:田东波;潘桂常;肖伟民;曾峰;冯正富;向镜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致Meckel憩室大出血2例报告

    病例1男,15岁,因外伤致腹痛2天,便血3次入院.入院前2天,病人因斗殴被他人拳击伤腹部,伤后感腹痛,解鲜红色及暗红色血便3次,伴头昏、乏力,未呕血.体检:T 36.8℃,P100次/分,R 20次/分,BP 100/6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腹平坦,脐周压痛,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不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

    作者:范怀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静脉曲张的研究治疗进展

    约20%门脉高压病人有胃静脉曲张(GV),发生率较食道静脉曲张(EV)低,但治疗更为困难.原因:(1)目前没有GV佳治疗的一致意见,治疗上以经验性处理为多.(2)GV不是单一病种,分型对治疗极具指导价值.(3)虽然GV出血少见但更为严重,死亡率也更高.(4)GV有很高的再出血率(34%-89%).(5)GV治疗需要各科的协作,尤其是消化科和放射介入.近年来,随着对GV认识的深入及治疗手段的进展,GV的治疗取得进展.

    作者:徐维国;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镁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UK,32例)、溶栓前治疗组(EUM,40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前15分钟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和溶栓后治疗组(LUM,44例,在UK基础上于溶栓3小时后开始用镁制剂治疗),分别观察RA发生率、5周死亡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EUM组RA发生率低于UK和LUM组,前者与后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UM组与LUM组治疗后心律失常均低于UK组(P<0.05);治疗后心律失常与溶栓前比较,U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UM和LU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EUM和LUM组的5周死亡率均低于UK组(P<0.05);EUM和LUM组的不良反应与UK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用镁制剂治疗AMI,可有效防治RA,改善预后,无不良反应,镁制剂可作为冠心病、AMI的常规用药.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特征、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并与静脉造影及25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DFI诊断正确者84例(97.7%),有2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阴性,CDFI误诊率2.3%.结论 CDFI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在动态观察多血管多部位血栓以及治疗效果随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杨姣;陈联娜;何兴华;马果丰;刘学彬;袁莉;郑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院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干扰及护理措施

    医院监护室(ICU)是收治全院危急重症、大手术病人的科室,我院自2002年ICU成立以来,共收治1678例监护病人,现将监护设备常见的临床干扰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8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b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我科1998年3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DF 87例,在临床治疗中加强综合、整体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896份外科感染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90份标本中的427份标本分离出440株细菌(含混合感染13例),阳性率为48.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的比例高(28.4%),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4.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1%)、不动杆菌(9.5%)、铜绿假单胞菌(7.3%),占所有感染菌的83.4%.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加强外科感染性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减少经验用药,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降低外科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丁波;刘家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为了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我们配合医院感染办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新;徐达秀;蔡芳一;周彩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胃癌根治多采用全胃或近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代胃的手术方式,此术式是外科治疗胃癌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护理质量的优劣是外科治疗胃癌成败的重要环节.现将我们对73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任素君;蒲宝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旧两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新法与旧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2例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治疗方法的改进时限分为旧法组310例(1980年1月至1987年12月)与新法组242例(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旧法组发热期静脉滴注维生素C,低血压休克期给予快速晶体液扩容,少尿期给予利尿剂或等待肾功能自然恢复.新法组发热期给予病毒唑、赛庚啶及654-2,以抗病毒、抗过敏及改善微循环,低血压休克期给予晶胶结合扩容和纳洛酮等治疗,少尿期联用心得安和酚妥拉明,或单用维拉帕米治疗.结果新法组与旧法组疗效比较,热程、低血压休克纠正时间、少尿持续时间及血压、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新法治疗重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明显优于旧法.

    作者:邓天君;邓慧琳;杜元平;帅世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TGF-β1、HGF与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44例CHB患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GF-β1、HGF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20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 44例CHB中早期肾损伤24例,无肾损伤20例CHB患者血清TGF-β1、HGF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肾损伤者血清TGF-β1、HGF明显高于无肾损伤者(P<0.01);且血清TGF-β1、HGF与早期肾损伤指标:尿α1-MG、mALB水平成正相关(r分别=0.718,0.683,0.664,0.637).结论 CHB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TGF-β1、HGF均升高,可能是机体损伤与抗损伤反馈调节所致.

    作者:宋新文;邓存良;盛云建;陈枫;王明勇;史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核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1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7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卢家桀;唐红;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