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丁波;刘家瑞

关键词:外科感染,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896份外科感染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890份标本中的427份标本分离出440株细菌(含混合感染13例),阳性率为48.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的比例高(28.4%),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4.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1%)、不动杆菌(9.5%)、铜绿假单胞菌(7.3%),占所有感染菌的83.4%.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加强外科感染性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减少经验用药,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降低外科感染的有效措施.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胸、腹膜炎患者持续高热38天1例

    病例女,藏族,23岁,因腹痛、腹胀、发热1月余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饮食不当出现腹痛,以下腹、脐周为甚,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午后发热,盗汗,身软,乏力,腹胀,腹泻绿色稀便,无返酸、嗳气,无黄疸,无里急后重感.

    作者:徐立彦;詹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肝癌患者使用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动脉栓塞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9例单发巨块型肿瘤伴外周血象降低者,单纯使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1例Ⅲ期肝癌、肝功Child C级患者仅行导管化疗灌注,3例栓塞后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近期有效率52%,8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发热,3例脱发,以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为主的方案毒副作用较低.结论对血浆异常而血供较好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单纯采用吡柔比星碘油乳剂栓塞,疗效满意,可避免多种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作者:崔建蓉;刘川;罗成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给药方法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给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51例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静脉推注50万U尿激酶后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00万U;B组22例,匀速静脉点滴尿激酶150万U.在治疗开始后30min,1、3、6、12h记录患者胸痛缓解、心电图ST段下降、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A组再通率高于B组,并且再通提前出现,两组均无大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结论尿激酶静脉推注结合静脉点滴较单纯静脉点滴临床再通指标提前出现,并且安全.

    作者:颜昌福;杜志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连续硬膜外镇痛泵在子宫全切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的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比较连续硬膜外镇痛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情况、生命体征、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肛门排气、皮肤瘙痒等情况.结果镇痛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不增加尿潴留发生率,不延长肛门排气时间,不增加低氧血症、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增加.结论子宫全切术后病人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龙寄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院监护设备对危重病人的干扰及护理措施

    医院监护室(ICU)是收治全院危急重症、大手术病人的科室,我院自2002年ICU成立以来,共收治1678例监护病人,现将监护设备常见的临床干扰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核性脑膜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1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7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卢家桀;唐红;雷秉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2例散发单纯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戊型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但也可散发.在每年的200万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HE)感染占17.2%-20%[1].其临床发病特点较甲型肝炎有明显区别.作者对我院52例收住院及门诊散发单纯HE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蒋玉凤;王明勇;吴世韬;邓存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为了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我们配合医院感染办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新;徐达秀;蔡芳一;周彩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肌力.结果经康复护理,全组病例术后均有较好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全身情况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术后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仲玲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特征、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并与静脉造影及25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DFI诊断正确者84例(97.7%),有2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阴性,CDFI误诊率2.3%.结论 CDFI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在动态观察多血管多部位血栓以及治疗效果随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者:杨姣;陈联娜;何兴华;马果丰;刘学彬;袁莉;郑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腮腺炎并发胰腺炎及多发性浆膜腔积液1例

    病例女,710/12岁,因两侧腮腺肿痛2天、腹痛1天入院.查体:T38.5℃,P124次/分,R34次/分,W21.5Kg,BP94/62mmHg,急性重危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萎糜,两侧腮腺、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鼻翼扇动,呻吟.颈软,双肺呼吸音粗.

    作者:(骨)德;刘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探讨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收费等问题而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笔者就本院近两年来所发生的21起书面和口头护理投诉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像学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4例

    支气管异物是儿科的常见病,诊断有一定困难.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且X线资料完整的4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胡贵华;刘毅;李萍;吕仕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0.1%维A酸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2000年10月至2004年5月,我们观察了自制0.1%维A酸霜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80例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李颖;余志请;郑红;何威;黄海;何德春;唐天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5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是否能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方法母婴同室新生儿650例(观察组),生后半小时内吸吮母亲乳头,产房观察2小时无异常即和母亲同时回到母婴同室病房,实行24小时按需哺乳,并随时观察新生儿各种变化;取非母婴同室新生儿500例(对照组),在传统的大婴儿室集体管理,母婴分开,混合喂养,出生后12小时第一次母乳,两次喂奶中间加喂糖开水,母乳不足者补充牛奶;将两组新生儿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36.2%,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实行母婴同室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应普遍推广应用.

    作者:杜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伞部不孕3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伞部不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因不孕而接受HSG提示伞部闭锁粘连积水的患者共30例,分析腹腔镜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30例输卵管伞部不孕的患者腹腔镜治疗后效果满意,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结论输卵管伞部不孕的患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治疗,术后予必要的通液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道寿丽;田琼;宋清莲;汪琴;龙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和确保其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对试点地区彬县和洛川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点工作成绩显著,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两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是有效的,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进一步进行基线调查,对补偿进行科学测算,是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工作的关键.

    作者:李牧;吴金萍;李延明;常黎华;张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几类重要的耐药菌感染及其防治

    自从1935年第一个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应用于临床和1941年青霉素问世后,抗菌药物得以迅速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已研发出19类1600多个品种.目前,经常应用于临床的也有10余类近200个品种.抗菌药物使人类在对付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感染中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范昕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典型肺结核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平片、CT表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以减少、避免误诊.方法 分析5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上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结果 55例不典型肺结核中,叶或段实变或不张11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26例,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肺内结节6例.结论 发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不典型,为不典型肺结核的特点,应根据多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方可减少、避免误诊.

    作者:向敬池;杨虹;范芦芳;张福洲;何孔明;蒋世明;贾培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肠间质瘤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征.方法对51例胃肠道间质瘤作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对CD117、CD34、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等抗体的表达.结果 CD117、CD34、Vimentin、MSA、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96.1%(49/51)、84.3%(43/51)、49.0%(25/51)、33.3%(17/51)、19.6%(10/51).结论 CD117和CD34是诊断GIST的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并综合病理形态学可确诊GIST.

    作者:李绵利;董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