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脓肿微创治疗30例临床报告

秦志勇;王志强;王和功;王建国;贾延顺;汪利民

关键词:脑脓肿, 诊断, 微创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脑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其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2例,1例治愈,1例小脑脓肿行腰穿摆体位时因枕骨大孔疝死亡;手术治疗28例,其中锥颅穿刺引流15例,显微手术切除脓肿13例,术后痊愈26例,好转2例.20例随访3个月-14年,无1例复发.结论脑脓肿诊断要结合临床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脓肿直径大于2cm采取微创手术,合并心脏疾患可采取锥颅穿刺引流,合并中耳炎一期采取显微手术及原发病灶根治术.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

    从2003年4月起,我院在128例新生儿病人中广泛使用留置针,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78例,女50例,年龄10分钟-28天.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早产儿25例,其他各种疾病68例,静脉内置管3-7天,平均4-6天.

    作者:何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腺激素人工神经支架的构建

    目的用聚乳酸(PLA)构建一种含有甲状腺激素(T3),并具有纵行排列管经三维立体结构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观察支架中T3溶出度的变化及其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方法按每毫克消旋聚乳酸(PDLLA)中含35ngT3的比例将T3混合在PDLLA中,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三维立体支架,支架内表面涂附纤维粘连蛋白,做扫描电镜观察.同时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T3溶出度.将材料埋入大鼠体内,分别在1-7天,2、4、8周10个时象点检测大鼠血清T3的浓度,并比较该材料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结果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管状纵行排列的立体结构,孔径60-100μm之间.材料每天释放0.96-1.80ngT3,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T3浓度均在0.87-1.03ng/ml范围.结论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PLA三维立体支架有良好的立体构型,类似周围神经结构.材料的T3能平稳地释放,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血清T3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对大鼠血清T3浓度无影响.

    作者:王敏;杨志焕;周跃;潘君;Maquet V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速尿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速尿后患者水肿变化情况.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静滴白蛋白后推注速尿;B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肝素钠1mg/kg+速尿20mg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出现多尿时间、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24小时尿蛋白变化及停药后水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钠、速尿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既防止了肾病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又起到降脂、减少尿蛋白作用,利尿、消肿效果好,经济实用.

    作者:温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药剂科实行组长责任制目标管理初探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模式,结合本院药剂科工作实践,提出将经济承包责任制管理、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纳入药剂科组长责任制目标管理,介绍了组长责任制目标管理的意义、内容、实施与评价和体会.

    作者:唐志立;李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输卵管性不孕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已婚生育年龄的妇女分为不孕组(120例)和对照组(142例),分别对两组进行妇科检查,并取宫颈分泌物检验沙眼衣原体;同时对两组中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进行治疗.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者,不孕组46例(38.33%),对照组28例(19.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治疗后转阴率为72.97%.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原因;通过积极治疗,多数沙眼衣原体可以转阴.

    作者:王彬;杨佩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

    目的了解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脉压情况.方法选用2002年以来住院的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132例,老年组(年龄≥60岁)63例,中年组69例(40岁≤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组的收缩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脉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昼夜血压无差异(P>0.05),中年组的昼夜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是高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老年组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年组患者昼夜节律减弱.

    作者:刘涛;陈勇;陈世蓉;赵超美;杜燕彬;邓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31例开胸手术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因素及术后护理.结果22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术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17例,死亡7例.结论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与护理密切相关,提高护理预见性,术前戒烟,术后定时拍背,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疼痛管理等能有效降低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肛门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配合

    对我院168例经肛门进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的手术配合,同时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术中认真观察病情,对手术成功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儿手术年龄提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负担,治疗效果好,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芳一;姚彦芳;王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健全三级教学评估体系完善管理监控系统

    如何建立适合医学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通过校、院、科三级评估体系而建立和完善地系统而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使我们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教学管理之路,保障了临床教学的持续性发展,保证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树娣;徐英辉;周广民;王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卒中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96例临床护理

    脑卒中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严重疾病.由于病人卧床时间久、住院时间长、年龄偏大等原因,容易并发医院感染.肺部感染是常见的严重病发症[1],若不及时处理,常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处理,以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笑气、异丙酚三种镇痛方法实施人工流产

    目的寻找人工流产佳镇痛方式.方法120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笑气组、异丙酚组,每组40例.利多卡因组术前2%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宫颈管表面麻醉;笑气组术时用特殊面罩吸入50%笑气+50%氧气的混合气体,根据疼痛情况自动控制吸入量;异丙酚组术前由专职麻醉师通过前臂静脉注入异丙酚(按2mg/kg计算总量)进行麻醉.对三组患者术中出现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三种方式中,镇痛总有效率及宫颈扩张率异丙酚组与利多卡因组相似,笑气组差,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三种方式的镇痛总有效率及宫颈扩张率高低与麻醉药给药方式有关.异丙酚组和利多卡因组均能使麻醉药迅速到达宫颈周围,因此镇痛效果好,差异无显著性.但从费用来看,利多卡因组低,其他两者较高.

    作者:赵霞;宋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循序渐退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序渐退法用于双腔导管行支气管插管及导管插入深度的定位问题.方法对52例开胸手术患者行支气管双腔导管插入时,采用适度地循序渐退法,每次退出1-2cm,套囊再充气,分别钳夹一侧双腔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寻找导管前端插入的佳位置.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满意的双侧总支气管封堵效果.术中患侧肺无漏气现象,健侧肺呼吸音清晰,SpO2100%.结论开胸手术行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循序渐退法确定导管插入的佳位置,不需要辅助设备,简便易行,效果确切.

    作者:陈光忠;李文建;汪辉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置换血浆治疗RhD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

    病例孕妇,第1次怀孕2+月自动终止妊娠.两年前第2次妊娠顺产一女婴,产后2天因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而死亡.此次妊娠为第3胎,查孕妇RhD阴性,孕6月其血清中抗-RhD效价为1:128,阴道流少量鲜血;孕7+月双下肢水肿,休息后缓解,6-7个月两次到医院用正常人血浆1400ml做血浆置换.

    作者:雷丽明;李祖成;王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213例,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CG-PSN注射3个月,1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观察组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能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孝青;冯云;邓嘉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MV-DNA确诊48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选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有效44例(91.7%),进步4例(8.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白血病患者的血流变学改变2例报告

    目前血流变学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其异常结果,对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曾遇到2例白血病患者血流变学发生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重度ICP患者(ICP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FGR发生率及ICP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的关系.结果ICP组早产、羊水粪染、Apgar评分<7分(1分钟)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029.1±1042.5)g,FGR的发生率为6.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P组新生儿体重与胆汁酸、肝功能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ICP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张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在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进基因bax在肾上腺髓质增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cl-2的表达,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组阳性细胞数为(89.3±10.86)个,正常对照组为(21.2±7.65)个(P<0.05).bax的表达,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组阳性细胞数为(16.1±4.62)个,正常对照组为(54.8±9.31)个(P<0.05).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参与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病理过程.在此调控网络中,bcl-2基因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bax基因的表达减少.

    作者:朱述琳;侯栋梁;薛现霞;邢佑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颈癌92例临床病理特点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1999年至2003年几所综合医院治疗的Ⅰ-Ⅱ期宫颈癌92例,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绝经前宫颈鳞癌30例,腺癌12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2例;绝经后鳞癌44例,腺癌2例.宫颈浸润深度大于2/3的74例,占80.43%.结论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与绝经与否及患病年龄有关;宫颈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宫颈癌临床分期越晚,浸润深度越深,盆腔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就越差.

    作者:李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2P-胶体磷酸铬治疗癌性胸腹水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2P-胶体磷酸铬治疗癌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在B超定位下,行胸腹腔穿刺术,反复抽吸胸腹水后,注入32P-胶体磷酸铬.结果完全缓解(CR)58.14%,部分缓解(PR)20.93%,总有效率(CR+PR)79.07%,缓解期2-18个月,平均缓解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32P-胶体磷酸铬腔内介入治疗,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作者:倪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