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忠;李文建;汪辉德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UCLP的唇腭裂均修复组与仅唇裂修复组,上颌骨相对于颅底均有明显的后退,并且上颌骨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小.软组织测量中,UCLP的上唇面积、上白唇高、上唇长度、口裂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上红唇高差异无显著性.鼻底凸度、上唇凸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下唇凸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唇裂手术对UCLP上颌骨向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软组织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宋庆高;石冰;左晖;邓典智;郑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的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方法统计我院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8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病例,并进行分类,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2例中,治愈53例,治愈率64.6%;死亡14例,病死率17.1%;自动出院15例,占18.3%.结论小儿吸入性损伤病死率不高于成人.由于发育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尤其吸人性损伤早期局部渗出、水肿,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死亡.特别注意的是,对严重吸人性损伤患者,即使气管切开通气,在脱落和修复期仍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抓好预防措施,可提高此类病人治愈率.
作者:王国昌;李茂玉;郑家全;罗长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院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院内继发真菌感染3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疾病患者居多;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老化,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恶性肿瘤放化疗,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和侵入性医疗操作;感染病原菌检出主要以念珠菌为主.结论降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为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陈珍旭;陈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我院168例经肛门进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的手术配合,同时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术中认真观察病情,对手术成功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儿手术年龄提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负担,治疗效果好,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芳一;姚彦芳;王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同时给予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共26周,然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单药组40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观察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不高于拉米夫定组,但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6周后,HBV-DNA复发率和ALT反跳率联合组不低于单药组.结论单用拉米夫定或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均较好,但长期疗效联合用药不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作者:王驰;王细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32P-胶体磷酸铬治疗癌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在B超定位下,行胸腹腔穿刺术,反复抽吸胸腹水后,注入32P-胶体磷酸铬.结果完全缓解(CR)58.14%,部分缓解(PR)20.93%,总有效率(CR+PR)79.07%,缓解期2-18个月,平均缓解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32P-胶体磷酸铬腔内介入治疗,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副作用少.
作者:倪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出血量较大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CT定位,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生产的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等医疗器械,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微创术182例,出血量21-112ml,平均57ml.所有病例均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结果CT复查,血肿基本清除时间1-6天,平均血肿清除量46ml,血肿清除率90%.术后死亡15例,病死率8.2%.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疗效确切.
作者:朱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整合素β1、α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β1、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级及Ⅱ、Ⅲ级脑膜瘤中,整合素β1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0.0、87.5%,整合素α3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80.0、3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β1及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均有相关关系.结论整合素β1、α3亚基参与脑膜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1表达的增高及α3表达的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脑膜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曾义;徐宏;周增俊;韩杨云;刘之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自体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用自体肋骨肋软骨及自体髂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下颌骨,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31例患者成功29例,原发病治愈无复发,面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肋骨肋软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整复术是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术式,易于推广.
作者:谭小尧;冯辉;陈武伦;杨映阳;谢永林;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卒中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严重疾病.由于病人卧床时间久、住院时间长、年龄偏大等原因,容易并发医院感染.肺部感染是常见的严重病发症[1],若不及时处理,常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预防,早处理,以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进基因bax在肾上腺髓质增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cl-2的表达,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组阳性细胞数为(89.3±10.86)个,正常对照组为(21.2±7.65)个(P<0.05).bax的表达,肾上腺髓质增生大鼠组阳性细胞数为(16.1±4.62)个,正常对照组为(54.8±9.31)个(P<0.05).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参与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病理过程.在此调控网络中,bcl-2基因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bax基因的表达减少.
作者:朱述琳;侯栋梁;薛现霞;邢佑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除从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外,不断培养高层次的科学人才是解决西部地区人才相对匮乏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研究生教育则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任务.从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来看,西部地区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1],尽快改善这种局面,如何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值得深入地研究.
作者:孔佩艳;刘红;陈幸华;王庆余;刘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蕈形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并探讨其优点.方法对采用蕈形导尿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术的108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08例中,69例患者置管后24小时内气体引流完毕,夹闭24小时后肺组织复张,2-3天后出院;21例在2-7天内患侧肺复张拔管;13例在7-14天患侧肺复张拔管;5例14天后引流管仍然排气,给予红霉素患侧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2次,同时口服药物及营养支持治疗,引流管排气停止,肺复张拔管.无1例发生堵管、脱管者.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引流效果好,不易发生堵管、脱管及皮下气肿,病人舒适性好,可长时间带管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肺复张缓慢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气胸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坤林;徐翠容;邓刚;龚自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建立微通道法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肾筋膜扩张器建立F16左右的经皮肾微通道,结合气压弹道碎石及输尿管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对122例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用经皮肾穿刺建立微通道(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取净率达93.43%(89.05%-97.84%).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通道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及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伍季;王安果;刘照功;姜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司帕沙星(商品名:巴沙片)与清浊祛毒丸联用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巴沙片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服10天,同时加服清浊祛毒丸,每次8克,每日3次,连服10天,停药10天后复查.结果有效率96.15%.结论两药合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卫萍;杨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氟康唑150mg单剂顿服,同时使用达克宁栓400mg阴道给药,每日1次,共5天.对照组仅用达克宁栓400mg阴道给药,每日1次,共5天.停药2周及4周时复查,内容包括自觉症状、体征及阴道分泌物涂片找真菌.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00).副反应为偶有轻微腹泻,次日自愈.结论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剂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好,疗程短,作用快,经济方便,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分析3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及误诊原因;经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后给予制酸、胃动力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于5-7天内胸痛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临床医生对酷似冠心病心绞痛之食管源性胸痛应注意鉴别,有困难时,可做心电图、冠脉造影或内镜检查,可帮助确诊.
作者:毛文灏;蔡奇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71例子宫良性病变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筋膜内组42例,均实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9例,实行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输血少,恢复快,住院天数少,深受患者欢迎.结论对子宫良性病变者,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腔内后装治疗施源管的适管径.方法对100例正常食管患者做胸部CT,采用微段分解测量法,测量食管空腔周长,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体胸段食管管壁的周长为2.63cm.结论食管癌腔内后装治疗施源管的直径为8mm时是食管充分扩张的低限度,根据近距离放疗的剂量学特点,它能保证食管癌腔内后装治疗时将施源管因素导致的放疗反应和局部肿瘤复发减至低.
作者:杨渝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31例开胸手术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因素及术后护理.结果22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术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17例,死亡7例.结论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与护理密切相关,提高护理预见性,术前戒烟,术后定时拍背,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疼痛管理等能有效降低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