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述琳;侯栋梁;薛现霞;邢佑敏
目的寻找人工流产佳镇痛方式.方法120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笑气组、异丙酚组,每组40例.利多卡因组术前2%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宫颈管表面麻醉;笑气组术时用特殊面罩吸入50%笑气+50%氧气的混合气体,根据疼痛情况自动控制吸入量;异丙酚组术前由专职麻醉师通过前臂静脉注入异丙酚(按2mg/kg计算总量)进行麻醉.对三组患者术中出现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三种方式中,镇痛总有效率及宫颈扩张率异丙酚组与利多卡因组相似,笑气组差,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三种方式的镇痛总有效率及宫颈扩张率高低与麻醉药给药方式有关.异丙酚组和利多卡因组均能使麻醉药迅速到达宫颈周围,因此镇痛效果好,差异无显著性.但从费用来看,利多卡因组低,其他两者较高.
作者:赵霞;宋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采用现代非超乳所用切口对58例白内障患者进行ECCE+IOL植入术.结果58例中,2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白内障有相应的合并症,术后视力稍差,其余视力恢复良好.结论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效果明显,设备投入小,值得没有超乳条件的医院推广.
作者:张年孝;黄学文;黄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整合素β1、α3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β1、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级及Ⅱ、Ⅲ级脑膜瘤中,整合素β1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0.0、87.5%,整合素α3的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80.0、3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β1及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均有相关关系.结论整合素β1、α3亚基参与脑膜瘤的增殖调控.随着整合素β1表达的增高及α3表达的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升高,恶性程度增加;并与脑膜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曾义;徐宏;周增俊;韩杨云;刘之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模式,结合本院药剂科工作实践,提出将经济承包责任制管理、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纳入药剂科组长责任制目标管理,介绍了组长责任制目标管理的意义、内容、实施与评价和体会.
作者:唐志立;李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用聚乳酸(PLA)构建一种含有甲状腺激素(T3),并具有纵行排列管经三维立体结构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观察支架中T3溶出度的变化及其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方法按每毫克消旋聚乳酸(PDLLA)中含35ngT3的比例将T3混合在PDLLA中,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三维立体支架,支架内表面涂附纤维粘连蛋白,做扫描电镜观察.同时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T3溶出度.将材料埋入大鼠体内,分别在1-7天,2、4、8周10个时象点检测大鼠血清T3的浓度,并比较该材料对大鼠血清T3的影响.结果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管状纵行排列的立体结构,孔径60-100μm之间.材料每天释放0.96-1.80ngT3,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T3浓度均在0.87-1.03ng/ml范围.结论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PLA三维立体支架有良好的立体构型,类似周围神经结构.材料的T3能平稳地释放,植入体内后大鼠体内的血清T3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对大鼠血清T3浓度无影响.
作者:王敏;杨志焕;周跃;潘君;Maquet V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脉压情况.方法选用2002年以来住院的中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132例,老年组(年龄≥60岁)63例,中年组69例(40岁≤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老年组的收缩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脉压日间与夜间均大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的昼夜血压无差异(P>0.05),中年组的昼夜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是高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老年组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年组患者昼夜节律减弱.
作者:刘涛;陈勇;陈世蓉;赵超美;杜燕彬;邓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子宫肌瘤患者对保留子宫手术方式的认知情况,以利于开展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知情选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手术期情况.结果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对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对于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有自己的决定.知情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患者手术期的顺利恢复.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多方面手术方式的知识介绍,与患者一起确定手术方式,有利于子宫肌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程湘;谢荣凯;王欣;陈正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自体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用自体肋骨肋软骨及自体髂骨游离移植立即整复下颌骨,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31例患者成功29例,原发病治愈无复发,面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肋骨肋软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整复术是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术式,易于推广.
作者:谭小尧;冯辉;陈武伦;杨映阳;谢永林;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诊治手段.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硬脑膜外血肿387例.结果本组共行手术346例,非手术及保守治疗41例,痊愈369例,痊愈率95.35%;死亡18例,病死率4.65%.结论利用头颅CT能正确估计血肿量,结合临床表现采取佳治疗方案.对病情较轻、血肿量小于40ml者(尤其是小儿)尽量行非手术治疗.如需手术者,可行床旁钻孔持续负压吸引,尿激酶注入血肿腔碎吸治疗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病情较重,血肿量较多,合并脑挫裂伤、脑疝形成者应积极手术,建议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病人采用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为妥.
作者:刘旭;廖洪民;雷琳;陈勇;朱家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采用临床标本及尿液室内质控物对HL-3460B尿液分析仪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及与其它尿液分析仪的一致性评价;同时,对该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进行检测.结果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重复性、准确性良好,与其它仪器及镜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1).仪器检测红、白细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7、83.85和96.30、97.74.结论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过筛标准的要求,适合于中小型医院或大型医院的急诊检验等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使用.
作者:张春平;杨明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加替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69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5例),其中A组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天;B组先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3-4天后改为口服400mg,每天1次,连用6-7天,然后对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细菌清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医疗费用却高于B组(P<0.01).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与单纯静脉滴注相比更安全,更经济合理.
作者:郑咏池;魏祖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从2003年4月起,我院在128例新生儿病人中广泛使用留置针,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78例,女50例,年龄10分钟-28天.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早产儿25例,其他各种疾病68例,静脉内置管3-7天,平均4-6天.
作者:何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病的效果.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病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凯时组43例,给予凯时2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强力宁组42例,给予强力宁6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均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后ALT、AST、γ-GT等肝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凯时组复常率93.0%,强力宁组54.8%(P=0.000);凯时组有效率97.7%,强力宁组81.0%(P=0.013).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提示凯时的降酶作用突出.结论凯时注射液治疗化疗后所致药物性肝病有效,且效果强于强力宁.
作者:周文杰;孙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司帕沙星(商品名:巴沙片)与清浊祛毒丸联用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巴沙片1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服10天,同时加服清浊祛毒丸,每次8克,每日3次,连服10天,停药10天后复查.结果有效率96.15%.结论两药合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卫萍;杨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MV-DNA确诊48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选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有效44例(91.7%),进步4例(8.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后会阴部复发原因、预防措施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3年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86例,术后复发16例,治疗分A、B组(各8例),A组手术切除,B组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结果Miles术后16例复发,复发率18.5%;再次手术再复发率:A组75.0%,B组12.5%.平均手术时间:A组8小时,B组1.1小时.平均失血量:A组900ml,B组60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生物学行为、侧方清除不彻底、术中无瘤技术观念不强等;复发的治疗:B组优于A组.
作者:郑方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213例,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CG-PSN注射3个月,1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观察组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能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孝青;冯云;邓嘉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伤的疗效.方法对95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施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行单侧去骨瓣减压81例,双侧去骨瓣减压14例.结果存活51例(53.68%),死亡44例(46.32%),其中GCS 3-5分25例,6-8分19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能快速缓解增高的颅内压,作用持久,在对重型脑伤继发脑水肿、脑肿胀等方面的治疗仍不失为一有效措施.
作者:苑树立;张小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其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保守治疗2例,1例治愈,1例小脑脓肿行腰穿摆体位时因枕骨大孔疝死亡;手术治疗28例,其中锥颅穿刺引流15例,显微手术切除脓肿13例,术后痊愈26例,好转2例.20例随访3个月-14年,无1例复发.结论脑脓肿诊断要结合临床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脓肿直径大于2cm采取微创手术,合并心脏疾患可采取锥颅穿刺引流,合并中耳炎一期采取显微手术及原发病灶根治术.
作者:秦志勇;王志强;王和功;王建国;贾延顺;汪利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及医疗消费方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日趋完善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纵深拓展,医院开始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完善的服务,医患沟通更是必不可少的.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进行言语、行为、思想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在增强医患双方的理解信任和配合,防范医疗纠纷及维持医院良好就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协调作用.
作者:李延沂;熊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