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黄晓燕;黄萍;王丽;严风英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防治措施
摘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引起的医源性疾病,发病机会为1%~10%,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超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加,OHSS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完全有效的防治措施.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左房形态,左室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对21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观察.所测参数有:左室舒末径(LVDd)、左室收末径(LVDs)、左房径(LA)、室间隔收缩期增厚度(AT%),二尖瓣血流E峰、A峰、A/E比值和E峰减速度(Dcc).结果对照组LVDd、E峰、Dcc前后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LA、A峰和A/E增大(P<0.001);心肌梗死首检组与对照组首检比较:LVDd、LVDs、LA、E峰、A峰和A/E都无明显增大(P<0.05~0.001),而AT%与DCC明显降低(P<0.001);心肌梗死组自身前后比较:LVDd、LVDs、A峰无明显变化(P<0.05)增高,LA内径增大(P<0.05).E峰与Dcc明显降低(P<0.001).结论CDFI动态观察心肌梗死后心脏构型和功能的变化客观、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玲;黄大斌;王一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危重病人手术救治的麻醉处理130例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2002年手术救治危重病人130例.其中男82例,女48例,年龄4~80岁,平均36.29岁.

    作者:周惠萍;翟才栋;黎哲敏;刘家添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87例救治分析

    现将我院救治的8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女46例,男41例;年龄13~41岁.均系进食混有毒鼠强毒饵的大米干饭所致.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肠道星状病毒感染及检测技术

    星状病毒于1975年首先由Appleton和Higgins用电镜检测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时发现,由于电镜下病毒颗粒呈星形,故命名为星状病毒Astrovirus.

    作者:邓建军;万朝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65例

    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力差,易发生眼外伤,特别是挫伤性前房积血在儿童眼外伤中常见,若不及早治疗,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早期正确处治可以避免手术及再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黄海;温明全;张年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89例死胎及活产死婴胸腺病理探讨

    目的探讨缺氧因素对胎儿死亡(死产)及活产死婴胸腺偶然性退化的影响.方法将死产及活产至1岁死婴胸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皮质及髓质内细胞成分、形态及数量变化.同时分别观察二者脾脏胸腺依赖区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死胎组胸腺皮质变薄、胸腺细胞数量减少、胸腺小体变性等,重于活产死婴组.皮髓质内其它组织成分的变化,二者互有轻重.死胎(死产)组脾脏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缺氧因素在胎儿期对胸腺发育的影响,较活产至婴儿期死亡者严重.

    作者:王庆容;姚胜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PACHEⅡ评分及器官功能监测在多发性创伤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和脏器功能监测对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5年~2002年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6例,于入院后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及器官功能监测,比较各得分段的病死率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APACHEⅡ评分越高.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结论APACHE Ⅱ评分可以预测预后,同时行器官功能监测有助于指导多发伤患者的抢救处理.

    作者:李春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道彩超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对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35例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显示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子宫大小基本正常,盆腔内可见混合性包块伴不同程度的盆腹腔积液.结论超声检测诊断率高,简便,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治依据.

    作者:贾莉;马果丰;罗岳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O-C型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1993年12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AO-C型骨折24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林;肖元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30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45岁,病程1月至40年,累及上颌窦左侧14例,右侧13例,蝶窦3例,单纯一个鼻窦感染10例,同时伴有鼻息肉、化脓性鼻窦炎20例.

    作者:应向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48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canon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接近皮肤的粘膜,甚至眼、脉络膜及软脑膜等[1,2].我科1982~2001年外检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者48例,占外检总量65600例的0.73‰,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才良;林德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种多用途抗凝剂的研究及初步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一种多用途抗凝剂所收集的标本使之适用于血图,凝血因子,大部分生化及免疫项目检验,以达到减少病人抽血量,一管血做多项目检查之目的.方法制备含有复合抗凝剂的标本瓶,随机抽取病人血20份,每份标本分别装于①含有EDTA-2K进口抗凝瓶,②自制抗凝瓶(2瓶),③无抗凝剂试管.将③立即在Sysmex-K1000测定各参数后待其凝固分离血清并②一瓶分离血浆配对供生化、免疫、APTT等项目测定.同时将①、②于室温下1,3,6,9,24小时用Sysmex-K1000测定各项参数.统计处理用-x±s表示并用配对t检验.结果含有新抗凝剂复合物②标本管收集之标本在Sysmex-K1000上9小时的各血液学参数与不含抗凝剂③管立即测定之值(真值)及ICSH推荐的进口EDTA-2K抗凝瓶①抗凝之标本测定值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MPV更接近于真值.24小时,无论是进口抗凝瓶,还是自制抗凝瓶之标本Hb轻度升高.其余各参数稳定.生化肝功、肾功及酶共21项,新抗凝剂之标本与血清一致,唯有CK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PTT及两对半等免疫项目检查结果不发生干扰.结论经研究及初步应用表明:用含新抗凝剂复合物之标本管收集之血液,用于血液分析测定各参数后,其剩余标本之血浆可作大部分生化、APTT、两对半等多项目检验,而对结果无影响,减少了病人抽血量及管数,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蹇启政;俞华;陈梅;李慧;兰大丽;饶绍琴;杨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304例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指标的检测

    目的探讨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ALT检测及酶标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抗-HCV;梅毒采用胶体金一步法,抗HIV用胶体硒法;检测仪器用Wellscan MK2型酶标仪及BackmanCX9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本组6304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居首位(13.99%),抗-HCV阳性率达5.34%,ALT>40u/L为阳性,占2.68%,总阳性率22.0%;HBsAg阳性882例中伴有183例为抗HCV阳性,占20.74%;HBsAg、抗-HCV同时阳性者67例.栓毒、HIV检测为0例.结论输血前和手术前进行相关指标检查,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等都有非常重要意义.有利于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作者:刘渝霞;杨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脱出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农民.汉族,因经量增多半年,阴道脱出肿物7小时入院.病员于半年前开始月经量增多,伴血凝块,每次用卫生纸1斤多,且伴腹痛,能忍受,周期及经期基本正常.近两月出现头昏、眼花.

    作者:郭永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TSRH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TSRH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对24例腰椎滑脱患者TSRH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及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对24例获平均21.8个月的随访,临床评估植骨融合率94.8%.结论TSRH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坚强,操作简单,适合应用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伟;孙晓;刘健;常伶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脑伤为主的82例多发伤临床报告

    1997年2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共收治以脑伤为主的82例多发伤者,报告如下.

    作者:黄昌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双相瓶血培养1026份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败(菌)血症的致病菌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生产的HPD双相瓶进行细菌培养,API系统进行接种鉴定.结果1026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致病菌162株36种,以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为主.结论血培养致病菌呈革兰阳性菌增长,革兰阴性菌下降的规律.

    作者:贺爱元;张水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科治疗小儿蛔虫病116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蛔虫性肠穿孔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本组116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蛔虫病,临床症状、体征、辅检、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至8年,康复79例,死亡37例,病死率31.90%,肠穿孔率为75.86%.结论小儿蛔虫性肠穿孔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期手术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袁万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干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通过对48例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与CT资料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位置、大小、出血量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干平均出血量G=3.3675 ml,病死率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小于5 ml病死率为35.71%(17.97~53.46%).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结论CT是目前脑干急性出血快速、准确的检查手段,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范芦芳;向敬池;蒋世明;何孔明;张福洲;段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吲哒帕胺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糖尿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病变,常常合并高血压,两者又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显得更加重要,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钠、钾、氯、血肌酐无不良影响的药物.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吲哒帕胺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86例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