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飞蓟宾胶囊防治肝癌TACE后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董洁

关键词:水飞蓟宾胶囊, 肝癌, 肝动脉, 栓塞术, 肝损害
摘要: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胶囊(SC)防治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随机等分为SC组和Z组,两组均行TACE术,Z组术后给予维生素C、水化支持等对症治疗,SC组加用SC,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肝功能、免疫功能等情况.结果 术后14 d内,SC组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少于Z组(P<0.05);术后3d和14 d,SC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y-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低于Z组(P<0.05);术后14 d,SC组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Z组(P<0.05),外周血CD4+、CD56+高于Z组(P<0.05),CD8+低于Z组(P<0.05).结论 SC可有效防治PHC患者TACE术后的肝损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脊液LDH+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脑脊液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5例拟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检测脑脊液AST、LDH、CRP、β2MG水平.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纳入观察组,非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纳入对照组.以病原学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脑脊液AST、LDH、CRP、β2MG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ROC曲线,评估这些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证实,75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观察组脑脊液AST、LDH、CRP、β2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AST、LDH、CRP、β2MG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654、0.913、0.954、0.707.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比较,LDH+CRP的Kappa值高,其次为LDH+CRP+β2MG、CRP+β2MG.结论 检测脑脊液AST、LDH、CRP、β2MG水平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其中LDH+CRP联合检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宋文奇;余金蓉;陈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FATmax运动对老年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脂肪氧化(FATmax)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住院号单双数将96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行FATmax运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糖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服糖30 min后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比值(I30/G3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FPG、2 hPG、HbAlc、TC、TG、LDL-C水平及HOMA-IR皆降低,HDL-C及HOMA-β、I30/G30水平则皆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FATmax运动,可降低老年T2DM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作者:刘文;章尹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下MWA治疗TMC手术学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下微波消融(MWA)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TMC)效果及对血清甲状腺激素影响.方法 纳入TM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下MWA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36)]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T3、FT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术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皆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下MWA术治疗TMC的创伤小,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可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复发率.

    作者:霍齐民;周宁明;曹伟田;蒋俊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管状胃食管吻合与传统食管胃弓上吻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和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术中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传统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细胞免疫、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对照组CD4、NK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8、NK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D4、NK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每分钟大通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更有效恢复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对肺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效果较好.

    作者:万元春;孙诗亮;周传文;杨位轩;俞海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常见于急性肠梗阻、创伤、移植、腹部外伤、休克等情况下的严重病理生理过程[1].肠组织是机体大的细菌储存库,在缺血时,肠组织处于一种缺血缺氧状态,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形态结构因此受到严重损伤.当恢复供血后,肠道细菌发生移位,细菌携带的内毒素进入外周血液循环使内皮细胞受到严重损害,从而引起急性炎症,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受损部位,故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被释放入血,导致缺血部位不但没有恢复功能,反而损伤更加严重[2-4].目前研究表明,肠I/R损伤与氧自由基损伤、钙离子超载、炎性因子大量浸润、细胞大片凋亡、细胞因子释放等密切相关.笔者根据新的研究报道,对其分子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罗丹;吴鹏俐;陈晓琴;王静;黄肖建;王浚霖;肖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发型败血症早产儿脐血VDBP、25-(OH)D、PCT及IL-6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早发型败血症(EOS)早产儿脐血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25-羟基维生素D[25-(OH)-D]、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32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EOS分为EOS组(n=100)和对照组(n=132),均检测脐动脉血及出生后72 h内外周静脉血VDBP、25-(OH)-D、PCT、IL-6水平.EOS组并于抗感染治疗10~14 d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OS组脐血及外周血VDBP、25-(OH)D水平明显降低(P<0.05),PCT、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经抗感染治疗后,EOS组VDBP、25-(OH)D较出生后72 h明显增高(P<0.05),PCT、IL-6明显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脐血VDBP、25-(OH)D、PCT、IL-6预测EO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803、0.836、0.851,分别以54.42 ng/ml、24.29 ng/ml、112.38 pmol/L、25.21 pg/ml为临界值,敏感度与特异度依次为78.3%和81.4%、82.5%和79.2%、86.2%和76.3%、89.1%和84.5%.结论 EOS早产儿脐血VDBP、25-(OH)D显著降低,PCT、IL-6显著增高,4项指标对早产儿EOS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月经周期行妇科腹腔镜术对术后PONV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78例患者资料,根据末次月经第1d日期、月经周期天数及手术日期分为3组:卵泡期(A组,28例)、排卵期组(B组,29例)、黄体期(C组,31例).对比3组术后24h内不同时段的PONV发生率;对比术前3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水平和术后芬太尼用量.结果 术后0~6 h,A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术后7~24 h,3组PONV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B、C组的FSH、LH、E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而B、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P水平明显高于A、B组(P<0.05),而A、B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T和PR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芬太尼用量明显高于A、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在月经卵泡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较低,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使用剂量较少,会降低术后PONV的发生率.

    作者:王安奎;杭博;董大龙;郭怡;聂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效果及对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侧或双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双侧组与单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GCS)评分及术后颅内压变化.结果 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嗅神经损伤、精神障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次日颅内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3~5 d达到峰值,之后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双侧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3.81%,单侧组为81.4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侧手术入路治疗双额叶挫裂伤对患者的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较好,对于符合单侧手术入路适应证的患者推荐使用.

    作者:冯世云;谢宗义;苟少中;蔡聪隆;耿家发;李文权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血清LPA和UA水平与PS病情及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和尿酸(UA)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P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将105例PS患者纳入PS组,另将同期非进展性脑梗死(NPS)患者128例纳入NPS组,比较两组不同严重程度、脑梗死体积PS患者血清LPA和UA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血清LPA、UA、糖尿病史、并发症为显著影响脑梗死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严重程度PS患者血清LPA和UA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依次为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P<0.05);不同梗死体积PS患者血清LPA和UA水平也均有显著差异,依次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P<0.05).血清LPA和UA水平与P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LPA和UA水平与PS严重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可作为PS的预警因子.

    作者:张前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肝血流阻断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Pringle's法阻断血流,B组采取门静脉主干阻断法,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手术前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肝血流阻断前手术时间、平均阻断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3d,两组AST、ALT、TBI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中影响相当,但门静脉主干阻断可减少肝功能损害,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汪长青;吴珍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lncRNA调控miRNA的表达促肿瘤效应的研究进展

    癌症是21世纪以来威胁人类的主要健康杀手,近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其中癌症死亡人数前3位依次为肺癌(160 000人)、肝癌(745 000人)和胃癌(723 000人)[11].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残基的非编码RNA,其本身不含有独特的开放阅读框,以RNA的形式在不同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程度.微小RNA (miRNA)是另一类特殊类型的非编码RNA,其作用主要在RNA的沉默中引导分子.针对大多数蛋白编码转录物,miRNA参与动物几乎所有的发育和病理过程,其失调与许多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有关[2].进一步研究发现,lncRNA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NA,抑制miRNA表达及其对下游靶基因的负向调控作用[3].干扰lncRNA的表达或诱导miRNA的过表达,能抑制肿瘤增殖、侵袭、迁移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作者:毛羽驰;张旭林;杨龄坚;李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实验室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近期总有效率(74.4%)高于对照组(51.2%)(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降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GPOLI-74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躯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甄生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B7-H3及HMGB1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3)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97例作为A组,缓解期97例作为B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作为C组.检测各组的血清B7-H3及HMGB1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B7-H3和HMGB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的HMGB1和B7-H3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均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B7-H3和HMGB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B7-H3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且急性发作期升高更显著,两者联合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和具有指示意义,也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靶点,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柴景伟;丁宁;于秀芹;赖永新;张焕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超声探头对ESD术前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探头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前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经超声内镜检查(EUS)检查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根据所用探头频率分为两组,A组(n=21)使用低频探头内镜超声检查,B组(n=48)使用微探头内镜超声(MEUS),对比两组EUS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及两组ESD治疗效果.结果 A组检查胃肠道间质瘤17例,诊断符合率为81.0%,B组检查胃肠道间质瘤为34例,诊断符合率为70.8%,两组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误判5例,误判率为14.7%;A组误判1例,误判率为5.9%,两组误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MUES相比,低频探头超声更适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可降低MEUS因对胃肠道间质瘤大小、深度等误判导致的ESD手术风险.

    作者:李鹏;窦兰涛;杨阳;杨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编制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想定的做法及经验

    军事医学演习想定作为诱导演习的总体设想,是卫勤组织指挥训练的基本文书和依据.想定包括企图立案、基本想定、补充想定,三者各自作用不一,且每一部分因演习指导思想及演习目的不同,在编制时也应有所侧重.笔者结合单位年度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活动,对编制军事医学演习想定的做法及经验进行探讨.

    作者:邓磊;陶发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I3K信号通路激活对PCOS大鼠生殖相关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PI3K信号通路激活对多囊卵巢(PCOS)大鼠生殖内分泌指标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参照组、模型组与干预组,各10只,除参照组外,均运用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在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模型组、参照组则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10 h,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变化;测定各组血清孕激素(P)、睾酮(T)、空腹血糖(FPG)、PI3K mRNA表达水平、AKT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活性.结果 模型组卵巢结构紊乱,近包膜下见多个囊性扩张卵泡,部分卵泡内无卵母细胞,且放射冠消失,可见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少见黄体;干预组颗粒细胞层较模型组增多,卵泡膜细胞层变薄,见成熟卵泡,黄体数量较模型组多.参照组与干预组血清P和FPG水平无显著差异,且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3组血清T水平大小顺序为参照组<干预组<模型组(P<0.05).模型组PI3K mRNA、AKT蛋白、p-AKT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干预组仅PI3K mRNA表达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而AKT蛋白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与参照组相近(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通过激活PCOS大鼠PI3K信号通路,抑制雄激素表达,上调孕激素水平,并调节糖代谢,促排卵.

    作者:李曼;刘春丽;毛红梅;徐淑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rTMS联合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语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148例(单号),在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组150例(双号),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功能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EP潜伏期和CMCT显著降低,MEP波幅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rTMS联合尤瑞克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和语言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锋;刘敏利;郝德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丁苯酞联合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丁苯酞联合针刺治疗的35例纳入A组,将同期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仅予以针刺治疗的35例纳入B组.于治疗前(T1)和治疗14 d后(T2),检测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Vm),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和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2时,两组NIHSS评分和血清S-100β、NSE水平均较T1时降低,且A组低于B组(P< 0.05);MBI评分和ACA、MCA、PCA的Vm则均较T1时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脑组织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文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THA与内固定术联合功能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内固定术联合功能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62)与B组(n=58).A组应用THA治疗,B组应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行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 (1)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卧床、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B组(P<0.05);(2)术后3个月时,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A组改善幅度均大于B组(P<0.05);(3)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Harris评分均大于术前(P<0.05),其中术后3个月时A组大于B组(P<0.05),而术后6月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A能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状况,有利于骨折愈合,改善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楠;郄淑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不同用药方案对肺栓塞患者INR达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对肺栓塞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栓塞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静脉滴注尿激酶,当凝血活酶时间或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恢复至基础值的1.5~2倍内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1次/12 h,持续7d,同时口服华法林,7d后单用华法林治疗.对照组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而不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同时口服华法林,剂量与研究组一致.比较两组INR首次达标时间和INR稳定达标时间,以及在治疗后第3、5、7、9d的INR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INR首次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INR稳定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两组INR达标率均不断提升,到第9d时,两组INR达标率达到大值;在治疗后第3、5、7d时,研究组的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案均安全可行,但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三者相结合的方案可使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及稳定达标时间缩短,且INR达标率更高.

    作者:王聪;郑友峰;肖成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