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视角下的医患和谐策略

李世英

关键词:人文理念, 医患关系, 和谐, 策略
摘要:医患关系是因疾病的诊疗和康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其本质应是和谐互信的关系.但近年来,我国针对医务工作者的暴力和辱医、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其频率和严重程度日益突显,有加速递增的态势[1],给医患关系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本研究从人文视角探讨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人文策略.1 医患关系现状据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显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59.79%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仅27.14%的医务人员未遭遇过暴力事件.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有73.33%的医生要求在《执业医师法》修改时加强对医师的权益保护.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14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依次纳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电生理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4% vs 86.11%,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电生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3.89% vs 6.94%,P> 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早产患者21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苄羟麻黄碱保胎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保胎成功率(即分娩延迟>48 h)、延长孕期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的累积用药时间、宫缩抑制的显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率、延长孕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羟苄羟麻黄碱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先兆早产的保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殷金凤;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实践回顾

    研究型医院是以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为基本任务,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突出优势,以创新性科学研究为重要使命,以制定和修定临床医学标准和规范为水平标志的一流现代化医院[1].2004年,解放总医院率先提出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理念,2011年,原总后勤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军1/3以上的师级医院初步建成研究型医院.该院于2013年被列入全军研究型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医院秉承“立足临床科学技术创新,倡导临床与科研有机结合,注重持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原则,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既不断夯实了自身综合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共同提升,现将简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平;谭艳;沈君;王攀;李奕;谭映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骶尾部脊索瘤误诊肠易激综合征1例

    病例 男性,因“反复便秘1年余”,于2014年11月25日人院.2013年初起不明原因出现便秘1次/3~5 d,量少,成羊粪状,先后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IBS)”.长期口服“润肠胶囊”等通便剂及调节肠道群菌药物,便秘症状反复,且呈进行性加重.于2014年下半年起,经常出现阵发性下腹部胀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在当地县医院按“IBS”治疗,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到本院就医,门诊以“IBS”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坦,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无异常.腰椎活动轻度受限,骶椎轻度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陈建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骨材料对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吸收和种植体存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骨材料对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吸收率和种植体存留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48例牙列缺损患者,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检查显示上颌后部分剩余牙槽骨高度≤4mm,均接受经上颌骨前外侧壁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和植骨延期种植术治疗,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28例采用单纯异种骨移植材料作为异种骨组,20例采用自体骨联合异种骨移植材料作为混合组.结合X线片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植骨术后骨吸收率和种植体存留率.结果48例均成功完成上颌窦底提升术和延期种植体植入,术后随访2年,两组移植骨量均有一定程度减少,但异种骨组随访期末植骨面积(45.75±6.91)mm2大于混合组(40.04±4.57)mm2,骨吸收率(1.99%)低于混合组(15.24%)(P<0.05);异种骨组、混合组分别植入57、42枚种植体,随访存留率分别为98.25%、97.62%,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底提升术采用异种骨移植材料的骨吸收率低于异种骨联合自体骨,但二者对延期种植体存留效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澍;雷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一例混合浓酸吸入致急性重度肺损伤的救治

    病例男性,44岁,因吸入“浓酸气雾致突发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5h余”,于2015年7月25日16:44来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缘于当日11:00在仓库内用浓酸清理容器时,不慎吸入大量“浓酸烟雾”,据患者本人回忆所用清洗剂为浓盐酸、浓硝酸及过氧化氢混合物,吸入时间约为6min.之后即突发咳嗽,并咯白色泡沫痰,同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心悸、心前区疼痛及压迫感.患者未予重视,未行特殊处理.5h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急由家属送至医院急诊科,询问相关病情并完善相关手续后即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进一步治疗.入科后嘱患者半卧位,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示:体温36.2℃(肛温),心率15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4/82 mmHg,血氧饱和度(SpO2)78%~82%.

    作者:杨晓鲲;徐明元;王萍;范云飞;苟放;徐朝霞;徐贵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创伤性窒息致长时间心跳呼吸停止初步复苏成功1例

    病例男性,50岁,既往体健.当日受伤约10 min后被家人发现,见患者胸部卡在农用机动三轮车车门与门框间,车门顶在路边的水泥堆上.患者当时意识不清,颜面、颈部青紫,有微弱呼吸.家属立即将患者救出并送往医院,途中约30 min,并观察到患者上车后不久呼吸即停止.到达医院时,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双瞳孔散大,直径约6mm,对光反射消失;颈肩部见散在的针尖样皮下出血点,右锁骨中点至左锁骨中线第7肋见长约30 cm斜行条索状皮肤挫伤痕,右肩胛下见直径约0.8 cm皮肤挫伤痕,左季肋部见长约6 cm皮肤挫伤痕.

    作者:申育琳;吕雅铮;赵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经验回顾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2年6月~2016年3月确诊上尿路结石并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分析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382例患者均完成了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11例失访,共371例纳入研究分析,平均手术时间(82.9±19.3)min,并逐年缩短(P<0.05).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8.7% (329/371),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碎石失败的患者中38例行二期手术,两期总结石清除率为98.9%(363/3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且各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可有效清除上尿路结石,易掌握,安全性好,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向宸辉;王鹏桥;陈胜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头加压全螺纹空心钉治疗移位距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无头加压全螺纹空心钉(acutrak钉)治疗移位距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无头加压全螺纹空心钉治疗的17例移位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5例,运动伤5例,重物砸伤1例;左侧7例,右侧10例;合并内踝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4例.按Hawkins分型Ⅱ型13例,Ⅲ型3例,Ⅳ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 h~10 d,平均5.2 d.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9个月.所有病例伤口均1期愈合.患者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时间1~5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1个月.2例术后半年出现距骨密度增高,1年时复查距骨出现缺血坏死表现.所有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根据AOFAS评分,平均80.4分.结论 无头加压全螺纹空心钉治疗移位的距骨颈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张斌;王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切口穿针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对策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儿童,男性多见,左侧多于右侧[1].根据远端骨折块移动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的程度,将伸直型再分为Ⅰ、Ⅱ、Ⅲ型[2].目前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该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稳定性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但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其具有一定不足,特别是对于复杂型骨折整复困难,反复整复容易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肿胀,进而可能引起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同时对于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顿或伴发神经、血管等损伤的病例,无法进行相应探查处理,甚至有加重损害的可能.

    作者:辛文琼;刘凤;李宇;蒋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1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12例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治体会.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12例,采用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圆韧带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70 min,术中出血5~10 ml,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血肿,术后2d正常出院,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医师易误诊、漏诊、误治,术前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石悦洪;刘永康;郑仲谨;黄飞;宋宗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醉置管致脊髓损伤1例

    病例 女,51岁,身高150 cm、体重63 kg,以“子宫多发肌瘤10+年,阴道不规则出血40 d”入院,拟于2014年5月22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无异常,ASA Ⅰ级,实验室检查:三大(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未见异常.患者入手术时,血压118/70 mmHg,心率64次/min,SpO2 98%.鼻导管吸氧3 L/min,开放上肢静脉后,选择T12~L1间隙正入路行硬膜外穿刺.

    作者:周庆;唐小平;陈毅飞;王灵君;何厚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对妇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医院感染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如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2].而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其中由医务人员手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占总数的30%左右[3].因此,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防止措施.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志弘;曾剑君;李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术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于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A组29例和B组29例.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浓度A组设为3 ng/ml,B组设为5 ng/ml;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于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2)、术中(T3)、恢复供瘤动脉时(T4)、手术结束时(T5)各时点,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和脑氧代谢指标[D(a-jv)O2、CEO2].同时,于T0、T5及手术结束后24 h(T6)各时点,检测患者脑损伤指标(NSE、MBP、S100β蛋白).结果 T1-T3时,两组HR、MAP较T0时均下降(P<0.05);但在T4-T5时,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在T1-T5时,两组HR、MA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B组平均D(a-jv)O2、CEO2较T0时的下降幅度均大于A组(P<0.05);而在T4-T5时,两组D(a-jv)O2、CEO2均逐渐恢复至T0时水平,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6时点,两组NSE、MBP S100β蛋白较T0均升高,但B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应用3 ng/ml和5 ng/ml两种浓度右美托咪定,患者均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在5 ng/ml靶控浓度下,能更好维持患者脑氧代谢的稳定,并减轻脑损伤.

    作者:季称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医院诊治的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96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头针治疗,试验组48例给予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临床疗效及回访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Lysholm评分(89.76±9.17)分、治疗总有效率(91.67%)和回访优良率(95.8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82.27±10.82)分、治疗总有效率(64.58%)、回访优良率(70.83%)(P<0.05).结论 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可明显提高膝关节退行性变的临床疗效,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回访优良率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荣华;李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膝关节滑液和血浆脂联素水平与RA慢性炎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液和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慢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观察组,并参照DAS28标准确定RA疾病活动度.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关节滑液和血浆APN水平,同时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脂代谢、血沉(ESR)、血糖(Glu)及血压(BP)等指标,分析APN与RA病情程度及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ESR、CRP高于对照组,血浆APN低于对照组(P<0.05);(2)随着DAS28活动度的上升,RA患者关节滑液和血浆APN降低(P<0.05),且关节滑液和血浆APN变化趋势一致,滑液APN水平低于血浆;(3)RF阳性、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血浆、关节滑液APN均低于阴性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A患者血浆、关节滑液APN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膝关节滑液和血浆APN水平与RA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可将其作为RA靶向干预的重要途径.

    作者:林浩;柳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对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干预对I类切口围术期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492例,采用PDCA循环方法,监督改进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比较PDCA干预前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三轮PDCA循环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率显著下降(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围术期感染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可以有效管理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赫媚雅;付琦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

    目的 评价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病例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明胶海绵修复诱导上颌窦底黏膜上皮再生,恢复上颌窦连续性,一期修复上颌窦穿孔,同期实施囊肿术后残余骨腔植骨术;对照组采用下鼻道对孔引流,囊肿刮治术后的残余骨腔采用碘仿纱布开放填塞.通过术后上颌窦完整性恢复情况及颌骨残余骨腔新生骨生长情况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瘘口封闭率95%、骨质形成率95%、囊腔长径差(2.27±0.13)mm,同期对照组瘘口封闭率50%、骨质形成0%、囊腔长径差(5.96±0.20)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皮诱导在颌骨囊肿并发上颌窦穿孔的一期修复中可显著提高瘘口封闭率,缩小囊腔长径差,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牟方彪;唐君;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异时性皮肤神经内分泌癌和男性乳腺癌1例

    病例 男,52岁,2010年12月初因“右侧腋窝包块”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恶性肿瘤”.12月24日本院病理会诊:右侧腋窝皮肤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转入科室行术后瘤床区放疗,并予4周期化疗(3周期依托泊苷+顺铂,1周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2015年3月底因右侧乳晕下方包块,约2.0 cm×1.0 cm,医院乳腺钼靶怀疑恶性病变.4月21日在医院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示: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结果:PR、ER均为阳性,HER-2为阴性,Ki-67小于10%.术后行6周期化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西他赛),化疗结束后予他莫昔芬口服(建议5年).

    作者:杨勋梅;丁云霞;陈宏;曹学武;陈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研制

    维和二级医院是一所对联合国维和部队提供医疗服务的涉外医疗机构,主要职责是向联合国维和力量中的军事分遣队人员、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国际参谋人员和联合国雇员等提供医疗保障,并为当地群众提供人道主义救援[1].由于维和任务区政治形势严峻,武装分子可能会以火箭弹、简易爆炸物、地雷或者各种自杀式炸弹等方式袭击维和部队,一旦发生袭击,维和部队官兵较容易发生批量受伤.笔者参加中国第4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经过严格的直前训练,于2016年5月抵达加奥任务区执行任务.5月31日中国工兵分队遭遇当地恐怖分子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批量人员受伤,我二级医院成功完成批量伤员救治任务.本研究拟结合此次救治任务,进一步完善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批量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旨在为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开展相应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雪玉;闫冬;刘福英;张丹;闫楠;曲贝贝;卢天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